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5972094984/2024-1263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开政办发〔2024〕23号 公开日期: 2024-07-10
发布单位: 县府办 有效性:
文件登记号: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化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的通知
时间:2024-07-10 17:20 来源: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芹阳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开化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已经县政府办公室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开化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4-202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县文旅资源整合、文旅产业振兴、文旅氛围营造、文旅队伍打造,打造“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山区共富先行实践地,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抢抓“一县一策”有利契机,聚焦“全域旅游桥头堡”建设,瞄准“全域旅游”战略跑道,全力实施十大专项行动,推动开化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开化加快打造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提供有力支撑、贡献积极力量。

(二)主要目标

以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为牵引,聚力打造全国文旅高质量发展山区示范县和长三角一流国家公园旅游目的地。深化“扩增量、活存量、强品牌、优服务、促合作”五大路径,开展全域旅游顶层规划、景城文旅深度融合、根缘小镇转型提质、文旅资产招商盘活、乡村旅游提质扩面、县域文化创新发展、体育赛事赋能发展、开化味道火热出圈、文旅爆款产品培育、文旅人才队伍打造十大专项行动,促进全域旅游供给更充分、服务更精细、名气更响亮。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到2027年,全县旅游人次达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4%。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全域旅游顶层规划专项行动:规划先行,设计引领,开展全域旅游顶层规划设计是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和方向性工作。

1.制定《开化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聚焦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独具特色、产业互融、要素齐全、优势集聚的文旅产业体系,更好发挥文旅产业促进消费、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委托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开展规划设计,完成《开化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发改局、资源规划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等)

2.制定《钱江源国家公园旅游规划设计》。深化国家公园和全域旅游双向赋能,在可适度开发区域提前布局国家公园旅游业态,完成《钱江源国家公园旅游规划设计》编制,推动县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牵头单位: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资源规划局、发改局、林业局等)

3.调整《开化钱江源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根据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需要,对现有度假区规划范围进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力争创成钱江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牵头单位:根宫佛国发展中心,配合单位:发改局、资源规划局、芹阳办等)

4.调整《开化根缘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开化根缘小镇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根缘小镇转型发展需要,适应特色小镇发展趋势,对根缘小镇四至范围进行优化调整。(牵头单位:发改局,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根宫佛国发展中心、资源规划局、财政局、芹阳办等)

5.深化《关于支持开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结合《若干举措》编制形成《开化县“一县一策”重点工作清单》,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截止时间,推动工作落地落实。(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发改局、根宫佛国发展中心等)

(二)开展景城文旅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推动5A县城创建及景城文旅深度融合,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推动国家公园城市建设的关键抓手。

1.深化老城片区迭代。加快老城片区老妇保院地块、林场地块等开发利用,整体推进老城片区改造,以解放街和西渠沿线为主轴,以开化大酒店、荷花广场、玉屏公园等为关键节点,布局沉浸式非遗国潮文化街区、美食消费街区等新业态,打造老城文旅消费集聚区。(牵头单位:住建局,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资源规划局、芹阳办等)

2.加快金丰片区开发。推动合成材料搬迁,拉大城市框架,促进人气集聚,壮大城区能级,提升景城融合发展内生动力和核心活力,促进周边文旅资源向城区集聚,带动周边文旅资源高效使用。(牵头单位:芹阳办,配合单位:住建局、文广旅体局、资源规划局、经信局、征迁事务中心等)

3.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安置房建设和存量安置房消化,丰富“小县大城·富民安居”工程的政策“工具箱”,落细“以旧换新”工作,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浙里安居”开化品牌。(牵头单位:发改局,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局、住建局、资源规划局、征迁事务中心、属地乡镇等)

4.优化城区文旅项目。加快国贸大酒店运营,谋划布局龙潭水街等文旅项目,导入卡游、华康等工旅项目,做活城市阳台夜经济,推动夜游芹江、觅乐水上等休闲运动项目提档升级。(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住建局、资源规划局、国控集团、两山集团等)

5.提升城区文旅品质。围绕国家公园城市建设,优化城市景观风貌等公共界面设计,完善亮化工程和慢行通道,设计提升电子导览系统,推进城市阳台、文化客厅等景观升级,落实城区道路以国家公园动植物命名工作。(牵头单位:住建局,配合单位:民政局、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文广旅体局等)

