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林山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紧紧围绕“三种工作理念”,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固定资产投资7907万元,同比增长279.36%;税收收入154.9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353%;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107.75万元,经营性收入达494.16万元,全县综合指标排名第三。
一、2024年重点工作
(一)“党建+产业”,“一村一品”产业多元发展。我们的产业培育方向更加明确,结合各村实际定方向优模式促改革,重点打造“东茶中薯北药”(茶叶、番薯、山药),全力推动产业链纵深发展、价值链向高攀升。目前3村合力种植乌龙茶和岩茶800亩、2村联合打造小香薯基地300亩、5村抱团种植山药300余亩,传统农业正在向高附加值农业转型升级。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成效初显,截至目前,全乡13个村已全部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其中4个村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我们的发展后劲更加有力,乡共富专家工作站引进省市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衢州学院3支20余人专家团队入驻,在全省率先开展紫色山药定向种植,新创山药亩均5766斤“浙江农业之最”纪录,与渴可速公司合作在12月试生产一批山药饮料。禄源村、林源村与县龙顶集团合作,2024年春季销售高山野茶茶青2.1万斤,增加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5万元。院地合作项目--鲜食玉米走俏山城,新增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5余万元。
(二)“党建+项目”,重难点项目有序推进。我们的项目建设效率更加高效,未来邻里综合体项目完成结顶,24栋排屋已有8幢被预订;30MW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开工;富龙青石板厂边坡隐患治理项目顺利实施,完成矿产品公开出让593.93万元。已完成“小县大城·富民安居”工程安置12户43人,完成率18.22%,排名第一。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姜坞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重点项目已完成形象进度95%,已开始着手收尾工作;美丽经济交通二期项目——城底线(林山互通-林山乡)改建工程、詹村村共富产业发展用房二期、林源村油茶加工生产性用房、禄源村和美乡村重点村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实施。我们的闲置资源盘活更深一步,聚焦裸心源和白石尖两个闲置项目,坚持专班专项推进盘活处置工作。9月份以来,裸心源项目按照“按程序依法推进、需政府研究协调、需属地关注处置”三方面协同推进。涉及规划核实等程序性问题已经基本完成梳理,主体招引上目前有上海中房置业等3家单位有初步意向。白石尖项目,按照景村共建的思路,完成了游步道等相关配套设施提升。
(三)“党建+治理”,“四诊疗法”治理平稳顺畅。我们的信访积案越来越少,创新实施网格预诊、组团问诊、坐堂会诊、全面巡诊的“四诊疗法”,推动信访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周盘点、月研判、季评估”机制,进一步调动乡村两级干部的积极性。今年以来,累计集中化解信访矛盾176起,其中疑难问题23件,妥善解决多起扬言上行、扬言极端事项。我们的矛盾源头越来越清,以网格为单位,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工作,确保全乡问题大起底的清淤见底,对排查出的问题主动介入、抓早抓小,今年以来累计排查梳理矛盾纠纷问题99个,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95起。1-10月,群众初评满意率达97.2%,核实满意率高达100%。我们的基层治理越来越顺,整合视联网视频调度系统、综合可视调度平台、智治中心、高空瞭望系统等6项管控平台,接入270余路监控视频,实现交通安全、应急处突、森林防火、防汛防台等8个领域一“屏”掌控。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村社组织换届年,更是林山乡提振信心的关键之年。要坚持换届不换档,落实三种理念,以高的标准、快的节奏、好的服务,打赢收官仗、信心仗,看到林山发展的机会,坚定在林山发展的机会。重点要围绕3个“Y”抓好工作:
第一个“Y”,是明确空间发展的方向。从空间形态看,开化县城至林山乡政府再到禄源、林源,整个空间呈“Y”型,加之裸心源和白石尖刚好处于“Y”末端,所以林山发展空间、要素保障、资源统筹的重点都在这个“Y”上。2025年重点要解决谋思路、优道路、找出路的问题,也刚好构成“Y”型。一是谋思路。要聚焦Y型布局,深入开展项目谋划工作,绘好项目发展蓝图,重点做好玉宵宫道教场所建设项目、姜坞古村落运营、茶产业共富项目二期、3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35kV送出工程等项目谋划,力争3个以上项目纳入县级重点项目库,更多的项目转前期、转实施。二是优道路。要以美丽经济交通建设项目城底线林山互通-林山乡政府项目建设为主、协同推进禄源外徐至裸心源以及白石尖等两条道路改建提升工作,优化道路交通环境。统筹抓好沿线村庄环境、杆线整治,农饮水集中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作。三是找出路。就是要继续大力推进裸心源、白石尖两个项目主体招引和盘活工作。裸心源项目要按照“向破产重组努力、以破产清算兜底”的思路,重点聚焦深圳盛亿润、上海中房置业以及上海锦富投资3个主体开展精准招引。白石尖项目,要继续深化景村共建模式,打响登山运动品牌,做好筑巢引凤的文章。
第二个“Y”,是突出产业发展的重点。从产业布局看,近年来林山乡形成了“东茶中薯北药”多元化农产品发展格局,构建了以茶叶为主干、山药和番薯产业两条分支的“Y”型架构。2025年重点要解决种出好产品、塑造好模式、卖出好价格的问题,也刚好构成“Y”型。一是种出好产品。一方面,聚力打造紫山药、高山茶叶、鲜食玉米、亮微茄子、小香薯“五个百亩”示范基地。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院地合作模式。[院地合作这块工作,应该说林山两次尝到了甜头。之前,有山药产业。7月以来,我们为了解决抛荒地的问题,由农科院玉米所为我们提供玉米种子以及种植帮扶,产品的品质和效益各村都深有体会]。所以,要发挥农科院联系林山的优势,深化科技帮扶,提高产品品质,形成更多像深紫3号山药、浙甜19玉米等有独家知识产权意义的农特产品。二是塑造好模式。主要是两个层面的关系。第一层面是市场主体与村集体之间的关系,要形成龙头带动、抱团发展的模式。聚焦山药、番薯、茶叶、茄子、玉米5个特色,形成5个“1+X”共富联盟。第二层面是村集体与老百姓的关系。积极践行“两有”嘱托,村集体要把产业发展的重心放在找路子、搭平台上。通过村集体的先行示范,带动更多老百姓参与到产业发展的浪潮中。三是卖出好价格。一方面要在品牌提升上做文章。要在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的框架下,按照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等要求,形成“匠心林山”子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在订单农业上下功夫。目前,利平村已与杭州杨家农贸批发市场多家主体达成初步协议,可销售1000亩左右的蔬菜、瓜果。
第三个“Y”,是抓好工作落地的保障。2025年是村级组织换届年,面临着人心浮动、矛盾加剧等问题,要突出党建统领这把金钥匙,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村级换届圆满、基层治理高效。一是管好两支队伍。重点做好乡村两级干部管理和培养,缩短两支队伍成长周期,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引导其当好乡村振兴路上的“引路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二是抓好换届工作。现阶段2025年换届13个村中稳定村有7个(禄源村、利平村、菖蒲村、林源村、西山村、江家村、姜坞村),可控村有3个(詹村村、下江村、霞湖村),复杂村有3个(塘源口村、大举村、舜山村)。按照“内紧外松”原则,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组建“1+13”的工作构架,以领导包干攻坚重点村、乡村联动化解重点事、全面把控关注重点人为思路,通过“逐村过筛”“逐事分析”“逐人研判”,解剖麻雀,深挖问题,全面推进选情摸排、险情化解、人员筛选工作,确保优质平稳完成2025年村社组织换届工作。三是提升治理水平。继续用好网格预诊、组团问诊、坐堂会诊、全面巡诊的“四诊疗法”,加大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排查化解力度,以每个网格问题的清淤见底确保全乡问题大起底的清淤见底,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做到遗留问题全面清零,信访数量同比下降25%以上,确保实现“631”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