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开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公园城市的新征程——《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
时间:2024-06-28 14:28 来源: 开化县 浏览次数:

通过五年期的中长期规划指引国家和各区域内未来的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由党中央和省市县委提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规划《纲要》,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从而将党的发展主张转变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已成为规范化的工作程序,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做法和鲜明特点。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通过一个个规划的分步实施、接力推进、滚动落实,一以贯之地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前进,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和其他县市一样,我县通过一个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了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央“十四五”《建议》和《纲要》将“十四五”时期表述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表明了2021—2025年这五年的历史重要性。就我县来说,“十四五”规划纲要是我县建设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窗口”的关键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应当也必须编制一个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

今年1月21日,县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开化县委关于制定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月7日,县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0年11月19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1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20日中国共产党衢州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衢州市委关于制定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2月26日衢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纲要》作为第14个五年规划,严格遵循县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建议》确定的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并从思路、布局、目标、举措上进一步细化具体。下面我将从“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和四个重大等四个方面做简要介绍。

一、深刻把握我县“十三五”时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的深刻影响,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和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坚持“五个三”高质量发展体系,攻克了一批难题难关,干成了一批要事难事。“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从“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3类20项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其中12项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预期性指标完成3项,其他5项受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新冠疫情影响未完成,完成进度均在90%以上,为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努力成为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窗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实绩

(预计)

2020年

预期

年均增长(%)

2020年

实绩

年均增长(%)

生态文明

1、森林覆盖率(%)

80以上

--

80.9

--

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万吨)

化学需氧量

完成

上级

下达

目标

完成

上级

目标

--

二氧化硫

--

氨氮

--

氮氧化物

--

3、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比例 (%)

98

--

100

--

其中Ⅰ、Ⅱ类水占比(%)

90以上

--

98.9

--

4、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

85以上

--

99.7

--

其中PM2.5值(微克/立方米)

<35

--

21

--

5、耕地保有量(公顷)

≥20187

--


--

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13%

--

13%

--

经济发展

7、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47

7

150.5

5.4

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5.85

--

5.9

--

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6

--

55.5

--

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10

8

10.2

8.2

11、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20)

10

(433.9)

5.9

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8

9

89.19

7.8

13、外贸出口总额(万元)

29.7

5

18.31

6

14、城镇化率(%)

50

--

51.9(2019年)


社会民生

15、城镇登记失业率(%)

4

--

3

--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万人)

(1.25)

--

(2.83)

--

1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9100

8

39475

8.2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300

9

20647

9.5

17、人均预期寿命(岁)

80

--

80

--

18、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

96

--

98

--

1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

98以上

--

98

--

2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

98以上

--

99

--

一是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6万元,累计增长30.5%。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不断显现,三次产业结构从12.1:39.6:48.3调整为9.4:35.1:55.5。三是民生福祉不断厚实。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集体经济薄弱村“三个清零”。四是生态质量持续领先,各项生态主要指标保持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基于对五年来的发展研判,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了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如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增量也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偏低。二是城乡融合任重道远,城镇化率推进不快。三是试点效应有待更好释放,美丽经济潜力有待深挖,区域开放合作亟待突破,协调共享水平尚显不足等,为“十四五”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找到了重点突破方向。

2020年全国、浙江、开化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全国

浙江

开化

GDP及增长率

1015986

+2.3%

64613

+3.6%

150.5

+1.5%

全体居民收入及增长率

32189

+4.7%

52397

+5.0%

28699

+6.9%

城镇居民收入及增长率

43834

+2.9%

62699

+4.2%

39475

+4.5%

农村居民收入及增长率

17131

+6.9%

31930

+6.9%

20647

+8.7%

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

527270

+2.7%


+5.4%

65.1

-8.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率

182895

-3.9%

7248

+2.8%

10.2

+2.6%

三产结构比

7.7:37.8:54.5

3.3:40.9:55.8

9.4:35.1:55.5

R&D经费占GDP比重

2.4

2.8

1.3

二、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的基本情况

这次“十四五”规划,从开启前期研究到形成基本思路,再到县委全会通过《建议》,到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纲要》,前后历时2年。(自2018年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以来,“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历时2年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多次召集会议研究规划编制思路,指导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纲要》根据《中共开化县委关于制定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纲要》包括正文和专栏,约3.2万字。正文分三个部分,共11章。