6.推动城华一体建设。擦亮埠头文化标识,深挖船上文化、古镇文化,以文化促进华埠老街焕发活力,结合花牵谷、综合体育中心、高铁新城等项目,高质量推进县域副中心建设。(牵头单位:华埠镇,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水利局、资源规划局、住建局、两山集团等)

(三)开展根缘小镇转型提质专项行动:根缘小镇是全县旅游的龙头,推动根缘小镇转型提质对于文旅产业发展壮大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1.建设景区智慧系统。建设景区票务系统、核销系统、数字地图等智慧系统,升级根宫夜宴数字化产品,搭建数字化根雕、盆景交易平台,与专业团队合作打造抖音线上营销推广平台,与阿里巴巴合作培养线上运营管理和服务营销人才。(牵头单位:国资中心,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人力社保局、根宫佛国发展中心、招商投资促进中心、两山集团等)

2.搭建微短剧影视基地。搭建微短剧拍摄场景,与意向合作主体深入对接微短剧产业合作,与横店影视城、象山影视城等影视基地对接合作,力争年产微短剧20部,打造“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开化样板。(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民政局、招商投资促进中心、根宫佛国发展中心、传媒集团、两山集团等)

3.打造根缘小镇核心商业街。加快小镇核心商业街整体规划设计,推动小镇核心商业街项目招商,招引“国潮”等新业态入驻,开展沉浸式演绎活动,打造四省边际网红步行街,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牵头单位:根宫佛国发展中心,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资源规划局、招商投资促进中心、两山集团等)

4.谋划根缘小镇配套设施布局。推动根宫佛国南大门联桥建设、灵山路市政化改造及大门景观设计建设,建成北大门全域旅游游客服务中心,打通根缘小镇外环线,建设南北大门间慢游交通体系,做好点秋香及大畈区块征迁及后续景观设计工作。(牵头单位:根宫佛国发展中心,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资源规划局、征迁事务中心、两山集团、芹阳办等)

(四)开展文旅资产招商盘活专项行动:开展文旅领域“双招双引”,招引文旅新项目、新业态、新主体,是推动全县文旅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和重要支撑。

1.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聚焦文旅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动态更新涉企服务清单,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增值服务品牌。建好用好“企呼我应”平台,完善“三分钟、我必到”高效协同机制,推动涉旅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打造“服务到不好意思为止”营商环境金名片。(牵头单位:营商办,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市场监管局、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农业农村局、经信局、发改局、司法局、金融服务中心、人力社保局、税务局等)

2.强化集群招商。鼓励乡镇、部门、县属国企等参与旅游招商,争取省属院校和省属国企(省二轻集团、省旅投集团)牵线搭桥,推动根宫佛国婚俗文化基地和南北大门等项目业态招商,推进开化水库项目和法开署项目招商。(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民政局、招商投资促进中心、根宫佛国发展中心、两山集团、水库中心、属地乡镇等)

3.深化资产盘活。盘活白石尖、裸心源、佳源快乐、花开溪上等闲置资产,激活钱江源、古田山、花牵谷等低效资产,推动金佰汇、圣潭沟、山甸大楼等项目破题,提高全县文旅资源资产使用效益。(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纪委监委、资规局、住建局、民政局、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国资中心、两山集团、属地乡镇等)

4.细化项目谋划。借力“一县一策”,统筹县域文旅资源,按照文旅产业专项债支持的项目类型和申请流程,谋划全域文旅产业项目,常态化开展文旅项目擂台赛,推动文旅产业项目高效落地实施。(牵头单位:发改局,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属地乡镇等)

(五)开展乡村旅游提质扩面专项行动:乡村旅游是开化旅游的一张“金名片”,做大做强乡村旅游有利于提升乡村风貌、解决就业岗位、促进共同富裕。

1.推进产品创牌。新增省等级民宿15家、文化主题民宿6家、浙韵千宿30家、采摘旅游体验基地5家、五星级农家乐5家。推动A级景区镇村转型提质,新增4A级景区镇4个、3A级景区村10个,实现3A级景区镇全覆盖。(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局、属地乡镇等)

