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002626795M/2024-1242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4-04-23
发布单位: 长虹乡 有效性:
开化县长虹乡2023年特色亮点工作和2024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4-04-23 09:38 来源: 长虹乡 浏览次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是“十四五”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立乡、旅游兴乡”发展战略,以排头兵的姿态,以先行者的担当,积极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效,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23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税收收入)327.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3元,同比增长8%。最让我们自豪的是,在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复苏的开局之年,全乡人气集聚,产业强势复苏。龙海康体、台回山云台居民宿以及总投资6300余万元的星宿高田民宿集群相继投入营业,双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万人。最让我们振奋的是,高田坑被中国绿发会成功认证为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入选全省村庄经营点亮乡村活动,亮相《乡村振兴中国行》《正大综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中央、省级新闻媒体,“高田坑经验”在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作经验交流并推广。最让我们欣喜的是,全年山海协作到位资金180万元,北源村农业产业园正式投产。与杭州拱墅区民建委员会合作举办长虹乡农特产品推荐活动,签订400万定向采购农产品协议。与上城区签订“之江同心·山海通”合作协议,成立山海同心荟组织11个。最让我们难忘的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七彩教育基金正式成立,42名乡贤慷慨解囊,首批捐助额超100万元。

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勇于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奋力开创长虹发展新的局面。主要工作和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众志成城谋发展、抢复苏,产业发展擘画新蓝图。

文旅复苏势头强劲。我们成功争取承办2023中国·开化龙顶茶文化节采摘技能大赛、钱江源国家公园第十届油菜花节和感知诗画家乡路·2023环浙骑游揭幕战等县级以上活动赛事;邀请350万粉丝的网红“浩航兄弟”合作拍摄宣传片,为长虹外宣“上分”;接连举办“灿烂花海季、相约台回山”等系列宣传活动,频频登上百万年薪聘导游活动热搜。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同比增长150%。

土地整治成果亮眼。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恢复耕种面积1000余亩,450亩抛荒地流转至种粮大户。完成建设用地复垦立项4.1605亩,验收2.54亩。严格开展“非粮化”整治和抛荒整治工作,“非粮化”整治完成100.15亩,抛荒整治完成3653亩。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建设,全乡共完成41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特色产业革新升级。扎实开展“院地合作”,充分发挥浙江农林大学、省林科院、农科院的科技优势,加大“碧家青”长虹清水鱼、高山生态有机茶、土蜂蜜、汽糕干、生态大米等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外销宣传推介,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农田地役权改革,进一步推广种植生态大米。

(二)齐心协力优环境、促振兴,乡村风貌焕发新魅力。

展现美丽乡村之韵。全面盘活土地资源,有力推进“富民安居”工程,完成缴纳保证金51户,其中38户成功选房。持续改善集镇风貌,“三改一拆”工作深入推进,处置违法建筑面积0.59万平方米,完成率135%。北源村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顺利完工。组织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持续深化“污水、垃圾、厕所、庭院”四大革命,完成集镇四分类垃圾分类亭改造升级。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要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抓好文明城市创建,集中开展垃圾清理行动,投入83.7万元,清理生活垃圾700余吨,全乡村庄环境实现整体提升。

筑牢山区生态之本。扎实开展集镇污水零直排区排查整治工作,争取700余万资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完成45个问题隐患点整治。加快森林疫病清除,在全县率先完成年度松材线虫枯死松木除治工作。承办钱江源国家公园“清源”七号“减塑捡塑”专项行动试点工程,坚决打击、治理一切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规范河道日常管理。

(三)全心全意办实事、惠民生,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

惠民之策依民而施。围绕村集体经济增收目标,通过统筹整合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做足土地、项目文章。开展实际种粮补贴资金50万余元,耕地保护资金40万元。全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万的村7个,10个村经营性收入合计470余万。

利民之举应民而出。全乡在册社会救助对象346户557人,全年累计受理低保低边等社会救助申请51户,发放救助资金422余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设置公益性岗位15个,累计补助6.48万元。持续加强对残疾人、儿童关心关爱,发放困境儿童补助金31万余元。关注老年人生活保障,新增虹桥村老年幸福食堂,新建“福彩暖万家·帮您理银发”项目理发点,全乡共建成老年幸福食堂3个,老年助餐点7个,实现全覆盖,惠及全乡480余名老人。顺利完成长虹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保障全乡百姓平稳用电。

乐民之事顺民而为。抓好文化礼堂数据管理平台“效能指数”4项指标,成功创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0个,每个生活圈每月至少组织开展4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结合“创文”工作要求,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提升工程,实现场所提标、活动提质、创文提效,实现了村级“一堂两站”全覆盖,其中星河村、真子坑村、芳村村、北源村等文化礼堂先后获评省五星文化礼堂,虹桥村、霞川村文化礼堂获评省四星级文化礼堂。同时,在乡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增设群众健身设施,打造百姓健身房。

(四)全力以赴防风险、保稳定,社会治理取得新突破。

有序推进平安建设。围绕“除险保安”平安护航全国两会、亚(残)运会等各项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和维稳综治工作,建立“警务融治站”,协同处置矛盾纠纷近20起。有效防止了民转刑案件、群体性、集体上访等事件的发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响应期间无人员违规上访,成功创建无检举控告乡镇。夯实网格基层基础建设,落实每周工作指令、每月网格例会机制,开展每月网格培训、考核任务,巡查重点场所480余次。

有效遏制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安全底线,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20多个,签订交通安全各类承诺书4500余份,开展安全警示教育10余次,宣传教育1万余人次。加强防电信诈骗宣传,累计张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万余份。配齐10个行政村救火设施,新增消防巡逻车1辆。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3000份,加大重要时节森林防灭火巡查力度,全年森林火灾实现零发生。