第一部分为总论,即第一章,主要是分析“十四五”的现实基础、发展环境,展望203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二部分是分论,包括第二章到第十章,主要是提出“十四五”发展的9个方面重点任务;第三部分是结尾,即第十一章和结束语,主要是阐明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纲要》的编制遵循“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总体要求,坚持战略和战术相结合,坚持上级要求和地方特色相结合,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发展和安全相结合,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这个规划是一个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规划。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生态立县”作为五年规划的主战略。这次的“十四五”规划同样把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造生态文明“示范窗口”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规划的其中。第二个特点,这是一部汇集众智的规划。我们坚持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坚持把“开门编规划”这个理念贯穿规划编制的始终。县委县政府先后赴北京、杭州召开“十四五”规划国家部委、省级部门、专家学者咨询座谈会,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县乡上下联动,部门紧密协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两下两上”征求县级部门和乡镇意见。组织开展公众建言献策活动,认真研究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力求把“十四五”规划编制成一个集中民智、凝聚共识的五年规划。第三个特点,这是一部体现系统观念的规划。系统性是中央到各级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议和纲要所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中提到: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系统观念实际上是一种整体观念,也是一种联系的观念。它要求我们对某一个对象进行一种整体性把握,特别是要看到整体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一面。也可以说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趋势。

系统观念在这次十九届五中全会当中提出来,作为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的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内部各个地区各领域的发展,彼此联系的紧密程度比之前更加加强了。所以这个时候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样态、趋势就需要用一种系统的观念来把握各个要素之间、各个地区之间、各个部门之间、各生产单位之间,甚至包括生产单位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性。比如我们国家现在进行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产业优势,各个地方的优势要进行互补。在考虑产业布局和匹配的时候,就需要用一种系统观念来把握各个地方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进行这些优势和劣势的调整,以便取得最好的发展效果。

开化的经济体量虽小,但也处于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这么一个战略机遇期。规划也必须坚持以系统的观念来谋划设计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集中精力、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最后一个特点,这是一部具有极强操作性的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围绕目标同步组织谋划“十四五”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来支撑,使得这部规划落地落实有了保障。随着这个规划实施,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会值得大家期待,这部规划也一定会在开化建设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的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党在做决策做规划的时候,历来重视对发展环境,特别是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判断,大家记得在2002年的时候,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十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的成就,现在呢二十年过去了,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又做出新的重要判断,那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

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加快来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进入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加快由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创新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全省来看,一是“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为我省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带来了新机遇。二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为我省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加快浙江全球价值链和市场布局、加快发展转型带来新空间。三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红利以及碳达峰和碳中和实践新要求,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四是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指引,为我省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基础上,更快一步率先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带来新契机。

对我们开化来说,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是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区带来的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机遇。(“十四五”规划纲要第三十二章“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中明确提出“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4月19日下午,关键要擦亮共同富裕的底色、提升共同富裕的底板。要深刻认识缩小城乡差距的重点在乡、缩小地区差距的重点在山区26县、缩小收入差距的重点在低收入群体,系统研究、深入谋划,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这些县(市、区)绝大部分地处山区,土地面积约为浙江全省的45%,人口接近全省的24%。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这26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5年前,它们还有这么一个称号:相对欠发达县(市、区)。去年10月21日至22日,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丽水调研时,专门主持召开了新时代推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强调,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是省域一体化的重点所在、现代化建设的潜力所在。省长郑栅洁在省委党校作形势报告。一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把推动共同富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中之重,切实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率先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为全国探索新路、提供示范。要以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计划和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12月9日下午,浙江省长郑栅洁在省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班上,作“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专题辅导报告和学习小结时,提到要致力于26县加快发展,谋划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计划、提高居民收入富民行动计划,招商引资扩大税源,把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作为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二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四大建设等重大战略让我们的区位优势更能转化为区位胜势,特别是衢州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定位,我们作为西大门和花园联盟的重要节点有望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三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拓宽我县“两山”转化路径,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有利于我县良好生态资源到生态资产、资本、资金和智力的转化和融合。四是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带来的建设数字变革高地,以及产业变革的机遇,让我们从“跟跑”向“并跑”转变,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县发展注入新活力;(压力:一是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马太效应”就是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要素越来越集中、人才越来越集中)创新动能不强、开放门户不宽、富民水平不高等“四大发展压力”。)

