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782903115X/2025-006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5-01-15
发布单位: 齐溪镇 有效性:
开化县齐溪镇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5-01-15 15:31 来源: 齐溪镇 浏览次数: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冲刺之年。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的战略部署,立足全域旅游镇域特色,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真抓实干、勇毅前行,各项事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持之以恒抓党建,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筑牢干部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积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以班子示范带头学、会议专题集中学、镇村深入贯彻学三步走方针引导全镇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筑牢思想根基。强化干部能力培养。以导向激励驱动担当作为,坚持“作风+效能”“目标+闭环”“导向+考评”统筹“一盘棋”,制定出台《从严管理镇机关干部十条措施》《村干部“五带头、五严禁”十条意见》,开展“讲规矩、转作风、提能力、争先进”专项行动,健全完善镇村“工分排名”日常监测,建立年轻干部导师帮带制度,导向选任一批实绩优秀、吃苦善为的中层干部,持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源头铁军。依托党建攻坚克难。用时19天集中攻坚顺利攻克3户水库未腾空户的腾空签约工作,破除历时2年之久的征迁堵点;用时1个月10天,完成1100余亩岭里村线上土地测量;205国道库区段、环湖道路要素保障得力,两个重点项目均顺利推进;“6.20”防汛期间,面对全市最大降雨量,党员干部带头,连夜组织开展人员转移,并及时处置山体滑坡、道路塌方等各类事件15件,实现平稳度汛。

(二)立足实际兴产业,乡村发展呈现新成效。全力推进全域旅游。持续完善《齐溪镇农家乐(民宿)管理办法》《齐溪镇“千人团”管理办法》《齐溪镇“千人团”服务标准》《齐溪镇“千人团”合同》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制度管理能力。先后邀请400余家旅行社寻根探源,结盟10家地区代表旅行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截至11月9日,全镇接待游客48.09万人次,同比增长26.06%,住宿登记9.87万人次,同比增长20.3%,其中千人团游客5.34万人次,同比增长61.24%,文旅产业总值达7790万元,同比增长22.88%。全力推进龙顶振兴。茶产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重点提升茶叶品质。启动共富茶园认领活动。丰盈坦村茶厂投入生产,共生产干茶19吨,较去年产量增长10倍。大龙村茶厂与开化龙顶集团深化合作,开展高端开化龙顶生产研发。联合省农科院,启动一镇联一所项目,重点提升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0万元,完成税源注册企业8家,税收(地方留存部分)近80万,同比增长20%;全镇7个村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3个村超50万元。

(三)坚定不移优环境,生态质量实现新突破。环境数据好中向优。深化与浙江农林大学环资学院合作成果,借势借力推进省级环境健康友好乡镇创建,镇域范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04%,PM2.5平均浓度13微克/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质稳定排名全县前列。全力守护森林资源。建立秸秆禁烧巡查制度,12个巡查组在秸秆焚烧高发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完善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实现重点林区监测全覆盖。全年组织森林消防队伍进行了24次实战演练,日常巡护120余次,劝阻野外用火事件24起。狠抓野生动物保护。联合多部门执法,打击贩卖食用野生动物行为,检查农家乐120余家,签署承诺书1800余份;联合开展8次“清网护渔”行动,收缴渔网96副,做到“应清尽清、应查尽查”。

(四)多措并举保平安,和谐发展揭开新篇章。融治平台建成运转。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打造全省首个生态融治中心,形成信息研判联享、矛盾纠纷联调、生态环境联巡、违规行为联查、违法案件联办、应急抢险联动的强大工作合力。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生态巡查30余次,发现并处置各类问题23个,调处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起。平安建设提质增效。深化推广“村风评议”工作机制,借助生态融治中心法检司等轮驻力量,建强钱江源“老娘舅”等调解队伍;针对涉旅纠纷投诉难点,创新服务外包新模式,大幅减少了调处不及时而引发的信访问题。截至当前,全镇信访受理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0%,暂列全县第一;全镇未发生重点人员失管失控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情况,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跨界协作持续赋能。依托“365共富协作区”建设,与安徽省休宁县龙田乡签订《浙皖两省两地纠纷化解跨区域协作框架协议》,成立“源头枫桥”区域调解工作室,搭建跨省群众异地处理矛盾纠纷“快速通道”。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齐溪镇的工作目标是:围绕一个方向,打造四个标杆。即:以打造“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山区共同富裕实践样板为工作方向,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发展的标杆、山区共同富裕的标杆、源头生态文明的标杆、边界合作共赢的标杆,努力让钱江源头成为浙江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窗口。

