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芹阳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开化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开化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和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开化农业产业潜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推动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土、特、产、富”上持续发力,推动开化农业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贡献“三农”更大力量。
(二)发展目标。以生态低碳农业示范、农旅深度融合标杆、乡村产业振兴典范、山区共同富裕样板为定位,突出开化土特产发展优势,加快集聚发展要素、引育发展主体、拓展发展空间、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发展层次,力争到2027年,实现“土特产”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7亿元。
1.产业融合方面。到2027年,县域主导“土特产”产业链条基本完善,培育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8条、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2条、5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1条。
2.主体培育方面。到2027年,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家、农创客1370名。
3.增收促富方面。到2027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6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4年增长24%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全力推进产业强链延链
1.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平台。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鼓励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丰富上下游产品,完善农产品加工配套服务。围绕特色产业加工、精深加工等重点,规划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打造茶叶加工产业园1个、中药材加工产业园2个、中蜂蜜加工产业园1个。加快要素聚集和业态创新,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园1个,新建市级未来农业园区2个,充分发挥现有特色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基地等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发展。
2.打造高标准种养示范基地。围绕五大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化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建成绿色生态茶园基地10个、高产示范(良种)油茶基地10个、现代设施清水鱼基地3个、中蜂生态养殖示范基地20个、标准化精品中药材基地10个、数字农业工厂(基地)10家、高品质绿色科技展示基地9家。围绕三大保供产业,提升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开展全国主要粮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县创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3万亩以上,打造油菜、大豆等粮油作物绿色高产创建百亩示范田20个以上;狠抓生猪产能稳控,建成土猪养殖示范基地10个、生猪产能调控基地8个。开展蔬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示范推广,建成节能宜机现代设施水果基地2个。
3.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做好“多田套合”背景下高标准农田新建和认定工作,推进农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和农业“标准地”等项目建设,加强农田宜机化改造,完善基地条件和配套设施,新建高标准农田4.1万亩、农业“标准地”0.5万亩。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合理规划农业种养基地布局,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土地规模经营比例达69%以上。深入开展“一镇一产业、一村一品”集体经济融合试点,建成“土特产”重点村50个以上。
(二)持续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1.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开展开化群体种茶叶、高山辣椒、音坑萝卜、道地中药材、翻毛鸡、中蜂等种养业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蟠姜、莼菜、翻毛鸡、中蜂种质资源保护基地4个,茶树、种猪、种蜂良种繁育基地4个,蜜蜂授粉示范基地5个。以农艺农机协同攻关为重点,建设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2个。扩大数字技术应用,创新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全省领先的数字农业工厂(基地)10个。鼓励企业加大茶饮料、中药材保健品和预制菜等产品研发投入,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与攻关突破。推进清水鱼病害绿色防控和集约化养殖技术研发和应用。