(三)“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开化发展的主要目标

本次规划《纲要》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编制的第一个发展规划,我县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重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不仅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还提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纲要》提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好生活、文化塑造、县域治理五个方面成为示范,高水平建成“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窗口”,并提出实现生产总值35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万元的定量性目标。(按GDP年均增速6%左右测算,到2035年GDP总量将突破350亿元,年均增速如按7%计算,则可达到400亿以上。(省里目前按“十四五”、“十五五”和“十六五”GDP年均增速分别为5.5%、5%左右、4%左右来测算);城乡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测算,到203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元(年均增速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年均增速8%)。

聚焦“十四五”,《纲要》提出交出建设“示范窗口”阶段性高分报表,形成一批更具“示范窗口”标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同时,围绕争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窗口”这个战略方向,明确了努力打造“一城五地”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城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这是建设“示范窗口”最具标识度的阶段性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省委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市委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目标定位上下呼应、互相衔接。“国家公园城市”内涵是构建与国家公园相通的空间格局,建立与国家公园相称的建设标准,培育与国家公园相融的产业体系,打造与国家公园相应的地域文化,形成与国家公园相宜的品质生活,彰显与国家公园相符的治理水平,最终形成以园兴城、以城带园、城园相融,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奋力打造绿色发展标杆地。就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拓展“两山”通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美丽+智慧”特色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更具竞争力的全域创新体系基本建成,成为全省数字经济、生态经济、文旅经济、飞地经济的新增长点,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前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这是一种生态优先的思路,强调敬畏和保护自然。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的思维方式,改变因小失大、顾此失彼的方式和做法,停止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敬畏、爱护和保护自然。其次,这是一种新经济的思路,是站在现代生产方式的视角重新看待和审视自然。按照这一视角,绿水青山就不仅是物质财富,同时也是经济财富,包含着潜质巨大的绿色生产力,价值无限丰富。再次,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强调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在事关中华民族山川血脉延续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态安全问题上,我们要算大账、算综合账和长远账。必须通过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奋力打造诗画浙江最美地。围绕“大花园”建设,实施全域旅游,以“旅游+”多产业融合为发展动力,打造“美丽经济”。初步形成“国家公园+5A县城+4A集镇+3A乡村”国家公园城市空间格局,建成钱塘江诗路根源地,深度融入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成为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实现生态美、城乡美、人文美、生活美、精神美“五美融合”。(浙江省积极弘扬“诗画浙江”品牌,提出了浙江全省“大花园建设”的具体举措 。而实施全域旅游是大花园建设的重要引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浙江以“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引,以“全域大景区、全省大花园”为发展目标,以“旅游+”多产业融合为发展动力,以万村千镇百城景区化、旅游风情小镇建设、高品质景区打造等为抓手,以“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建设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为蓝图,走出了一条政府市场齐发力的道路。 围绕“诗画浙江”总目标和“步步是景点、处处是景区、全省大花园”总要求,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任务。以顶层设计为引领,谋划全域旅游科学化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四条诗路”建设、十大海岛公园建设、十大名山公园建设等中心工作。以旅游规划,引领旅游开发,培育旅游品牌。 )