(一)强化党建统领,树立党建引领发展的标杆。聚焦聚力支部规范建设。开展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实行设岗定责,通过本村任职跟班压担、上挂部门实践锻炼、赴先进村学习历练等方式,帮助村主职后备干部搭建“成长舞台”、提高工作能力,真正融入参与到村级事务中来。深化农村党员“两单两榜”考评管理、“双优双带”工程,探索农村青年人才“1+X”结对联系机制,着力破解党员队伍老龄化、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等问题,激活党员队伍“源头活水”。强化复盘反思,写好县委巡察“后半篇文章”,围绕“组织、书记、班子、党员、阵地”党建“五要素”,开展党务工作大督导大排查大调研,举办党务工作培训班,实现党务干部能力水平、支部规范建设“双提升”。聚焦聚力村级组织换届。抓精准施策。聚焦人选不足、矛盾纠纷、宗族势力等问题,在现有“一村一策”基础上,再摸排再调研再研判,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破难举措,形成优化方案,逐村逐人逐事统筹推进、落实落细。抓开源储备。放大选人用人视野,挖掘符合条件的致富能手、种养大户、退伍军人、大专以上毕业生等人才,将其纳入村后备干部人才库,为队伍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的优化奠定基础。抓沙盘推演,重点围绕人员遴选、人岗相适、梯队配备等方面,开展模拟补齐配强,为明年换届做好扎实基础。聚焦聚力基层监督治理。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中的关键问题,精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小切口”纠治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村级工程项目、养老社保、惠农惠民补贴资金等领域问题。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大监督”力量机制作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专项治理小组,各专项小组形成“一村一项目一方案”,进一步细化检查重点,检查范围、工作要求及责任分工,以“群腐”整治工作、“三清一促”为重点,对村级债务、村级工程、村级合同以及强村公司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二)推进产业兴旺,树立山区共同富裕的标杆。深化全域共富工坊建设。结合“一镇一产业、一村一品”理念,深挖各村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和发展潜能,“一村一坊”构建乡村文旅产业共富联合体,深化拓展企业、市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每村都有一个“拳头产品”,构建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民得益的党建引领旅游富民发展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继续推动市场、服务、管理同步发展,坚持把开拓市场、引进游客作为第一要务,持续做好旅游服务能力提升,同时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和市场自主管控之间的协调,努力把钱江源头的旅游品牌做大影响范围。重点瞄准“绿色康养”+“红色教育”+“生态研学”群体,通过举办龙顶茶文化节、龙门亲水节、音乐美食节、户外休闲汇等活动,借力365微推等途径进一步强化宣传推介。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将茶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同时做好其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推动齐溪农产品交易市场、白腊肉产业园区、金丝皇菊和铁皮石斛等农特产品基地、外山坡线上带货平台等涉农产业项目建设。依托齐溪产业禀赋,开展“开源回归”乡土人才培养行动,围绕开化菜“厨艺大师”、茶产业“茶艺大师”、根雕产业“根艺大师”等“开化三师”,搭台回归一批、固有提能一批、补缺培养一批,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

(三)依托国家公园,树立源头生态文明的标杆。谋划建设国家公园小镇。以“擦亮国家名片、树立国际标杆”为长远目标,会同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国家公园服务中心,对国家公园小镇的区域范围、风格特色、旗舰项目进行高标准的谋划研究;并脚踏实地,立足现状,会同两山集团等单位,推动现有闲置资产的合理化应用,打造一条可观、可感的生态文明参观考察线路,为未来国家公园小镇建设打好基础。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创新。重点围绕国家公园建设需要,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环境质量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更高标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产业共同发展,争创国家级、省级生态建设领域的示范品牌。加强生态资源的日常管护。联合开展“清网护渔”行动,严厉打击偷盗猎等违规违法行为,禁止河道采砂、采石、捕鱼;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除草剂;明确全镇全域无烟目标,严管严控秸秆露天焚烧行为。对村庄、农家乐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实施更严格的监管,并加强相关处理设施的提升。

(四)聚焦协同协作,树立边界合作共赢的标杆。强化省际边界融治。依托365共富协作区建设,在钱江源生态融治中心基础上,迭代提升“141”基层治理体系,融汇整合乡镇综治工作平台,打造集乡镇社会治理中心、乡镇综治工作中心等标准化功能于一体,跨界联动机制更顺畅的省际交界乡镇基层“融”治大平台。深化党建联建机制。着眼“365共富协作区”建设,依托“浙皖一家亲”“源头畅游”党建联建,强化与田园徽州、正扬旅游等公司协作交流,推动全域合作向全域旅游、文化交融、农民增收等更深层次迈进。优化跨界工作方式。完善“四联五共”跨界合作体系,以浙皖边际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完善代表联系群众机制。推行“群众大小事,码上找代表”,持续扩大代表码和联络站码的亮码范围,打通群众解决问题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