2.加快农业主体培育。培育农业领军主体,支持龙头企业、农创客做大做强,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农创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以现代“新农人”培育为抓手,扎实推进农业科技人才等“十路”人才培育工作,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培育科技示范户135户以上。加大引才聚才留才力度,培育县级南孔精英15名。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训3000人次以上、普及性培训6000人次以上,造就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人才。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农机装备集成、农业绿色发展、现代种业体系、农产品加工流通、产村融合发展6大领域,招引投资5000万元以上主体3个、亿元以上主体3个。
3.加大创新载体建设。以数字赋能农业智能,稳步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革,加快开化龙顶全产业链应用场景迭代升级。持续探索“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发展模式,加大对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科技成果推广及转化,搭建符合开化实际的科技服务体系,开展“三农”领域课题研究,促进院地专家、技术员深度合作和乡土人才培育。稳步推进院地合作项目,力争完成科技成果推广转化8项,院所专家开展技术指导150人次以上。
(三)稳步提升产品溢价空间
1.实施产品提优行动。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减排固碳等,深入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确保亩均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分别减少到390千克/公顷、15千克/公顷,省级例行风险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大力发展绿色、地理标志农产品,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等制度,力争实现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50个以上,打造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以上。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制定发布农产品团体标准、地方和行业标准5个以上,引导主体标准化生产。
2.实施品牌增效行动。推进“钱江源”子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增“品字标浙江农产”2个。大力开展“钱江源”品牌宣传活动,完善“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力争“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产品年销售额达7亿元。深入挖掘开化清水鱼品牌潜能,扎实推进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深挖“茶叶双冠”、非遗传承等特色亮点,提升历史经典传统茶文化资源应用价值,规范茶叶品牌包装和商标管理,提升品牌辨识度。
3.实施宣传赋能行动。积极开发传统耕作、手工艺和食品制作等沉浸式、体验式项目,增强游客文化体验。大力推广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新增精品旅游路线3条以上。常态化举办茶王争霸赛、全民饮茶日、茶文化“五进六会”活动等特色茶事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农民丰收节、茶事宣传活动和“年猪”宴等农业丰收成果展示活动,支持主体参加浙江农业博览会、钱江源“百地百场”品牌推广活动、“浙农优产百县千品”推介会等各类“土特产”展销活动,不断提升开化生态农产品知名度。
(四)优化提升产业服务功能
1.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完善农业产业项目储备、谋划机制,每年开展开化县乡村振兴项目谋划擂台赛,围绕全产业链发展、重大产业平台、产业转型升级,谋划补短板、增后劲、管长远的农业产业重点项目不少于20个。完善开化县农业产业项目储备库,定期发布农业项目储备申报指南,带动全县农业主体参与项目谋划,确保库中优质农业项目不少于200个。落实农业重大产业项目要素保障机制,梳理涉农资金政策争取渠道“一张表”,优先扶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2.畅通供销服务平台。系统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乡镇物流中心,积极搭建融通产业化联合体的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网,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3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个。开展“土特产”专业市场建设,加速电子商务平台和主体培育,以阿里巴巴入驻开化为契机,构建“1+X”电商发展格局,鼓励电商平台和直播团队充分挖掘“土特产”资源,为农业主体提供产品设计、视频拍摄、文案策划、品牌推广等服务,打造网红产品。
