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40026260583/2025-004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5-01-14 | |
发布单位: | 县统计局 | 有效性: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2024年标志性工作
1.以“责”为重,聚焦中心,优化服务显成效。一是做强统计监测。加强行业重点指标研究,形成“报表前研判、报表中监测、报表后复盘”常态化工作机制,突出指标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深入钻研,从逻辑性、趋势性等方面把握行业运行情况,切实发挥经济运行监测评价作用。二是做优统计产品。优化推出《统计实务一本通》《统计参阅》等系列产品,共报送专报10期、参阅2期,9期获县主要领导批示,其中常住人口报告被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三是做好入库纳统。1-9月,累计完成新增入库企业(项目)33家,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11家,为近5年来数量之最。
2.以“人”为本,全力推进,夯实基础筑底盘。一是夯实基层基础。严格执行乡镇统计分管领导和统计员变动报备制度,全年乡镇人员变动报备10余人次。探索统计单元管理新模式,全力推进“统计之家”建设。9月10日,全市“统计之家”现场会在我县卡游“统计之家”顺利召开。二是注重培训指导。坚持集中业务培训为主,小班化、片区化、新任统计员培训为补充,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能力。10月16日-18日,统计系统能力提升培训班顺利召开。三是锻造过硬队伍。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组织全局青年干部参加道德法纪轮训,选送6名青年干部参加“浙青年爱学习·统计青年说”,激发青年干部活力,带动形成一支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干部队伍。
3.以“法”为方,依法治统,守牢底线保质量。一是夯实普法厚度。紧盯“关键少数”,推动新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及统计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列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学习内容。今年以来,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共开展学习6次。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履行统计执法检查职责,完成“双随机”执法检查15家,跨部门双随机检查2次。9月23日,全市工业统计核查大练兵在我县顺利开展,对我县规上工业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取得良好效果。三是挖掘监督深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统计监督协同配合机制,将统计工作检查纳入全县性督查检查考核计划,“追溯倒查统计造假问题”纳入全县“三支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推送2名干部纳入县委巡察人才库。11月11日,第六纪检组来我局开展驻点监督,对省级统计督察整改情况及整改效果开展监督。
4.以“实”为要,组织有序,开展调查探民情。一是打好经普登记攻坚战。顺利完成五经普登记审核验收工作,共组织业务培训10余次,累计培训近500人次,发布宣传资讯10余篇,阅读量超4万人次。二是用好社情民意调查。聚焦民情民意,开展人口固定样本、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以及山区26县城乡融合发展等调查,指导金星村、城西社区完成首次共同富裕观察点调查。三是做好实地调查。会同住建、资规等部门实地研究,下界首村有望通过新增建设等变更城镇属性。
(二)存在问题
一是统计基层基础依然偏弱。基层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更替频繁,业务跟不上,工作质量不高。
二是统计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统计分析主要集中在对主要经济指标的解读,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服务决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统计改革创新精神有待加强。面对改革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缺少积极谋划准备和向上争取。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主要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省委“132”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凝心聚力、担当作为,牢牢守住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不断提升统计监测分析服务水平,扛起应有统计担当,为我县更高水平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提供统计支撑。
(二)2025年标志性成果和具体举措
1.统计监测预警服务更优。一是靠前强化监测研判。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山区26县、争先创优等重要考核,加强GDP以及重点指标监测,深化关联性指标预警机制,靠前做好监测预警和研判分析。二是全程推进入库纳统。强化同行业主管部门协同,“清单式”梳理入库资料要求,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入库申报率100%。开展新入库企业统计人员培训,提升入库质效。三是完善交流合作机制。拓展建立“365共富协作区”统计工作联系网络,完善统计合作交流机制,持续深化综合评估、对标城市比较等专题分析。
2.统计调查成果转化更全。一是做好大型普查调查成果转化。扎实做好经济普查“后半篇”文章,深挖普查资料的价值。部署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把握人口发展态势和流动规律。谋划做好第四次农业普查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各项前期工作。二是形成重点领域调查成果。聚焦“2+2”产业链、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专题调研,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形成高质量调查报告。三是找准社会热点开展专题调研。探索开展针对城乡居民收入、低收入农户的专题调研,加强缩小城乡收入比等的对策研究,为促进“两有”共富集成改革提供统计服务。
3.统计数据质量红线更牢。一是学习贯彻新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深入宣传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多形式推动全县领导干部、统计工作人员、调查对象常态化学习,营造良好统计法治生态。二是加强数据质量管控。健全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办法,持续保持统计执法高压态势,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保障统计应统尽统、数据真实可靠。三是完善协同监督机制。进一步推动统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不断完善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工作协同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凝聚起统计监督合力。
4.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更实。一是深化线下阵地建设。进一步落实上级统计部门关于统计基层基础的方案制度,对标“四化”建设目标,不断建好用好管好“统计之家”,充分发挥“统计之家”在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和普法宣传方面的作用。二是建章立制强培训。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谋划开展岗位练兵促提升活动。进一步落实统计人员调整报备制度,保障调查经费,确保基层统计队伍稳定。三是优化提升促减负。不断优化升级统计审核公式和审核办法,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减轻基层统计人员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