奋力打造山区开放示范地。开放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我县“示范窗口”建设的重要动力基础。初步建成四省边际绿色交通枢纽,成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向西建群”桥头堡;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融入四省边际“一小时”交通圈和长三角“两小时”交通圈,“接轨衢杭沪、畅通闽赣皖”开放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山海协作不断深化,区域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走在前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这表明中国将一如既往坚持开放共赢发展,为我县增强开放发展有效性和发展内外联动性提供了价值引领。要将开化置于新发展格局全局之中,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同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有机衔接起来,主动服务双循环。)

奋力打造县域治理样板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把“县乡一体、条抓块统”试点工作作为当前改革的“一号工程”,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最优县、改革探索领跑县,努力实现开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整体提升,为省域、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开化经验、开化样板,县域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

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地。就是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推动“家家有收入”向“家家高收入”迈进,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共同富裕走在前列。(“这次纲要中提出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各方面的条件是比较好的,在各项指标上,城乡差距指标、区域发展指标以及富裕程度指标,都走在全国前列,所以这次纲要明确提出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要是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工作。”作为一个人口5000多万的中等规模省份,浙江从1994年起,GDP数值已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四。2020年,浙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13亿元,列广东、江苏、山东之后,稳居全国第4位。跟第三名山东的差距已经缩小到8500亿,而后者的人口几乎是浙江的两倍。比GDP总量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浙江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699元,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930元,连续 36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而这也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浙江在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方面的成绩,同样有目共睹。)

(四)设置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指标的考虑

围绕“一城五地”的目标和统筹发展与民生等方面,设置了4个方面25项指标,其中15项为预期性指标,10项为约束性指标。指标设置总体把握四方面要求:一是坚持上下衔接,充分对接国家、省、市规划指标目标;二是坚持实事求是,指标可获得、可评估、可比较,数据公认、稳定、可操作;三是坚持拼搏争先,基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趋势及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类指标略高于全市水平,社会民生类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生态文明类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全国前列,体现出“跳起来摘桃子”的发展决心;四是坚持突出开化特色,紧扣绿色发展的主基调,体现“示范窗口”“好地方”等标志性内容。

序号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实绩

“十四五”

规划目标

指标属性

1

创新驱动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9.2(2019年)

10

预期性

2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1.2

2.5

预期性

3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3.6(2019年)

7

预期性

4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5.5

60

预期性

5

经济发展

GDP总量

亿元

150.5

230

预期性

6

GEP年均增速

%

-

逐年增长

预期性

7

人均GDP

万元/人

5.9

8.2

预期性

8

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

82.3

80以上

预期性

9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

%

5.9

高于GDP增速

预期性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89.2

125

预期性

11

社会民生

常住人口城市化率

%

51.9(2019年)

65以上

预期性

1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699

40000

预期性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475

58000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647

31000

预期性

13

城镇调查失业率

%

1.79

3.5以内

约束性

14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8

98

预期性

15

学前三年入园率

%

98.2

98.4

预期性

16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3.3

3.5

约束性

17

人均预期寿命

80

81以上

预期性

18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0.059

〈0.05

约束性

19

生态文明

单位GDP能耗降幅

%

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性

20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

%

47.9(2019)

>10

约束性

21

PM2.5值

微克/立方米

21

26以下

约束性

22

Ⅰ、Ⅱ类水占比(%)

%

98.9

95以上

约束性

23

森林覆盖率(%)

%

80.9

81

约束性

24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

%

90

100

约束性

25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率

%

98

99

约束性

(按照经济、财政、投资略高于全市水平,初步安排GDP的年均增速7%左右,这实际上是我们开化的底线。从省、市初步设定水平看,省里为5.5%,市里为6.5或7%。如果要实现GDP增长7%,则第一产业2.5%,第二产业7.5%,其中工业增加值8%,第三产业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十三五”年均增速只有5.8%,“十四五”时期一方面前五年基数较低,另一方面从目前初排的项目来看,一些重大项目将开工实施,如开化水库、通航小镇等。同时,房地产来看,随着多块土地已挂牌出让,“十四五”期间将呈现“低开高走”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从实际来看,我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工资性收入,目前已处于较高水平后期要想大幅提升较为困难。农村居民收入前期基数低,增长仍有空间。2019年我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万元、增长9.8%,预计到2025年达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