3.优化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国资公司+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的“四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以发展村集体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核心目标,与农户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建立“资金、资产+劳动就业+技术支持”等多位一体的“农民持股计划”。实施低收入农户小额信贷、雨露计划、公益性岗位等帮扶工作,深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新增扶持培育村集体产业10个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各涉农单位要将产业振兴摆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突出位置,积极主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做好县域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研究协调重大事项,进一步凝聚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
(二)强化要素支持。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强资金扶持、用地供给、人才支撑等要素保障,重点支持农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示范推广、品牌建设等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同时强化金融撬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业产业金融要素供给,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支农服务体系。
(三)强化工作落实。构建实施进度跟踪体系,按照实施目标和任务,各相关单位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同时着力完善闭环机制,及时查找短板,狠抓项目落实,确保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落实。
附件:1.开化县“土特产”全产业链培育任务清单
2.农业产业重点项目汇总表(2025—2027年)
附件1
开化县“土特产”全产业链培育任务清单
序号 | 产业类型 | 产业规模 | 产量、产值 | 全产业链产值 | 农业主体 培育目标 | 争优创先 (荣誉目标) |
1 | 茶叶 | 1.2025年,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 2.2027年,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 | 1.2025年,茶叶一产产量3800吨、产值18.5亿元; 2.2027年,茶叶一产产量3900吨、产值20亿元。 | 1.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38亿元; 2.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50亿元。 | 新增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 成功创建中国茶叶百强县。 |
2 | 油茶 | 1.2025年,面积22.7万亩; 2.2027年,面积23.5万亩。 | 1.2025年,油茶籽产量6000吨、产值3.5亿元; 2.2027年,油茶籽产量8000吨、产值4.5亿元 | 1.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2.8亿元; 2.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8亿元。 | / | 力争列入全国油茶示范县。 |
3 | 清水鱼 | 1.2025年,面积2500亩; 2.2027年,面积2650亩。 | 1.2025年,清水鱼产量3000吨、产值1.8亿元; 2.2027年,清水鱼产量3300吨、产值2亿元。 | 1.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4亿元; 2.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4.5亿元。 | 新增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 | 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4 | 中蜂 | 1.2025年,规模5.6万群; 2.2027年,规模5.8万群。 | 1.2025年,产蜜260吨、产值0.6亿元; 2.2027年,产蜜280吨、产值0.8亿元。 | 1.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0.8亿元; 2.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亿元。 | 新增培育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个,县级龙头企业1家。 | 力争创建国家级基地1个。 |
5 | 中药材 | 1.2025年,面积3.276万亩; 2.2027年,面积3.38万亩。 | 1.2025年,中药材产量3416吨、产值1.53亿元; 2.2027年,中药材产量4140吨、产值2.1亿元。 | 1.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3亿元; 2.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3.2亿元。 | 新增培育龙头企业3家。 | / |
