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增收入、抓统筹,打好平稳运行的“攻坚仗”。实施财政增收行动,精准研判收支形势,科学把握组织收入的节奏和力度,确保按照序时进度完成全年收入预期目标,2023年实现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5亿元,同比增长80.3%,增幅保持全市第一。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动向,加大向上争资力度,2023年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3.14亿元,居全市前列。其中成功争取省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资金位列第一档4.5亿元和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海专项资金1.2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3.82亿元,其中专项债券8.82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创近三年新高。强化国有资产和资源统筹,全面盘活国有资源资产收入14.58亿元。
二是扣主线、抓重点,坚决打好服务大局的“整体仗”。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省、市“8+4”经济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承接落实政策实施方案,加强资金拨付跟踪督办,按时完成省级政策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拨付硬性任务。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省财政“三个十大行动”,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修订出台工业、服务业等产业扶持政策,2023年累计兑现各类产业政策资金2.12亿元,助力县域产业提能升级。发挥政府专项债券、企业债券等政策工具对社会投资的拉动作用,新增专项政府债券8.82亿元和县国资公司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5.1亿元,有效支撑我县重点项目建设,助推我县“小县大城”发展和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保基本、兜底线,坚决打好共同富裕的“持久仗”。坚持以收定支,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年初预算压减一般性支出3.16亿元,压减资金统筹用于“三保”和重大民生项目等重点刚性支出。2023年全县民生支出58.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6%。开展县域富民增收行动,修订完善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扶持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提升“助老三件事”服务能力实施意见、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支持实施县域幼共体改革,建立人财物统一调配、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加大城乡公民办幼儿园财政投入。创新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长效筹资机制、分块考核机制和个性化签约机制,提高签约服务覆盖面和水平。推进开化县两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助推村集体增收致富。
四是促改革、强管理,坚决打好提质增效的“主动仗”。深化全县机关部门开源节资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与各部门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并作为2024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推动全县上下将政府“过紧日子”落到实处,节约行政运行成本。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合理的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开展政府投资项目重点绩效评价。扩面开展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实现财政电子票据在更多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度融合,已完成全县378个单位财政电子票据100%的覆盖率。深化“浙里报”的贯通运用,设置动态拦截规则,防范财政资金违规支付。全面推广“浙里基财智控应用”,纵向打通“省—市—县—乡镇”四级财政间数据监管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