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8244720003243/2024-12676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07-30
发布单位: 县电大 有效性:
浙江开放大学开化学院2024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4-07-30 08:45 来源: 县电大 浏览次数: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2024年上半年特色亮点工作

1.抓招生、拓渠道,招生工作实现新提升。今年我院开放教育春季招生创下四年新高,共计招生24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6人,全省县级开大万人比排名第三,连续6年获招生优胜集体荣誉。一是专业设置贴合现实需求。认真分析县内生源专业需求及学生结构,合理开设符合现代学生需求的16个专本专业。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并获政策支持,增设“一村一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专业,为我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二是校政合作促进学历提升。积极对接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消防救援大队、两山集团等多家单位,针对幼儿教师、退役军人、消防员等岗位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不高的短板,开展学历提升、职业规划等长期合作,成功招揽学员60人。三是学费优惠招引特殊学员。进一步修改完善学费减免优惠制度,针对烈士子女及优抚家庭子女、现役及退役军人、低保家庭等8种不同类型的学员分类实施优惠政策,为困难学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目前,招收符合条件的学员32人,共计减免5万余元。

2.抓民生、办实事,社区教育取得新成效。一是持续深化“两堂教育”品牌建设。深入推广元启社区“新市民学堂”和“钱堂教育”等社区教育新载体,制定各色课程,提供菜单式服务,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9个班次,700余人受益。二是积极参与项目比赛硕果累累。《开化根雕》获第三批“匠心筑梦 助力共富”专题资源建设项目立项;浙江开放大学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项目(“十道不得不吃的开化菜”短视频)通过验收;《运动促进健康生活》获2024年度老年教育“领雁金课”资源建设项目立项;《需求视域下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策略探究》获2024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拍摄“我眼中的国家安全”宣传短视频《看好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荣获省级二等奖,更是衢州地区市县级分院中所获最高奖项。三是做好银龄服务,擦亮“智慧助老、乐享生活”金名片。联合各社区开设中国舞、排舞、旗袍、戏曲、书法、腰鼓等专业的课程,满足中老年人多元化终身学习需求。在各社区和乡镇社区学校常态化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培训”,提供贴心便利服务,不断提升学院老年教育社会影响力。

3.抓教学,强管理,教研教学实现新突破。一是成功引进浙江开放大学博士服务团工作站。为破解学院多年来在教科研方面的短板问题,学院领导积极向省开大争取, 6月12日,衢州市第3家浙江开放大学博士服务团工作站落户开化。聘请省开大2位资深教授当任学院科研导师,助力学院科研成功迈向新台阶。二是做好常规教学服务工作。上半年共完成全院88个教学班6285人次的课程注册;协助辅导208位学员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三是严格规范考务工作。对为期8天,涉及160门课程,2941考次且考试形式多样的期末考试,学院成立考试领导小组、制定考试工作方案,采用考前培训,考中督查、考后总结闭环模式,有效实现考务管理“零偏差”、考试实施“零失误”、安全事故“零发生”,圆满完成考试工作。

4.抓重点、提质效,两有学院展现新作为。一是首夺“国字”招牌,荣获上级领导批示。学院与中央农广校建立“一事一议”合作机制,并荣获中央农广校第一批“全国县级优质田间学校”;学院发展模式经验做法在《农民教育培训的“衢州模式”》调研报告中得到推介,并获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吴宏耀以及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书记刘明国等高层领导批示肯定。二是签约培训合作,共建共享师资。目前已完成10家市场主体集中签约以及2所高校的合作签约;拥有全国各党校、高校、企事业单位常态化储备师资800余名,动态“在库”师资300余名,实现师资共享。三是建设教学基地,创新教学模式。合作打造全省以及“365共富协作区”现场教学基地200余个,优化串联全省“千万工程”精品线路15条;相继开发各领域专题课程1000余门,同时录制发布线上视频课程40余部;结合跟岗式、分段式等六大教学形式和路演活动,创新建立“6+1”教学模式。

(二)存在问题

1.社区教育长开班办学长久发展受限。社区教育长开班的开展需要固定的场所,但部分舞蹈、腰鼓、声乐等社区长开班需配有舞蹈房、音乐教室等,因无所需场所,对社区是否能长久地开展造成影响。另有部分社区未开设长开班,或虽有开班但不能常态化开设课程,不能通过“浙学通”签到,造成长开班开展不规范,难以达到社区教育预期效果。

2.我县教学基地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学院已按照“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三大主题设置了一批富有开化特色、教育和带动作用强的现场教学基地,并串联“党的建设”“‘两有’专题”“乡村文化”“生态立县”“乡村治理”“乡村经营”精品现场教学线路6条,但是我县目前教学基地存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基地使用率不高且承接能力较弱,无法满足6条教学路线同时运转的实际需求。

三、2024年下半年度工作思路

(一)主要目标

下半年,全力以赴招生力争完成320人招生任务;对标对表做好体系办学评估筹备工作,确保办学评估冲优保良;以夜校为社区教育发展新线路,强化点线面结合,推进全县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以打造全国村支部书记培训新高地为目标,积极向上向外对接,引进培训生源,不断做强做大“两有共富”培训产业,预计全年实现培训人次超1万人次。

(二)重点举措

1.坚持全域系统布局,通过“天网、地网、人网”不断挖掘生源,招生工作覆盖所有潜在的学生群体;以校址搬迁为契机,通过校园宣讲会、招生宣传手册、校园展览等线下活动和微信、抖音、钉钉等线上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宣传效应。

2.明确评估标准和要求,成立专门的评估筹备小组,负责评估工作的计划、组织和实施;不断完善教学体系,确保符合评估要求;对照评估标准,进行自查自纠;建立评估结果的反馈和整改机制,确保评估结果能够及时反馈并得到有效整改,确保办学评估取得喜人成绩。

3.统筹开展夜校活动,整合我县夜校资源,拓展社区教育业务,满足我县居民破圈交流、兴趣培养、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丰富“夜生活”;不断丰富“新市民学堂”和“钱堂家庭教育”的教学内容,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加快培训产业统筹推进,坚持全县“一盘棋”,学院入驻共富中心后,将以培训协作为契机,整合全县各资源优势,积极向上对接,力争政策项目导引和基地挂牌,同时依托“对口帮扶”、“一县一策”、“365共富协作区”等区域资源,力争各项目政策资源和培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