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00262663X4/2025-004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5-01-14
发布单位: 水利局 有效性:
开化县水利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5-01-14 15:04 来源: 县水利局 浏览次数:

2024年度,县水利局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十六字”治水思路,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实干担当、奋勇争先,水利工作成效显著。马金溪作为全国唯一的山丘区生态价值转换试点实现全国首单发布,亮相全国“水美中国”推介活动,创成全国“标杆”等。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创全国“标杆”。聚力“国字牌”荣誉,奋力打造“标志性”成果。积极探索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和实现机制,马金溪水利风景区VEP核算作为全国唯一的山丘区水利风景区生态价值核算,于9月18日完成全国首单发布,为全国河湖生态产品交易首单,创成全国“标杆”;并于12月3日在全国“水美中国”第三届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推介活动中亮相,向全国宣传展示开化形象。

(二)拼全省“示范”。以全省“争一流”为目标,强化高效执行力,实现水利改革等工作在全省走前列、作示范。《开化县统筹推进生态、水利、产业建设,聚力绘就“水美城兴”生态画卷》获省领导批示肯定;成功争取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用水总量指标统筹管理、数字孪生等多项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省级改革试点;马金溪水利风景区建管成效在全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马金溪入选2024年度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名单,下淤村入选全省第一批幸福河湖建设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名单等。

(三)破水利“难题”。全力破解资金难题,今年已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0亿元以上,尤其是抢抓增发国债“窗口期”,聚力争取国债资金8.365亿元,为开化水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全力破解发展难题,聚力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重新划定县城龙潭大坝至金村溪出口河道管理范围线,为老城区增加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17.75亩;完成常山港华埠段工程竣工验收历史遗留难题,实现问题销号。全力守牢安全底线,面对今年“面雨量654.9毫米、居全省首位”的梅雨期强降雨,强化“四预”措施,全面构筑“防御工事”,科学调度齐溪水库19次,累计发布预警消息6.7万条次、《山洪灾害预报预警》15期,指导提前转移山洪灾害风险区人员4558人,实现安全度汛。

四、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化改革谋发展的关键之年,县水利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擘画一张水网为方向,聚力全面提升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和宜居水环境,加速推进开化水网建设,为奋力打造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贡献水利力量。

(一)在推进“项目建设”上全力以赴。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紧盯2025年完成水利投资5亿元目标,奋力推进五大类水利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完成综合治理河道6.03公里、单村水站改造提升152座、治理水土流失33.46平方公里等各项任务。二是系统规划水系水网。编制完成《开化县“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及水土保持、农村供水等配套规划,规划总投资440.62亿元,其中“十五五”计划完成实施类项目共45.54亿元。三是加速项目前期研究。重点加快推进钱塘江南北源沟通工程专题研究和田蒲水库前期研究,2025年6月底前完成并提请省水利厅审查,力争列入省级及以上“十五五”水利规划。

(二)在保障“水利安澜”上严防死守。一是坚决执行“1833”防汛指挥体系。全面落实度汛责任,修编并严格执行水库等水利工程调度规程和控运计划,落实防汛物资储备,强化工程抢险培训演练,科学合理调度水工程,确保安全度汛。二是强化度汛风险管控。聚焦水库山塘、小流域山洪村落、涉水在建水利工程等防御重点,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全方位、全过程强化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整改销号闭环管理。三是有序推进防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推进水利感知体系建设,新改建水位站8处、雨量站3处,安装山洪声光电预警144处等;加快水毁修复工程建设,在主汛期前完成护岸修复129处6.96公里、堰坝修复19处等。

(三)在强化“涉水监管”上持之以恒。一是强化水域空间管控。深化河长制,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强化“互联网+监管”严格河湖水域及岸线管控,建立健全跨省跨区域合作共治。二是强化水土资源监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双控指标,推进水资源费改税、合同节水等水资源集约利用试点工作,提升“天地一体化”监管效能,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三是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推动水利工程标准化工地创建,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六项机制”;聚焦在建工程施工、农村水电站等重点领域,防范和化解水利工程安全风险,坚决守牢水利安全生产底线。

(四)在严抓“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十六字”治水思路,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三力”,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二是深入践行“三种工作理念”,持续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全力在水网建设、水旱防御、深化水利改革等争先创优方面精准发力,实现年度工作争优夺牌、争先进位。三是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注重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常态化监管,着力营造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干事创业氛围;做实“工分+排名”日常监测,持续开展8090“星”青年论坛、水利大讲堂等活动,提升干部“两勤两专”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