有力回应群众诉求。持续畅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受理上级来信来访件交办件6件,信访办结率100%。平安护航亚运会期间接访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4起。受理各类“12345”公众服务热线13件次,办理率100%,回复回访率100%。

(五)坚定不移强作风、抓效能,政府系统展现新形象。

见行见效开展主题教育。全面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按照乡党委部署,推动主题教育在长虹落地生根、见行见效。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用党的创新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求真求实提升行政效能。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规范信息发布程序和渠道,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相关制度,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方向,不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建设,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08条,公文主动公开率100%。

严肃严格深化作风建设。紧紧抓牢干部教育管理,进一步健全干部考评机制,紧扣规范化、精准化、实效化目标,切实发挥考核“风向标”“指挥棒”作用,牢固树立干事创业导向,通报正反面典型3期,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科学制定季度、年度目标任务,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动真碰硬擦亮廉洁底色。严格按照乡党委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聚焦政府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加大审计和监察力度,突出农村“三资”、工程项目、农村建房等重点领域监督,按照要求开展“明德守法、完善自我”专项行动,抓好巡查反馈问题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切实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增强干部的纪法意识和廉洁意识,推动工作落实。

2024年重点工作:

(一)坚持产业为王,全力以赴抓项目,着力打造文旅融合引领样板。

打赢更高端的项目集聚硬战。联合运营团队,围绕“七个看点”,以高田坑区块为总牵引,融合台回山、库坑区块,推出星空研学、生态康养、自然科普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路线,持续放大国家公园城市“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国家公园七彩长虹·星空小镇。

打响更多元的招商引资会战。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谋深谋实美丽乡村建设类项目。不断厚植乡贤文化、凝聚乡贤力量,借力乡贤推动资金、技术、项目回流。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对接,每月外出开展招商活动,主动跟进,洽谈合作。

打好更广阔的跨区借力巧战。加强与浙江农林大学、省林科院、农科院合作,加快培育中药材、森林蔬菜、生态大米等特色农业经济。深化山海协作,强化与桐乡洲泉、杭州南星街道两家结对乡镇沟通交流,积极谋划项目、争取资金。加强地区间交流,深化婺源县江湾镇共建联建,探索各类资源融合,开辟跨省旅游新路线。

(二)坚持生态为核,聚精会神抓提升,着力打造宜居生态示范样板。

营造更精致的集镇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高标准、常态化开展集镇整治行动,切实规范集镇环境卫生、整顿交通秩序、营造清洁和谐的人居环境。推进集镇外立面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

浓厚更回味的乡愁情境。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小县大城·富民安居”为契机,促进人口向城镇所在村流动,统筹做好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浓厚乡愁记忆,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为村庄发展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增添更优美的生态滤镜。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做好池淮溪长虹段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河长制、五水共治满意度提升等工作。落实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做好日常监管。继续夯实污水零直排工作,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项目顺利落地。做好耕地智保巡查及耕地卫片、年度变更调查等工作,守牢耕地红线不放松。严格开展大气治理工作,深入推进露天禁烧相关工作,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三)坚持以民为本,强村富民抓发展,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模范样板。

实施更精细的社会保障。统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低收入农户帮扶,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强化兜底保障。继续做好地质灾害巡查治理,完成2024年农户困难户危房改造审批、补助工作。继续聚焦老年人生活保障,持续巩固幸福食堂长效运营。

打造更富有的集体经济。聚焦村集体经济提升,制定村集体经济增收“一村一策”行动方案,充分盘活农业资源、发挥产业优势,多方位探索共富发展新路径。以国储林建设和国家公园地役权改革为契机,做好抛荒地整治后半篇文章,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生态农产品。打通两山转换通道,推动小甜枣、小甜柿等生态农业顺利落地。

办好更贴心的惠民事业。大力弘扬最美精神,不断发掘和树立最美人物先进典型,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浓厚文明有礼氛围。推进教育资源整合,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开展芳村中心小学扩建改造工程。创造优质育人环境,优化七彩长虹教育基金管理办法,营造乐学、好学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平安为要,科学精细抓治理,着力打造现代治理标杆样板。

提升更扎实的平安稳定工作水平。压紧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力争圆满完成各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信访维稳保障任务。强化网格“一长三员”队伍管理,完善网格考评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倒逼网格“一长三员”主动提升能力水平,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要求。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建立健全“新塘边平安周报”制度,通过常态化研判分析、沟通协调,巩固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的预防处置。

防范更微小的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突出重点企业、要害部位的风险防控,采取企业自查、政府检查和部门督导三种形式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制,树立安全工作“底线、红线”意识,持续开展联企干部每月进企指导帮带,协助企业共同完成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邀请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组织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增强企业员工自防自救水平。推进九小场所专项整治活动和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开展安全宣传周、交通宣传月等教育活动,普及交通安全常识。把牢食品质量关,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

(五)坚持党建为先,固本强基抓实干,着力打造高效政府先行样板。

打造更讲政治实干型的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市、县、乡党委的工作安排,积极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

打造更具情怀服务型的政府。坚持人民至上,发扬唯实求真精神,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把为民办实事工程干好。严格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完善政府内部监督,自觉接受乡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打造更具硬核战斗力的政府。深刻认识到今后工作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挑战,敢于迎难而上、破难而进。高质效统筹抓好主题教育、巡察反馈等问题整改,持续整治“等推拖慢、庸懒散假”等顽疾。推行项目化管理、责任化落实、绩效化考评,打造担当有为、克难有力、发展有效的干部队伍。推动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正风肃纪,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