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4002627368C/2025-006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5-01-15 | |
发布单位: | 何田乡 | 有效性: |
2024年,何田乡在行政执法工作方面积极作为,不断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总体状况
(一)完善执法机制与队伍建设: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了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全年组织执法人员培训3次,累计培训时长达到40学时,有效提高了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利用 “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 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40余人次,活动参与群众总计超过1000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三)严格落实行政执法 “三项制度”:所有行政执法案件均实现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执法信息及时公示,确保行政执法公正、透明、规范。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时限要求进行操作,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专业人才匮乏:在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合法性审查等工作中,缺乏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一方面,基层工作环境和待遇相对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法治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提升机会相对较少,导致专业能力提升缓慢。
(二)部分干部法治意识不强:部分干部职工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存在重业务、轻法治的思想,在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因为对法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法治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缺乏系统性的法治教育和培训。
(三)法治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虽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但在宣传内容和方式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未能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部分群众参与法治宣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是由于对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缺乏深入调研,宣传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吸引力。
(四)执法协调配合不够紧密:部分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存在沟通不畅、协调配合不够紧密的情况,影响了执法效率和效果。主要原因是各部门之间在法治建设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跨部门的联合执法、协同监管等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形式,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鼓励干部职工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法治人才。并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提高基层法治工作岗位的吸引力,引进专业法律人才。
(二)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制作更多贴近群众生活、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作品,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另外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精准化的法治宣传教育。针对农村群众,结合农村实际,开展与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
(三)持续推进依法行政: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以及规范性文件等法定程序,强化合法性审查与备案审查工作机制。针对重大行政决策,从决策启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到集体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均需严格把关,确保决策过程合法合规、科学民主。对于规范性文件,不仅要在制定时进行严谨的合法性审查,而且要定期组织全面清理工作,及时废止或修订与上位法相抵触、与现实情况不适应的文件,切实保障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协同性,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治保障。
(四)强化执法协调配合: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配合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各部门在联合执法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执法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及时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