6 | 特色旱粮 | 1.2025年,面积7.75万亩; 2.2027年,面积7.8万亩。 | 1.2025年,旱粮产量2万吨,产值7700万元; 2.2027年,旱粮产量2.1万吨,产值7800万元。 | 1.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0.9亿元; 2.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亿元。 | 新增培育规模主体35个。 | 大豆单产和百亩方双破浙江农业之最。 |
7 | 蔬果 | 1.2025年,面积9.585万亩; 2.2027年,面积9.695万亩。 | 1.2025年产量12.61万吨,产值4.6亿元; 2.2027年产量12.82万吨,产值4.71亿元。 | 1.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4.9亿元; 2.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5.07亿元。 | 新增培育规模主体37个。 | 力争创建省级示范基地1-2个。 |
8 | 年猪 | 1.2025年,年猪存栏1.8万头; 2.2027年,年猪存栏2.8万头。 | 1.2025年,年猪出栏2万头,产值0.9亿元; 2.2027年,年猪猪出栏3.5万头,产值1.6亿元。 | 1.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达4.5亿元; 2.2027年,全产业链产值达5亿元。 | 新增培育龙头企业1-2个。 | 创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3个。 |
附件2
开化县农业产业重点项目汇总表(2025-2027年)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性质 | 建设地点 | 起止年限 | 总投资(万元) | 三年计划投资(2025-2027年) |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 责任单位 |
一、新建项目:共19个,总投资7.28016亿元,2025-2027年计划投资7.26016亿元 | ||||||||
1 | 开化铁皮石斛未来农业园 | 新建 | 经开区、中村乡 | 2025-2027 | 25500 | 25500 | 项目围绕“1+2+N”总体布局,其中“1”指1个铁皮石斛加工园,“2”指2个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N”指带动村集体、农户建设N个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主要由开化县铁皮石斛仿野生林下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开化县铁皮石斛设施栽培基地建设项目和年产6405吨铁皮石斛系列饮品项目3个子项目组成;二期主要建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 农业农村局经开区中村乡 |
2 | 现代化工厂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何田乡田畈村 | 2025-2027 | 1200 | 1200 | 主要建设2栋养殖房,1号房建设22套生态循环养殖设施,每套水体积29.44立方米,合计647.63立方米;2号养殖房建设17套生态循环养殖设施,合计537.63立方米。 | 何田乡 |
3 | 开化县兴菇富民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 | 新建 | 华埠镇新华村 | 2025-2026 | 3983.8 | 3983.8 | 采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全自动菌棒加工中心、智能方舱、农户分散出菇相结合模式,实行工厂化、智能化出菇与菌棒集中制作、培养,配套村集体智能方舱、农户出菇为一体,实现工厂化的周年出菇及菌棒供应。 | 农业农村局华埠镇 |
4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项目 | 新建 | 相关乡镇 | 2025-2030 | 500 | 300 | 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球申遗工作,深度挖掘清水鱼文化,做好送鱼、贴鱼尾等清水鱼传统风俗文化的发掘与保护,依托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强山泉流水养殖模式保护和创新,梳理形成特色鲜明的清水鱼文化体系。 | 农业农村局 |
5 | 茶产业壮链项目 | 新建 | 池淮镇芹源村、玉坑村、虹光村、池淮村 | 2025-2027 | 6000 | 6000 | 1.良种茶园:在池淮镇芹源村、玉坑村、虹光村等地新建新品种茶叶基地1000亩,低产茶园改植换种2000亩; 2.规模加工: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腹地池淮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新建茶产业标准厂房6000平方米,茶产业仓储保鲜中心1000平方米,包含茶叶技术服务、茶叶深加工、大师茶开发、仓储保鲜、茶叶交易等元素; 3.茶旅一体:在省级研学基地御玺茶园建设未来茶乡村项目,包括茶融创空间、未来茶乡村会客厅、茶博物馆、特色“茶香”民宿等。 | 池淮镇 |
6 | 池淮镇菜篮子项目 | 新建 | 池淮镇 | 2025-2027 | 1900 | 1900 | 1.糯米山药项目:种植糯米山药,2025年试种300亩,三年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 2.千亩蔬菜轮作基地建设:建设2000亩的粮蔬轮作基地,种植蔬菜种类包括花菜、茄子、香芋、红芽芋、豇豆、南瓜等。 | 池淮镇 |