2.推进环境创优。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县域景区转型发展,新增乡村旅游厕所10个、文旅驿站5个,推进百里金溪画廊诗画风光带提质发展,打造高品质旅游廊道,建设未来乡村5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1个、一般村2个。(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水利局、住建局、文广旅体局、属地乡镇等)

3.推进文化创新。深挖源头文化,加大大源头(陆联村)、姜坞、外山和西山等古村落开发力度,鼓励闲置民居进行特色化改造,配套乡村旅游发展。新增文化驿站6家、乡村博物馆6家、南孔书屋10家。(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住建局、农业农村局、资源规划局、属地乡镇等)

4.推进运营创效。创新旅游重点景区村金星、下淤、龙门、高田坑等整村运营模式,带动华埠、音坑、齐溪、长虹等片区发展,打造家思牧场、锣鼓尖云海等网红点位2.0版,新增农旅共富工坊50家、示范型共富工坊10家,培育农产品直播带货达人100人。(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组织部、农业农村局、人力社保局、两山集团、属地乡镇等)

(六)开展县域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推动传统文化活化和现代文化创新,赋予文化新的内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

1.促进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推动开化贡纸等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创建省级非遗工坊与传统工艺工作站,推进开化根雕、开化茶、开化瓷、开化砚等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做好龙坦窑青花瓷陈列馆展陈工作,开展开化纸复兴行动,谋划推进开化纸产业化项目。(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经信局、人力社保局等)

2.推进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深化文物史迹一级保护研究,做好第四次文物普查,以钱江源文化标识丰富文旅项目业态,培育一批具有源头文化特色的美食、美宿、美游、美娱产品,推动文博藏品、古籍、地方文献数字化,推进非遗活态传承,新增一批省级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培育项目。(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经信局、人力社保局、属地乡镇等)

3.开展城乡文化惠民活动。开展“芹江大明星”等文艺赋美活动,举办古佛节、保苗节、中秋民俗文化节等乡镇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实施文化惠民“三送一走”工程,每年送15000册图书、3100场电影、100场戏下乡,开展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活动2000场以上。(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宣传部、属地乡镇等)

4.赓续源头红色文化根脉。借助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用好中共浙皖特委旧址、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等红色遗址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举办全国红色旅游创意产品和红色旅游演艺作品创新成果展示会,鼓励红色主题民宿建设,举办云游直播开化红色体验活动。(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档案馆、文广旅体局、属地乡镇等)

(七)开展体育赛事赋能发展专项行动:深化体旅融合,是做实“+旅游”文章的重要部分,对于促进县域旅游发展,集聚人气、提升名气、鼓舞士气具有重要作用。

1.健全体育设施配套。建成开化县综合体育中心、开化水库环湖赛道,新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个、百姓健身房30个,完善社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现城市社区、行政村基本公共体育设施100%覆盖。(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水库建设中心等)

2.推动竞技体育发展。开展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建设,完善竞技体育训练培养体制,向省队输送竞技体育人才5人,承办十八运举重、摔跤、三人制篮球等赛事,力争实现省十八运金牌“保13拼18”目标。(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财政局、编办、教育局、人力社保局等)

3.发展体育赛事经济。争取引进国家级体育赛事3场,举办省级体育赛事15场,着力发展举重等优势体育赛事,重点培育钱江源国家公园公路骑行赛、钱江源溯源跑等自主品牌赛事,培育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经信局等)

4.建设体育后备人才队伍。聚焦省十八运参赛任务,常态化开展体育进校园活动,培育以各年龄段队伍为核心的后备人才梯队,实施人才培养购买服务、人才输送“以奖代偿”等机制,吸纳各领域高水平人才服务体育事业,实施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支持计划,加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激励。(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教育局、总工会等)

(八)开展开化味道火热出圈专项行动:钱江源·开化味道是重要的旅游IP和城市符号,推动美食体系建设,打造第九大菜系,是开化具有差异化的文旅标签。

1.挖掘美食文化内涵。推进“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浙江老字号”“浙江餐饮名店”建设,鼓励支持开展开化美食文化研究,引导餐饮企业开展美食文化建设,建立以文化为支撑的企业管理模式。(牵头单位:经信局,配合单位:宣传部、国资中心、文广旅体局、两山集团、传媒集团等)

