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400262663X4/2024-12665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7-25 | |
发布单位: | 县水利局 | 有效性: |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2024年上半年特色亮点工作
1.精准发力向上对接,打好资金争取“主动战”。坚持把向上争取资源要素作为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助推器”,秉承“抓大不放小”原则,抢抓政策风口,通过精准对接、有效沟通,目前已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0.5358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资金0.163亿元、省级水利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0.8778亿元、一般债券资金1.13亿元,持续为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动力;尤其是在争取增发特别国债资金过程中,做实项目政策精准研读、项目储备精心谋划、项目信息精密跟踪,全力以赴争取增发特别国债资金共8.365亿元,资金量在全市水利领域排名第1,为开化县域水网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2.全面部署迅速响应,打好梅雨防汛“防御战”。入梅以来,我县遭受多轮强降雨,尤其是6月22日至28日,我县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过程,面雨量348毫米、全省第一,面对严峻防汛形势,县水利局主动担当作为,坚持预字为先、防住为王,强化“四预”措施,及时监测预警、科学精准调度,全面构筑起“防御工事”。紧盯全县104座水库山塘、570个小流域山洪村落、10处涉水在建水利工程等防御重点,派技术专家赴基层指导防汛150余人次,累计发布预警消息6.7万条次、《山洪灾害预报预警》15期、《洪水预报》3期,第一时间提醒相关责任人进岗履职,指导提前转移山洪灾害风险区人员4558人;同时科学调度齐溪水库19次,累计下泄水量11431万立方米,充分发挥水库防洪错峰、削峰作用,最大化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水库山塘无一出险,堤防无一决口,人员无一伤亡”的重大胜利。
3.凝心聚力奋楫笃行,打好争先创优“攻坚战”。锚定全年11.2亿元投资目标,上半年完成水利投资5.9亿元,完成率53%,投资额排名全市第1;完成水利固定投资10.1亿元,同比增长81%,完成量、增长率均排名全市第1;荣获全省重点水利工作(水利投资)推进典型案例,获得全市首个合同节水管理省级示范项目;全市水土保持、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双优秀”,均位列全市第1;以及开化县钱江源水厂获评农村供水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下淤村入选全省第一批幸福河湖建设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名单等。
(二)存在问题
1.水利建设受资源要素制约日趋凸显。随着水利项目的不断推进和“上马”,建设任务愈发繁重,但资源要素的缺乏也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资金和土地的紧缺,限制了水利工程的顺利推进。如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县级配套资金压力大;土地要素制约问题也越发突出,土地政策收紧,涉及可建设区域多划为永农、生态红线,如何合理规划和使用土地成为全域幸福河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2.水利强监管还需持续加强。虽然已经建立一定的水利监管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长效监管的效果还需持续强化;河湖“四乱”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如部分乡村居民法律意识淡薄,尊法、守法、普法宣传成效不理想,还存有在河道滩地、河岸上种菜,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等现象;同时随着近年来水利投资不断增大,水利项目多且工程分布点多面广,需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3.项目推进还需进一步攻坚克难。部分项目推进效率不高、进度不快。比如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程,今年我县的任务数需完成155座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任务,占比全市52%,项目任务最重,但因要素保障未落实,项目推进相对滞后,在全市“双月晾晒”通报中,我县单村水站改造提升项目进度均排名末尾。
二、2024年下半年度工作思路
(一)主要目标
下半年,县水利局将以开化水网建设为主抓手,坚持目标导向,紧盯全年计划完成11.2亿元投资目标任务,以“水利要大干、水利要快跑、水利要先行”的实干精神,跑出“加速度”,干出“高质量”,为奋力打造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贡献水利力量。
(二)重点举措
1.坚持“争先创优”不动摇,大干快干促发展。一是坚持“项目为王”,紧盯“完成水利投资11.2亿元,力争超10%”的目标任务,奋力推进六大类13项水利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开化水库工程实现蓄水验收,完成治理河道31.3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6.4平方公里、整治病险库塘4座、提升改造单村水站155座等各项任务;二是奋力打造水利标志成果,全力推进马金溪水利风景区生态价值转换工作,努力实现VEP核算全国首单;谋划推进合同节水、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小流域山洪灾害综合防治等省级试点,全面提升水利数字化水平;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做实“工分+排名”日常监测,持续开展8090“星”青年论坛、水利大讲堂等活动,提升“两勤两专”能力水平,激励干部比拼赶超、争先创优。
2.坚持“守牢底线”不动摇,持之以恒抓安全。一是守牢水旱灾害防御防线,加强防汛隐患排查治理,做到科学合理调度水资源;二是守牢水利安全生产底线,聚焦在建工程施工、农村水电站等隐患突出的重点领域,持续推动水利工程标准化工地创建,防范和化解水利工程安全风险;三是守牢工程质量安全界线,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做到在建水利工程巡查监管全覆盖,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倒逼责任落实。
3.坚持“依法监管”不动摇,规范行业强监管。一是强化水域空间管控,以河长制为抓手,持续深化水域监管“一件事”,严格河湖水域及岸线管理,深化河湖“清四乱”;二是强化水土资源管理,着力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三是强化水工程监管,加快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管理“三化”改革,加强水利资金、质量安全等监管,提高资金支付率,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