7 | 钱江源中药材产业补链项目 | 新建 | 池淮镇池淮村、直岗工业园区 | 2025-2027 | 3400 | 3400 | 1.中药材驯化育苗基地:新建中药材繁育基地200亩、组培实验室2600平方米; 2.药膳工坊:打造药膳加工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用于发展黄精、铁皮石斛等产品药膳; 3.实践实训基地:新建参观研学基地,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打造自然生态与非遗文化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实训目的地。 | 池淮镇 |
8 | 士谷村水果产业综合体项目 | 新建 | 村头镇士谷村 | 2025-2027 | 650 | 650 | 新建水果产业综合体1幢,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新种葡萄30亩,配套相关设施设备和作业道、排水沟。 | 村头镇 |
9 | 底本红共富产业联盟项目 | 新建 | 音坑乡底本片 | 2025-2027 | 4000 | 4000 | 主要开展果园打造、道路、停车场、亮化、灌溉渠等,建设冷库、仓储用房、展销中心建设,屋顶光伏等。 | 音坑乡 |
10 | 林山乡山药全产业链项目 | 新建 | 林山乡菖蒲村、利平村、下江村、塘源口村 | 2025 | 800 | 800 | 开展山药种质资源培育,研发山药饮料及包装设计,建设山药饮料前端初加工、山药冻米糖、山药粉丝等加工厂,建设山药种苗培育基地、山药-羊肚菌轮作基地。 | 林山乡 |
11 | 茶产业共富项目 | 新建 | 林山乡西山村、禄源村、舜山村 | 2025-2027 | 1000 | 1000 | 新建标准化茶园约1000亩,主要品种为肉桂、水仙、金牡丹、百瑞香。 | 林山乡 |
12 | 开化县马金镇四季果园冷链仓储共富项目 | 新建 | 马金镇高合村、江瑶工业园区 | 2024-2025 | 4564.8 | 4564.8 | 建设马金镇水果冷藏冷冻库、农产品仓储库、小水果标准示范基地,规划用地面积约18.6亩。 | 马金镇 |
13 | 年产2000吨黄精深加工项目 | 新建 | 马金镇杨和村 | 2024-2027 | 6000 | 6000 | 1.黄精种苗研发培育用地30亩:建设5个控温钢结构温室大棚,建设立体化水肥一体化苗床,配套物联网、备用发电机、道路等设施、黄精种苗研发实验室及办公室100平方米,包括供水系统等设施。 2.建设黄精种植基地6800亩。 | 马金镇 |
14 | 高合寻源项目 | 新建 | 马金镇高合村 | 2025-2027 | 1610 | 1610 | 坚持“五区联动、一环串联”为主题,分别实施高合村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建设项目、高合村山体林相季相改造提升项目、高合村马金溪沿线环境提升项目、高合村鱼塘周边环境改造提升项目、高合村村落周边基础设施提升建设项目等5个子项目。 | 马金镇 |
15 | 油菜全产业链提升项目 | 新建 | 苏庄镇毛坦村 | 2024-2025 | 600 | 600 | 开展油菜全产业链提升工程。 | 苏庄镇 |
16 | 开化县苏庄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心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新建 | 苏庄镇毛坦村 | 2025-2027 | 3020 | 3020 | “两茶”产业发展平台主体建筑及配套工程、周边主干道路、管线、绿地等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移民安置小区配套工程。 | 苏庄镇 |
17 | 钱江源共富农品精深加工项目 | 新建 | 桐村镇相关村 | 2024-2025 | 2000 | 2000 | 按照工业旅游项目标准要求建设无菌加工车间,参观通道,冷库、高温愈合仓等配套设施;采购小香薯薯干、薯片、粉丝加工设备3套。 | 桐村镇 |
18 | 森林茶园项目 | 新建 | 中村乡茅岗村 | 2025-2027 | 1000 | 1000 | 种植珍贵树种,套种茶园600亩,修整水平带、全园喷灌系统、绿色防控措施包括粘虫板吸虫灯等。 | 中村乡 |
19 | 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 | 新建 | 各乡镇 | 2025-2027 | 5073 | 5073 | 对开化县各有关乡镇村集体开展农业产业发展建设。 | 农业农村局 |
二、续建项目:共6个,总投资11.881亿元,2025-2027年计划投资10.5711亿元 | ||||||||
20 | 现代种子业综合“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 | 续建 | 华埠镇独山村、各相关乡镇 | 2024-2027 | 10700 | 9000 | 项目流转2500亩杂交稻、常规稻、油菜等开展种子繁育,流转林地6000亩建设中药材育种种植中心,新建现代种子业综合“育繁推一体化”建设中心13302平方米,配套相关设施设备。 | 农业农村局 |
21 | 365共富联盟开化龙顶“三茶融合”创新园 | 续建 | 芹阳办事处十里铺村 | 2024-2027 | 80000 | 71851 | 建设生产厂房、综合用房以及市政配套工程等,包含数字化共享茶厂、数字茶仓、科研中心、数字品牌运营中心、培训研学中心等。 | 农业农村局两山集团 |
22 | 大溪边乡高粱秸秆综合利用—湖羊养殖项目 | 续建 | 大溪边乡 | 2024-2025 | 1460 | 500 | 主要建设智能化养殖厂房、生产设施用房、疫病隔离区、排泄物收储池、饲料仓储用房、高粱秸秆饲料加工用房;配备饲料加工设备、地磅、叉车、小铲车等配套机械。 | 农业农村局大溪边乡 |
23 | 村头镇茶果飘香产业联盟共富园项目 | 续建 | 村头镇上村头村 | 2023-2025 | 800 | 460 | 建设产业综合体2栋,修缮仓库14间,建设门卫室、厨房、公共厕所等附属设施,建设道路,消防、水、电等配套设施。 | 村头镇 |
24 | 育秧育苗中心 | 续建 | 华埠镇旭日村 | 2024-2025 | 700 | 450 | 1.建设4000平方米钢结构农业设施用房,满足7000亩水稻育秧需求,兼顾辣椒等蔬菜育苗、粮油烘干等功能;2.配套建设屋顶光伏400平方米;3.配置育秧育苗成套自动播种系统(含浸种催芽一体机1套、智能播种流水线1套、秧盘供盘升降系统1套、托盘分离机1套、控制系统1套)、暗室3间、育秧育苗盘;4.配置插秧机、叉车、收割机;5.配置粮油烘干设备。 | 华埠镇 |
25 | 中央油茶奖补项目 | 续建 | 各乡镇 | 2024-2027 | 25150 | 23450 | 新造油茶林16982亩,低产林改造36047亩。 | 林业局 |