2.强化美食学习交流。鼓励开化美食经营主体参加全国性及国际性美食交流活动,推进开化美食经营主体进驻长三角等地区,推动美食“五名六进”活动,举办美食PK赛、厨王争霸赛、JUE王挑战赛等系列活动。(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宣传部、国资中心、两山集团、传媒集团等)

3.夯实美食产业基础。健全餐饮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餐饮企

业连锁发展,迭代钱江源·开化味道标准和政策体系,增设钱江源味道品牌直营店和加盟店,建设开化生态食材基地,推动原产食材进商超、优秀厨师进酒店,打造中国第九大菜系。(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教育局、经信局、两山集团、传媒集团等)

(九)开展文旅爆款产品培育专项行动:通过打造文旅爆款产品,提升文旅美誉度和地区影响力,致力于带来井喷式客流、物流、现金流。

1.实施品牌强旅。推进“钱江源·开化味道”“开化龙顶”“醉根”等文旅IP体系建设,打响“开化是个好地方”宣传品牌,办好长三角国民休闲旅游季和根雕艺术文化周两大品牌活动。(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宣传部、传媒集团、市场监管局、根宫佛国发展中心、两山集团等)

2.构建营销矩阵。利用“短视频+直播”形式,推动人流变现转化率突破10%,赴长三角及武汉、长沙、西安等地开展旅游推介系列活动30场,引进高水平赛事及活动20场,导入县外研学实践团队1000个,推动“钱江源”品牌产品纳入省级采购体系,打造省职工疗休养目的地。(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宣传部、传媒集团、教育局、总工会等)

3.紧抓区域合作。融入杭州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推动“365共富协作区”“衢黄南饶联盟花园”及浙皖闽赣旅游合作,深化山海协作旅游合作,签订区域游客互送协议,推动合作区域旅游市场主体抱团发展。(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宣传部、发改局、传媒集团、山海协作、两山集团等)

4.打造网红开化。服务网红达人队伍,落地网红宣推创意,提升网络传播精准策划、高质生产、互动传播能力,打造一批网红人物、网红故事、网红产品、网红景点,推动形成网络热点,提升“网红开化”鲜明形象。(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文广旅体局、传媒集团、两山集团等)

(十)开展文旅人才队伍打造专项行动:全系统全要素推动文旅人才队伍素质提升,是推动全县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打造高素质文旅干部队伍。落实省委“三支队伍”建设要求,开展文旅行业岗位练兵,组织全县宣传委员、文化指导员培训,深化文旅清廉品牌创建,打造勤廉并重文旅队伍。(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纪委监委、组织部、根宫佛国发展中心等)

2.打造高水平文旅领军人才。定期对文旅领军人才开展技艺水平、道德品质、创新成果、社会影响等“四维评价”,打造梯队式文旅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与中国美院、浙旅职院等院校文旅合作,充分发挥衢州旅游学校、共富中心等本地教育优势,打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牵头单位:文广旅体局,配合单位:组织部、人力社保局、教育局等)

3.打造高素养文旅劳动大军。培育以“三师”为代表的特色技能人才,新增“厨艺大师”“根艺大师”“茶艺大师”及其他技能人才8000人,鼓励运营主体制度化开展员工培训,组织导游、讲解员等培训工作,举办旅游从业主体技能比武大赛,锻造高素质文旅“集团军”。(牵头单位:人力社保局,配合单位:组织部、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根宫佛国发展中心等)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开化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具体由相关单位根据岗位分工抓好落实。相关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行动,认真落实《行动方案》相关工作要求,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坚决防止简单应付、敷衍塞责、变样走形等现象。

(二)注重统筹推进。相关单位要将《行动方案》作为推进工作落实、推动事业发展的主牵引,坚持亲自抓、具体抓、典型抓、统筹抓,注重与本单位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上下联动、紧密协作,做到系统谋划、整体部署,推动行动方案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步与“工分+排名”日常监测相结合,予以结果运用。

(三)营造浓厚氛围。相关单位要按照“大抓文旅,抓大文旅”的要求,提炼总结好本单位《行动方案》开展期间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充分发挥“365微推”、“开化发布”及“休闲开化”等媒体矩阵的宣传引导作用,集中展示全县上下大干文旅、干大文旅的精神风貌,书写全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