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陈琳委员:
您在县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挖掘“根雕文化”故事的建议》(第036号)已收悉,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吸收,4月9日上午即由根宫佛国发展中心牵头,会同文广旅体局相关业务科室进行会商,后续分别以小组会议、周一工作例会、提案专题磋商会等形式进行整合关注,并由专人牵头负责梳理,对提及的相关工作建议进行深入研讨,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中涉及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针对性强,对根宫佛国的文化提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形成推动引领,我们认真吸收,以问题导向促进文化的系统梳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挖掘“三大特色”故事方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由根宫佛国发展中心牵头,联合文广旅体及醉根景区(中旅风景)对现有的导游词和故事进行梳理。目前梳理了根缘小镇(南门-政务讲解)版的解说词,4000余字,较为精炼地涵盖了常态化导游路线:十二生肖文化长廊——青梅园——百木同春——吾佛开心——未来佛殿——500罗汉——大雄宝殿——根雕壁画长廊——醉景园的内容解说;完成了6700字的华夏根文化景区导游词(导游专班建议版),涵盖醉景楼游客体验馆——行道牌楼——历史大道——历史文化长河水域——华夏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道行天下馆+历史文化馆+民俗文化馆)——水浒108将——童趣园——“醉根杯”根雕现场创作基地——神工天趣园等经典线路。上述两大导游词的撰写,贯穿根宫佛国南北大门,涵盖了根宫佛国现有的主要解说点位,对儒释道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故事等进行了系统梳理挖掘,成为目前为止较为详尽的根宫佛国“点位故事全书”。
(二)开化红色故事。在“浙西红色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的文化挖掘上,我们主要是对以往的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将涉及的文字资料由文化顾问蒋世鸿牵头梳理汇成35000余字的导游词,里面对涉及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开化的红色历史与县委党史办、县委党校、县文联等进行了碰头,并与“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所述及的工作进行了系统论证融合,确保口径统一。限于传播角度、受众不同及景区现有导游团队的专业习惯等,目前在本土“红色人物”(如邱老金、张春娜)等英雄故事挖掘上还停留在原有水平,暂未进行深入和扩展。下一步,将结合游客和专业人士的反馈,在融合开化革命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价值上进行调研、座谈和固化。
(三)徐谷青大师的工匠精神故事。目前,根宫佛国发展中心已牵头,联合文旅业务科室及醉根公司,结合县内“一县一策”的整体要求,将徐谷青大师痴迷根雕及根雕技艺、传承演变的故事进行融会贯通,主要的讲述场景多在“一带一路根雕现场大赛基地”、五百罗汉长廊、水浒人物故事、醉景园、道行天下馆等,由于徐谷青大师的工匠精神需结合在具体的事例和具体的作品中,加之每个导游的讲解形式和重点各有侧重,因此会在主观上造成对徐谷青大师的工匠精神故事未能说详细、说透彻的原始印象,其实在实际过程中,已进行阐述和发挥。当然,在对外传播上,下一步建议县委县政府牵头“根宫龙头”上扬之机,整合宣传部、统战部、传媒集团、文联、教育局、党史办、纪委监委、两山集团等部门,从不同角度进行系统梳理,继而形成面向社会的较为统一的“大师故事”,予以传播推动。目前,由根宫佛国发展中心赖飞明牵头,联合蒋世鸿、傅家龙、方义等创作收集,编写《醉根四十年》,聚焦根雕大师徐谷青传奇而执着的一生,以徐谷青大师从事根艺的历程为主线,分寻根、缘起、缘聚、缘契、圆梦五个篇章,记述了谷青根艺创作、根宫佛国景区的由来以及发展,围绕大师展开故事性与实绩性的论述铺陈,目前已由浙江工美杂志以专刊形式推出。
二、在挖掘“代表性”故事方面
(一)代表性根雕作品筛选方面。目前已固化习近平总书记当初考察时所介绍的三件作品“一团和气”“八仙过海”“混沌”进行深化讲解,同时已启动对部分特殊意义根雕作品的研究和梳理,如“浙西红色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同场创作、千年枯木涅槃、500罗汉人生百态、二十四孝等故事。但由于体量较大及根雕涉及单体的局限性和故事本身的渗透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在针对性、专业性上已与醉根公司团队进行讨论,计划于6月底前完成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根雕作品新式传播,即深入挖掘作品背后故事,聚焦作品内涵、创作初衷、创作过程、现实价值等内容,进行升华和“再生”。
(二)“根宫佛国”成长故事挖掘方面。对此,根宫佛国“从无到有”,体现了开化人敢为人先,“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一面,具有引领性。在故事挖掘方面,2023年12月,已经在根雕艺术文化节上以视频形式进行“根宫十年”梳理回顾,拓展了表现形式。此外,在系统性的根艺历程回顾上,根宫佛国发展中心(文广旅体局)以2024年1月9日省委书记易炼红来开调研根缘小镇为指向,紧紧围绕根雕产业做大做强,讲好开化故事,以小作坊的“初心”、成长中的“烦恼”、根宫佛国的“成效”主脉络,目前已完成对外推介词(对上级单位,对兄弟单位)、政务接待词(开化全域+根缘小镇整体)、根艺溯源史等的挖掘,共计10万余字,并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求进行体现、传播。
根宫佛国作为全县旅游的“龙头”重任在肩,但也迎来了最好的机遇期。我们将以各方关注为动力,整合资源,变革提升,为文旅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样板贡献“文旅力量”。
最后,衷心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持续做好根宫佛国文化挖掘,讲好“根雕文化”故事。
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发展中心
2024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