三、谋划项目:共15个,总投资22.192466 亿元,2025-2027年计划投资21.172466亿元 | ||||||||
26 | 开化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提升) | 谋划 | 池淮镇、芹阳办事处 | 2025-2027 | 150000 | 150000 | 产业园以茶叶、中药材产业为主导产业,围绕“两基地三园区五中心N明星村”进行打造,两基地即高标准绿色良种茶园示范基地、名贵中药材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三园区即茶叶加工园区、中药材加工园区、十里荷花生态旅游度假园区;五中心即农产品集散中心、农创客孵化中心、电商直播中心、茶文化展示中心、中药材科普中心;N明星村即N个和美乡村。 | 农业农村局池淮镇芹阳办事处 |
27 | 开化百万羽蛋鸡全产业链项目 | 谋划 | 桐村镇 | 2025-2030 | 16000 | 10000 | 项目计划总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86710平方米。新建育雏小区1个、蛋鸡小区3个;建设办公及宿舍用房2600平方米、有机化肥厂车间480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蛋库及鸡蛋分级车间4000平方米。 | 农业农村局 |
28 | 开化双胞胎万头猪场扩建项目 | 谋划 | 桐村镇裴源村 | 2025-2030 | 6000 | 4000 | 项目新建万头商品猪生产线1条,改建各类猪舍及管理用房10000平方米,配套提升大型沼气工程、污水站等粪污处理设施。 | 农业农村局 |
29 | 设施化养殖新建项目 | 谋划 | 相关乡镇 | 2025-2030 | 1000 | 600 | 发展陆基循环水养殖桶基地、鱼菜共生基地1000亩,新建陆基桶2000个,鱼菜共生蔬菜面积5000平方米。 | 农业农村局 |
30 | 墩南村新建茶园项目 | 谋划 | 大溪边乡墩南村 | 2025-2027 | 500 | 500 | 新建约2100亩茶园,并配套建设茶叶加工厂房。 | 大溪边乡 |
31 | 何田乡清水鱼民宿综合体项目 | 谋划 | 何田乡柴家村 | 2025-2027 | 9836 | 9836 | 一期主要依托温泉资源及标准鱼塘改造提升,风格参照“高源一号”,建设花园鱼塘风格的现代民宿;二期主要开发周边区域现代观光农业及温泉休闲体验等项目内容。 | 何田乡 |
32 | 朗德鹅养殖扩建及鹅肥肝精深加工项目 | 谋划 | 桐村镇裴源村 | 2025-2027 | 1000 | 1000 | 1.新建养殖栏舍用房、办公用房、综合房等; 2.引进鹅副产品加工设备若干套。 | 桐村镇 |
33 | 特色农产品种植项目 | 谋划 | 桐村镇杜坑村、黄石村、门村村、王畈村 | 2025-2027 | 500 | 500 | 利用闲置地块开展丝瓜络、樱桃、太秋甜柿种植。 | 桐村镇 |
34 | 杨林镇特色产业楼项目 | 谋划 | 杨林镇杨林村 | 2026-2027 | 800 | 800 | 拟建设集农产品加工、果蔬物流仓储、来料加工、研学培训、屋顶光伏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大楼,为特色产业发展做好配套保障服务。项目总用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 | 杨林镇 |
35 | 醉清风酒谷项目 | 谋划 | 大溪边乡 | 2025-2030 | 4500 | 2700 | 主要建设高粱仓储中心、现代化存酒窖、酒文化体验馆、古法酿酒工坊、交易展示中心及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 | 大溪边乡 |
36 | 长虹乡共富产业园建设项目 | 谋划 | 长虹乡芳村村 | 2025-2026 | 3000 | 3000 | 新建一幢4层共富产业用房,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 长虹乡 |
37 | 智慧冷链“菜篮子”项目 | 谋划 | 音坑乡音铿村 | 2026-2027 | 2000 | 2000 | 新建仓储用房10亩,大棚蔬菜30亩,配套停车场、道路、亮化、排水等基础设施。 | 音坑乡 |
38 | 村头镇智慧产业园项目 | 谋划 | 村头镇石畈村 | 2025-2027 | 3500 | 3500 | 项目新建智慧产业楼和智慧养殖基地两大部分。 1.智慧产业楼:包括数字加工中心和数字运营中心各1栋,占地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配备智能控温控湿系统及仓储设备、质检中心、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及农事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屋顶光伏等。 2.智慧养殖基地:新建智慧土猪养殖基地,占地5000平方米,包括养殖中心和繁育中心,配套智慧喂养、通风、清洁、健康监测系统;新建智慧土鸡养殖基地,占地3000平方米,包括养殖中心和繁育中心,建设鸡舍15个,配备喂养、清理、健康监测系统。 | 村头镇 |
39 | 开化清水鱼产业共富现代农业园项目 | 谋划 | 经开区 | 2025-2026 | 17288.66 | 17288.66 | 新建清水鱼加工生产区22000平方米;新建清水鱼中转鱼池50个;新建配送中心区共计12000平方米,购置净菜生产线、清水鱼预制菜生产线等国内先进生产设备,利用闲置屋顶安装光伏发电。同时收购清水鱼养殖家庭农场30家,打造标准化清水鱼养殖基地。 | 农业农村局 |
40 | 开化县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 | 谋划 | 相关乡镇 | 2025-2026 | 6000 | 6000 | 1.计划围绕华埠镇、中村乡、池淮镇、何田乡、长虹乡打造以食用菌为主导的绿色产业; 2.在各红色革命老区乡镇之间建设游步道,打造红色文化研学游览之路,有效串联开化县红色历史代表性乡镇。 | 农业农村局 相关乡镇 |
合计 | 413536.26 | 390037.2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