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40026274480/2025-0063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5-01-16 | |
发布单位: | 生态环境局开化分局 | 有效性: |
一、2024年工作总体情况
(一)聚焦执法主业,保持执法高压态势
深入开展“绿剑2024”、“两打”、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专项执法行动,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重点执法检查,集中精力查大案、办要案。借势“省级强化监督帮扶”、“夏季移动源专项监督帮扶”,丰富执法经验。本年度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企业600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8起,其中移送公安行政拘留1件。处罚款151.147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80元,办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6起。
(二)提高执法效能,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市生态环境分局以讲课、听课为载体,以增强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周一夜学生态讲坛,目前已经组织学习6次,同时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视频培训,通过集中学习,提升队员的业务能力。承办且参与2024年市级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通过无人机执法运用、新装备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检查、VR现场模拟执法、理论测试、队列展示、实战练兵等七项内容,切实提高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精准执法、科学执法、依法执法的能力。执法队定期对行政处罚案卷进行全覆盖自查,参加执法总队季度案卷交叉评查,并充分运用评查结果,查缺补漏;积极配合稽查考核,一方面选派执法人员参与稽查,学习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围绕执法制度落实、现场执法规范性、案卷评查、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队伍能力建设落到实处,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
(三)包容审慎监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衢州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施细则》,将14家重点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利用在线监控、用电监管、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监督检查。落实《浙江省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试行)》、《衢州市轻微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目录清单(试行)》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办理并适用不处罚细则案件6件。依托“环保e企管”应用系统,做好企业精准赋码,提高环境问题线索发现能力。双随机执法检查工作中,生态环境分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的方式,打破了以往固定监管模式,有效避免了选择性执法和人情执法。执法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对随机抽取的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环境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避免了多次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
(四)坚持环保为民,统筹信访调解工作
坚持局领导包案化解疑难信访积案机制,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队牵头处置华埠中学、普康化工异味信访问题,多次赴现场指导属地、企业抓好现场管理和整治提升。组织执法队队员学习关于信访相关的法律法规。2024年共受理29件信访投诉,总量同比下降6.4%。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已完成22.25件整改,剩余3件信访件由主办单位负责推进,另外0.31件经调查不属实。
(五)聚焦环境安全,强化应急实战能力
开展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实战拉练和演练,与黄山休宁联合参加浙江省衢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园)一策一图”应急实战演练,签订应急协议。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回顾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发现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干部职工学法自觉性和深入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干部职工局限于读法律、讲条例的基础层面,未能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各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配套制度、政策文件等,未能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迅速应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形、新问题。二是行政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日常执法监督、案卷评查等过程中,发现有个别行政处罚案件存在瑕疵,合法性、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环境应急能力有待提升。环境相关专业人才少,缺少实战演练培训,应急能力存在短板,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比较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能力亟待提升。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学练结合,执法能力再提升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多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文件学习培训,通过“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等模式,切实提高生态环境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二是坚持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以“全年、全员、全过程”执法大练兵为重要抓手,强调实战练兵、规范练兵,突出实训、实战、实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强化监督帮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全员争先的练兵氛围,实现练兵成绩走有突破。三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严格落实“八五”普法要求,以重要生态环境保护节日为依托,扩大法治宣传辐射力和覆盖面。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加强执法帮扶,通过现场点对点普法、送法入企、典型案例解读等方式,充分将普法融入日常执法监管全过程,切实提高普法质效。
(二)柔性执法,营商环境再优化
一是聚焦环境执法监管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非现场监管”执法效能,落实环境违法行为闭环管理,同时保持落实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违法行为从轻处罚工作,打造服务型行政执法模式。二是持续开展“绿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以“两打”为重点,侦办一批问题突出的案件。三是深入实施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全面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柔性处罚执行体系。持续开展“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发布,深入推动执法与普法工作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守法的自觉性。
(三)聚焦安全,应急能力再提高
一是强化培训演练。通过线上培训、实地综合演练等形式,增强环境应急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夯实应急保障基础。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完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三是加大隐患排查。针对今年环境安全防范重点事项,聚焦化工、危险废物等重点领域和工业园区、临河等重点区域,深入企业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全力保障县域环境安全稳定。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附件: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化分局
202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