(五)明确“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

《纲要》坚持以系统观念来谋划设计整个开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紧扣“十四五”及2035年目标,谋划提出了九项重点任务。

1、实施创新发展新驱动

大力实施“创新强县”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完善全域创新体系,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创新高地。重点是构筑创新平台(中科钱江源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钱江源高端装备研究院等平台,主动融入全省三大科创高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浙西南科创中心、长三角(衢州)创新创业园区等重大创新载体,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谋划打造上海松江中科、临安青山湖、萧山钱湾智谷等一批科创飞地)引育创新人才(钱江源英才计划,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规上工业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比重达到2%以上。实施新一轮“双倍增”行动计划和“双百”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登高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形成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厚植创新氛围(完善机制、健全体系、深化改革)

2、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实施“产业兴县”发展战略,落实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计划,升级完善“1+1+4+X”重大产业平台体系。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动现代农业品质化,现代服务业特色化,生态工业高新化、集群化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数字经济智慧产业成为关键支柱。到2025年,农业基础性地位更加稳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生态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翻一番。

“3+1”主导产业发展1.新材料:完成合成材料搬迁,引资补链,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到2025年力争培育100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2.新能源:以硅材料为核心,向下游光伏和半导体延伸拓展,到2025年力争培育1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3.大健康:实现华康药业上市,加快华康糖醇产业园建设,培育糖醇优势产业链;加快推进爱津生物、脑神经注射液等优质项目落地,着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链,到2025年力争培育50亿元以上规模的大健康产业集群。4.数字经济:利用国科上海、哈工大等一批专业机构的优质资源,引进培育增量企业,到2025年力争培育50亿元以上规模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3、打开开放合作新空间

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大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畅通内外循环通道,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重大改革试点,努力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有所作为。

4、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小县大城”建设,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抓好大搬快聚,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步伐。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共建共享全域美丽大花园。

5、打造生态文明新示范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钱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转化通道不断拓宽,绿色生活蔚然成风。

6、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新网络

统筹推进四省边际综合交通、水利安全、清洁能源建设,突出浙皖闽赣四省边际集散地功能,构建智慧互联、韧性安全的四省边际基础设施新网络。

7、健全现代化公共服务新高地

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实施富民惠民安民、推进共同富裕新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地。

8、促进文化发展新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实施新时代文化开化工程,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浙西革命斗争精神,不断提升文化引领力、创造力、传播力、服务力、竞争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打造更加鲜明钱塘江源头文化标识,加快发展开化纸、开化瓷、开化根雕等特色文化产业。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9、构建“四治一体”基层治理新典范

坚持整体智治,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探索构建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智治为支撑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形成系统集成、县乡一体、协同高效的整体治理格局,全力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常态化跻身全省平安建设第一梯队,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持续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六)以“四个重大”构筑好支撑开化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每一项战略任务都需要“四个重大”的支撑。“重大”是“四个重大”的基本特征,要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工作、重大举措,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一)重大改革

重大改革是“十四五”时期破解发展瓶颈、深化结构性调整的主动力。重点围绕市场化改革、高水平开放和社会治理创新等领域,突出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对县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实施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事项。如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未来社区试点、全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组织实施好第二轮国资国企改革、有序推进农业农村“三地一房”改革,等等。

(二)重大政策

重大政策是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保障。重点围绕事关我县长远发展、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能够整合人才、资金、能源、环境等各类资源同向发力的重大举措,引领全社会同向发力。如落实《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制定并实施《开化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大搬快聚”政策等等。

(三)重大平台

重大平台是“十四五”时期我县投资和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集聚的优势地区和主战场,以四至边界清晰的实体化平台为主。如产业平台、科创平台和开放平台三类。

