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40960946021/2024-12663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7-25 | |
发布单位: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有效性: |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坚持固本强基,服务发展向心力进一步提升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县域创业活力不断迸发,上半年全县在册市场主体36211户,同比增长6.73%,其中新增企业525家,同比增长17.71%。坚持有感服务,市监窗口连续21年获评“最满意窗口”。深入推进“双招双引”各项措施,突出商贸服务、医药及医疗器械以及生态特色食品等领域,充分挖掘资源,紧盯项目平台,推动精准招商、靶向服务。顺利招引并落地浙江修度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浙江玖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税源项目2个。坚持机制创新、服管融合,指导物产中大康福医药(浙江)有限公司成功获批全市首张“异地设仓”药品经营许可证,预计可为企业增收2.5亿元以上,《精准服务 优商护企 全市首个“跨省设仓”医药项目落地开化》获市局领导批示肯定。
2.坚持提能培优,质量标准引领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量质并举,顺利完成2023年度县政府质量奖评审,推选质量奖企业2家、个人1名,培育市政府质量奖推介企业2家,首席质量官5名。新增同线同标同质“三同”产品2个,品字标浙江农产企业1家,并成功推介“又一芽”牌高山有机开化龙顶茶走上国内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坚持标准引领,放大特色优势,培育标准“领跑者”产品1个、标准创新型企业7家,并成功争取《高山云雾有机茶生产标准化试点》省级项目1个。
3.坚持“知产”赋能,创新创造导向力进一步提升
以推动县域政务新媒体平台“365微推”集体商标注册为抓手,服务产业发展,擦亮开化名片,申请的9个类别中6类已成功注册。围绕“一茶一鱼”健康发展,强化地标运用,指导制定《开化龙顶茶》团体标准,新增获准使用“开化清水鱼”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企业6家。在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专窗,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上半年累计接受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专利质押等各类问题35个,指导企业办理专利申请20余件。
4.坚持系统治理,执法亮剑威慑力进一步提升
以大整治、大执法为主线,加大对民生热点、关注焦点、行业乱象等问题的专项执法,案件查办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上半年,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86件,涉案金额20.96万元,罚没款37.73万元。其中大要案14件,同比增长27.27%,实施行刑衔接并成功移送公安2件。重拳严打走私行为,立案查处无合法来源冻品案件2件,扣押走私冻品近20吨;扎实开展美容美发专项执法整治,首次立案查处发放单用途商业预付凭证违法案件4件;全力守护老年人“钱袋子”,对全县20余家会销场所涉及产品、功效宣传、会销现场进行跟踪检查,查办针对老年人会销大案1件;切实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水平,多部门联合对全县重点餐饮、农贸市场进行集中执法行动,立案查处违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案件10件,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件。
5.坚持多链融合,三支队伍凝聚力进一步提升
以“一单位一品牌”为切入口,纵深推进清廉市监建设,从“一人”“一事”“一岗”入手,将清廉元素融入市场监管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以选拔激发青年干部工作积极性,上半年提拔、调整干部22人,中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专业人员配备进一步优化。建立知识产权发展应用重点企业名单和知识产权人才库,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化团队数量9家,专业人员30人。推动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选拔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质量管理能力的质量管理人才5名。扎实开展商品市场企业家队伍领航行动,五洲城二手车市场的党员全部纳入县个私协会党总支下属的二手车协会党支部,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选树“诚信个体工商户”“最美外卖小哥”,打响“浙个好”品牌,个体劳动者技能人才荣誉感、获得感得到有效增强。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1.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上再聚力、再突破
持续营造便利规范的经营主体准入退出环境,统一完善现有各类市场主体登记标准,最大程度尊重商事主体自主权。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平竞争审办法》,全县规范性文件公平竞争审查覆盖率保持100%,力争2024年公平竞争指数再上新台阶。持续优化以双随机为核心的监管机制,双随机抽查事项占比达到 60%以上,跨部门联合监管率达到40%以上。
2.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再聚力、再突破
滚动实施有机硅特色产业质量提升项目,完善开化绿色硅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优化“1+7+N”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千争创万导入”行动,动态选育政府质量奖申报企业,指导卡游科技等企业争创市政府质量奖。持续推进“千企创牌”,做好2024年度“品字标浙江农产”推荐,推进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推动15家以上优质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完善钱江源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加快开化大米、固体调料等农产品标准制定,指导督促主体开展农产品标准应用,系统提升本地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创新建立食品安全指数,以“浙食链”为牵引,指导26家获SC证茶叶企业全部激活“浙食链”,使用浙食链系统录入产品信息,赋码上链,实现“开化龙顶”全链条闭环管理。
3.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再聚力、再突破
深入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通过规范专利申请行为,支持中小微企业专利培育,新增有效发明专利25件,力争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11件以上,每百家企业有效注册商标110件以上。扎实开展“雷霆”系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做好2024年度知识产权相关奖补申请、审核等相关工作。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化运用,实现质押融资登记额12亿元以上。
4.在“三品一特”风险防范上再聚力、再突破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分析,强化地方属地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以专项整治等重点行动为契机,加强链条式挖掘、集群性打击,力争查办一批食品药品大要案。持续推进食品小作坊“阳光”提升、校园示范食堂创建、农村家宴提质和网络餐饮治理,确保食安利民实事落地落实。完成400台电梯物联网感知设备的改造和新增,提升电梯本质安全。完成食品、药品和工业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全覆盖检查,抓好特种设备使用环节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儿童玩具、建筑材料、电动车电池等民生产品监督抽检,持续提升“三品一特”监管效能。建立县级食品安全监测哨点,建设开化县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扎实开展食品风险信息收集、研判、报送、处置工作。
5.在执法办案提质增效上再聚力、再突破
围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四大安全领域,紧盯社会焦点、群众关注和热点难点问题,从民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入手,结合执法亮剑护民行动等上级专项部署,立足开化实际,有序开展“铁拳”、“亮剑”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价格监管与反不正当竞争、涉企收费、民生收费等重点违法行为和医疗、教育、水电、房地产等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实现执法办案数量显著增加,执法监管领域进一步拓宽,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进一步构建“简案快办、要案严处、类案同治”执法新模式,深化“数字+执法”建设,加强执法装备配备,开展立体式执法业务培训,系统提升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