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4002627325Y/2025-0067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5-01-16 | |
发布单位: | 池淮镇 | 有效性: |
一、2024年工作总体情况
一是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情况。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压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事前、事中、事后公示,主动公开池淮镇行政执法主体名称、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救济渠道等信息,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向外公示行政处罚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记录。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所有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均通过镇政府会议集体讨论通过。
二是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为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规范执法工作。池淮镇政府根据“双向选择、执法所需”的原则,将镇各站所中负责人和年轻、有能力、有上进心的持证人员纳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新组建的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全镇的规划建设、农林水务、社会治理等13个条线行政执法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的管理模式。现有执法人员20人,其中行政(参公)编制11人,事业编制5人,执法辅助人员4人。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
三是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情况。2024年共立案查处一般程序案件53起,已结案51起,罚没款金额223331.6元。案件共涉及9个条线,其中农业农村24起、环保8起、林业6起、资规6起、市场监管3起、住建3起、水行政2起以及应急1起,其中应急领域案件量实现“0”突破。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是司法审核力量薄弱。目前池淮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案件法制审核人员2名,其中仅一名人员取得法律资格证,镇行政执法队法制审核人员专业性欠缺。随着赋权下放事项的增多,法制审核员无法准确掌握各部门的执法事项和各项法律规定。
二是基层执法装备短板。行政执法车辆等基础装备老旧,在处理偏远乡村执法时,影响指挥调度工作。部分执法场地(如培训室、询问室)未独立设置,未达到规范化标准。缺乏应对特殊执法场景(如夜间、水域执法)的专业装备,制约执法效能。
三是人员专业素质瓶颈。面对日益复杂的执法领域,如环保执法中的专业监测、规划建设执法中的技术标准判定等,现有队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相关专业背景人才,培训体系难以快速、精准提升队员应对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是创新“综合执法 + 志愿服务” 联动模式。组建由村社党员、民兵组成的执法志愿服务队,经培训后协助参与日常巡查、文明劝导等非执法类辅助工作,每年开展联合行动不少于 20 次,缓解执法力量不足,拉近执法队伍与群众距离。
二是深化“环公园·融治理”治理模式。针对镇内河道、山林等生态资源,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乱砍滥伐等行为,年度生态类案件办结率达 95% 以上,持续发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独有优势,办好生态领域典型案件,守护绿水青山。
三是构建行政执法应急快速响应机制。联合消防、应急等部门,建立应对突发事件(如山洪、火灾引发的安全隐患等)的应急执法快速响应预案,定期演练,确保在 30 分钟内集结到位,高效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
附件:2024年度开化县池淮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统计表.doc
开化县池淮镇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