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4002626859K/2025-0066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5-01-16 | |
发布单位: | 马金镇 | 有效性: |
一、2024年工作总体情况
(一)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1、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
为积极贯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部署,马金镇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工作,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健全单位内部行政执法组织机构,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公开,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向外公示行政处罚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2、积极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
马金镇明确规定执法人员要求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目前,马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共配备行政执法记录仪17台,确保了每件行政执法案件有记录、有案卷,保障执法全过程记录完整,执法文书规范,案卷完整齐全。
3、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
马金镇建立司法所和法律顾问参与执法案件监督与法制审核机制,所有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均通过镇政府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在行政许可、处罚等执法方面经过合法性审核,强化了法制审核制度的落实,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质量,保障了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有力地促进了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4、持续推行行政执法“1+X”工作机制
马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深化“1+X”执法模式落地生根,以马金镇为中心,辐射齐溪镇、何田乡、村头镇、大溪边乡四乡镇,共计8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定期开展跨区域巡查,实现优质执法资源共建共享。加强落实执法办案帮带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办案行动,提高“1+X”执法模式的实战运行效果。
(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截至2024年底,马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共有25名队员,整合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资源规划、司法等派驻部门人员力量,做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考核机制等方式,在工作纪律、日常执法、值班制度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人员的素质水平,强化了依法行政意识,在集镇秩序、巡河护渔、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动态补充公安岗、卫生岗、林业岗、水利岗等力量充实进执法队人员,确保一线执法力量充足可用。
(三)行政执法案件办理
2024年马金镇办理行政许可69件,行政处罚立案54起,处罚金额22715.5元,领域涉及农村建房、生态环境、林业、农业农村(渔政)、市容市貌等。办案过程中,中队内建立起案件时效专人提醒机制,目前为止,所有案件均未出现超期预警。
2024年5月,省司法厅创新实施“简案快办”程序,马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第一时间响应,并成功办理了开化首个“简案快办”案件,从立案到做出处罚决定,全程耗时仅4个多小时,彰显了执法队伍办案新速度。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是执法专业能力有所欠缺。赋权执法事项涵盖领域广泛,原执法人员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执法任务,面对赋权乡镇的项执法事项中涉及的新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执法队员面临在执法过程中对复杂问题判断不准确、执法尺度把握不当的问题,承担着较大的办案压力和一定的法制风险。
二是综合信息指挥室智能化手段不足。马金镇基层治理问题发现手段以网格员上报、群众举报为主,缺乏信息化、智能化工作手段,不能更及时、全面地发现各类问题,全环节全链条的工作闭环系统操作较为繁琐,难以实现精准监管和提前预警。
三是职能整合协同不通畅。现阶段部门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工作衔接并未细化,部分部门将处罚权划转视同监管职责划转,前期审批监管没有履职到位,存在职能交叉、边界模糊地带,出现各种推诿扯皮现象,影响执法效率与效果。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是优化提升执法力量。以聚焦基层执法实践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培训,不断强化执法队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意识,组织学习新划转职能和新领域先进办案经验,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
二是强化数字保障力度。加大对乡镇基层治理科技化设施建设扶持,深入创建信息共享、快速应答、联合处置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实现基础数据、事件响应等信息互联互通,构建多部门协作的高效运行体系。进一步优化事件上报处置闭环工作系统,方便村社干部的工作开展,提高执法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是打通执法沟通环节壁垒。积极探索与其他关联乡镇、部门搭建联动协作桥梁,构建信息共享通道,强化调查取证协作网络,为马金镇开展执法活动提供专业支撑,切实推动协作机制的落地落实,为乡镇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