1.产业平台。着力建设“1+1+4+X”重大产业平台体系。“1”是“一带”:就是百里金溪画廊产业经济带,作为美丽经济发展主轴,全长60公里,串联齐溪、马金、音坑、芹阳办、华埠五个乡镇(办事处)。培育现代农业、民宿经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沿马金溪产业集聚。“1”是“一区”:就是省级经济开发区,作为生态工业主战平台,(审批规划面积 13.08 平方公里,涵盖智慧大健康产业园(7.56平方公里)、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园(5.52平方公里),形成“一区二片”格局,主要承载大健康、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整合提升全省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指导意见》(浙委发[2020]20号),我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并将现有马金、池淮和桐村三个镇的工业功能区整合提升成小微企业园,分别承载铅笔和水产业、农产品加工和轻工建材、密胺和竹木等产业;拟将现音坑工业功能区提升成创业创新园,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4即“四镇”:根缘小镇:以根宫佛国 5A 景区为依托,做大做强旅游、根艺、度假、禅修、酒店五大经营板块,力争实现浙江千万级核心景区、长三角文旅特色小镇第一镇、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三大目标。健康小镇:按照“产城人文景”融合发展理念,重点培育大健康产业,大力引进生命科技、生物医药、运动休闲、康养颐养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和项目,打造长三角生态康养标杆小镇。通航小镇:重点打造“通航+运营、通航+ 旅游、通航+制造、通航+培训”等功能模块,努力打造“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通航小镇。国家公园小镇:在国家公园外围,按照“一镇二园”思路开发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科普研学、数据存储、科研开发等产业,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平台、全国乡村慢生活体验示范区、浙江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X”是未来一批可以提档升级的产业平台。如艺创小镇、智驿小镇等。   

2.科创平台。着力建设中科钱江源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哈工大浙江研究院、浙江“院士之家”等平台,全面深化与中国美院、中国农大、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利用科创平台引进人才、技术、项目及资金,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科创飞地,努力孵化一批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及上市公司。

3.开放平台。以产业飞地、消薄飞地、科创飞地为载体,着眼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连沪接杭融衢聚邻。用好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桐乡消薄飞地,推动绍兴滨海产业飞地建设,青山湖“科创飞地”实体化运行,衢州海创园建德—开化现代农业合作基地等“飞地”落地见效。全方位打造与长三角核心地区合作互动的开放平台,以开放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好项目。

(四)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是“十四五”时期着力补短板、强动力的重要载体,一部好的规划要落地实施,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支撑。我县高度重视“十四五”重大项目的编制,突出标志性、关键性、可行性,围绕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共谋划梳理重大项目332个,重点实施类174个,争取实施类112个,总投资2000亿元,其中“十四五”计划投841亿元。重点围绕“两新一重”谋划实施开化水库、杭淳开高速、衢黄高铁、科创岛、205国道改建等投资在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及法开署国家公园与美丽城镇互促项目、5A县城建设、诗画风光带等10亿以上的项目。(几个项目简介)

1.开化水库

2.杭淳开高速公路

3.通航小镇

4.衢黄高铁

5.科创岛

6.EOD项目

三、推动《纲要》有效实施,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的生命力在实施。下一步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规划有力有效的实施将。

第一,做好《纲要》分解落实工作。建立规划《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聚焦《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重点任务、“四个重大”等内容,梳理做好责任分解,明确责任单位,细化分年度工作目标和推进举措,全力推进规划实施,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

第二,完善规划实施要素保障。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快制定与规划相匹配的资金、土地、能源消耗指标等保障方案。积极向上对接争取,让规划中提出的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盘子,最大程度获得所需要素资源。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进入规划明确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领域。

第三,体系化推进规划实施。充分发挥《纲要》的战略导向作用,国土空间规划要为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地提供空间保障,加快制定专项规划,让《纲要》提出目标任务在专项规划层面予以进一步细化落实。加快形成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总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第四,凝聚实施规划的合力。继续加强规划宣传,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合力。适时推出“十四五”规划公众读本,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十四五”规划宣传,凝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