开化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时间:2025-04-10 15:42
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浏览次数:
单位名称 | 开化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吴菁 |
住所 | 开化县凤凰南路2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15.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5 | 期末数(万元) | 1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招投标市场环境。依法发布各类招投标交易信息;为招投标交易各方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负责或协助搞好建设项目交易、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交易、产权交易等交易活动的具体操作和实施;为各类招投标交易活动提供交易场所。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824790955927A | 举办单位 | 开化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公室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开化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本单位自章程制定后,及时向全体干部宣传章程的内容和要求,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全体员工熟知章程、遵守章程;本单位全体干部一贯坚持执行章程规定,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招投标市场环境,尊重和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各项业务活动:(1)自2024年3月14日起,全县国有企业资产统一纳入“浙交汇”数字化交易平台,产权交易项目由“线下”转为“线上”,实现了电子交易;(2)为保障我县小额货物商品的交易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供应商进行培训和指导,2024年新增网超一张网协议入围供应商21家,较2023年入围的16家,同比增长31%;2024年新增网超商品上架18042件,较2023年上架的12830件,同比增长41%;(3)经过对我县网上超市商品的长期价格监测及违规处理,我县网超商品价格违规行为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今年以来共监测网超交易商品5400件,查处违规商品共23件,仅占总数的0.4%,其中有5个月未发生任何商品违规情况,较2023年查处的79件违规商品,同比下降71%;(4)根据我县电子政务外网监管要求,完成办公区域和开评标区的网络拓扑结构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固我单位电子政务外网安全能力;(5)新建部署一套政采云平台在线监管与不见面远程开评标系统建设,目前该系统已基本覆盖我县所有政府采购项目,有效实现政府采购项目评审质量和监管水平双向提升;(6)根据《关于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题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7)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招标工作,根据2024年县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提前介入,掌握项目前期准备情况和业主需求,提供专业政策咨询、优质业务指导,当好招投标程序的引导员和困难化解的协调员,积极跟进做好项目交易服务保障,助推重点项目高效率完成招投标程序;(8)进一步规范招标代理机构行为,严格按照《开化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业务评价办法》,做好代理日常考核登记工作并及时公布季度与年度考核结果,晾晒代理机构红黑榜,重点突出招标代理机构代理项目的数量、质量和效率,形成高质量行业标准,有效推进招标代理机构信用体系建设;(9)受财政局和国资中心的委托,今年以来共完成54起政府采购及非政府采购项目的专家抽取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县政府采购项目及非政府采购项目的论证、评审等环节专家抽取规范性工作。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综合水平,较好完成各项招投标工作,整体推进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有序运行。2024年,共完成公共资源项目947项,交易总额63.35亿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285项,中标价累计41.65亿元,节资总额5.79亿元;采购295项,中标价累计4.62亿元,节资总额0.9亿元;公款存放项目数8个,交易额12.24亿元;产权交易256项,交易额0.69亿元;省级平台土地交易27项,交易额4.15亿元。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全流程电子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2.各类交易需进一步规范;3.人员队伍专业化需进一步提升。 | ||
四、下一步打算 | 1.继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加快评定分离运用,进一步规范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继续优化项目交易流程,聚焦交易进场零门槛,交易环节零障碍,交易服务零距离,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3.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两专讲堂”、“传帮带”等学习机制,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的业务能力。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