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824472001378U/2025-006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5-01-15
发布单位: 气象局 有效性:
开化县气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5-01-15 15:24 来源: 县气象局 浏览次数:

一、2024年工作总结

1.聚焦决策服务,筑牢气象防线

开化县梅汛期出现4轮强降水,全县面雨量655毫米,位列全省第一。县气象局落实“递进式”预报预警流程,对接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启用X波段天气雷达,首次开展每2小时的逐小时天气快报、每3小时天气通报跟踪服务,梅汛期服务获县委“十条军规”正面典型表扬。2024年共发布气象预警236次,“网格+气象”专项任务39次,开展叫应18次5400余人,通过短信、浙政钉、微信服务232万人次。与应急、水利、资规等部门联合会商255次,联合发布预警65次。

2.聚焦生态服务,推进试点建设

8月22日,开化钱江源生态气象全省试点以优秀等级完成验收。结合试点成果,继续围绕监测体系、科学研究、灾害防御、科普宣传等方面开展“三方合作”工作。生态旅游气象网正式上线,发布密赛锣鼓尖云海、钟山日出、高田坑星空等气象景观指数预报。开化县生态大数据融合平台完成验收。修订生态气象服务责任清单和产品清单,制作未来乡村气象服务模板,发布生态气象年度公报、森林火情监测预警、负氧离子监测月报年报等产品32期。

3.聚焦公众服务,保障民生需求

做好龙顶文化节、钱江源公路自行车赛、《三餐四季》节目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围绕“两茶两中一鱼”特色农业,融入14个微信群拓展服务渠道,发布茶叶日报、周报等产品83期。强化文旅、交通、供电、环保等行业气象服务,签订合作备忘,增建监测站点,开展联合预报预警。为保障水库蓄水、空气净化和森林防火,开展人影作业2次。推进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气象科普联盟联合开展科普大课堂、广场咨询、“8090+”宣讲、学生研学等活动53次,举行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承接省政协“六送下乡”现场活动,发放科普资料5千余份,受众达2万人次。

4.聚焦项目科技,驱动气象发展

开展中央气象台站、开化水库人影作业基地、暴雨洪涝淹没模型开发应用、气象科普及文化品质提升等项目建设。成功立项地方科技项目《开化全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开化县云海景观预报方法及检验》。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组织业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重大过程后及时开展复盘,新招录1名气象专业硕士。

5.聚焦党建引领,铸就气象堡垒

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主题党日、周一夜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理论学习会等集中学习50余次,每周开展干部自学,党组书记、支部书记讲纪律党课各1次,实地考察警示教育3次。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常态化开展气象科普、为农服务、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队工作。规范内部管理,完善制度汇编并加强执行,落实新修订“记工分”排名办法。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将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气象监测预警,守牢第一道防线,积极谋划十五五规划,按照省、市气象局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开化气象高质量发展。

1.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加密监测站网密度,新建10个区域气象自动站。开展业务硬件设施提升建设,改造业务平面的会商系统,建设北斗探空站。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网格预报、智慧靶向预警等业务流程,完善与应急管理、资源规划、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深化运用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数值预报、天衡天衍等新技术新平台,提升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2.筑牢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防线

深入推进网格+气象工作,将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气象预警一键式转发到村级网格员,提高气象预警到基层的时效性。加强气象协理岗、联动岗、信息员、网格员服务管理,指导和督促乡镇落实气象工作属地管理责任,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创建和提标升级工作,提高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3.强化生态气象服务

以生态气象高质量试点为基础,持续推进三方合作年度工作。推进“钱江源生态气象试验基地”常态化运转,引进省市气象局专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学者入驻,争取科研项目落地。开展生态旅游气象网升级迭代以及业务化应用,并融入地方媒体矩阵,发布气象景观预报和气象风险提醒、生态气象公报等生态气象服务产品。推进国家级气候品牌“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的创建工作。

4.做好行业+气象文章

继续围绕“两茶两中一鱼”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做好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气象保障服务。持续开展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森林防火、旅游、交通、供电等气象服务,推进城市内涝联合预报预警业务和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开展重污染天气的联合监测预报预警业务,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能力,完成开化水库人影作业基地项目建设。

5.做优气象科普宣传

积极创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发挥气象科普联盟效益,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实现科普资金、队伍统筹,联合开展线上、线气象科普活动,扩大科普覆盖面。同时,常态化开放气象科普场馆,开展3.23世界气象日、风云杯科普征文、科普直播、科普进校园等系列科普活动。

6.谋划十五五规划

以省市气象发展十五五规划预研报告为指引,按照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要求,从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综合气象监测系统、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深化生态气象服务等方面谋划好十五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