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地方财政总收入528万元,年度预算总收入为3447.6万元。今年1-10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598万元,同比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入库3352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858万元;新引进税源企业11家,实现地方税收167.6万元。截至8月,全乡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6元,增长率8.3%,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9263元,增长率13.7%。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下淤向村艺术馆二期、陈进open艺术空间二期,王强大师摄影工作室、龙坦窑浙料青花瓷创作基地等艺创空间场景实现迭代升级。汉唐香府二期、红窑里酒店二次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开业。乡村数字化绿色人居智造展示及体验区域中心、里庄康体养生项目主体完工。河山村美丽宜居示范村项目竣工验收,茗语·圣居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乡镇级康养联合体完成项目选址。杨家等11个村污水提升项目开工建设。双溪森林研学基地、开化未来休闲度假园进入方案设计阶段。与中铁十九局达成合作意向,完成税源平台企业注册,预计年税收2000万以上。
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下淤村完成金3A景区验收,获评浙江省第二批五水共治实践窗口、2022浙江年度十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烟火市集——开化霞洲艺术市集荣获2022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组委会推荐奖。全乡641户943名低收入农户同比人均增收达16%以上。永农非耕整治任务724个图斑582.91亩全部整改完成。连续三年获评无偿献血市县先进单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保参保人数完成率达99.23%、99.8%。
治理效能更进一步。成功劝返缅北涉诈重点人员1人,无诈网格占比90.9%。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亚(残)运等重点敏感时段维稳安保任务,累计调解各种矛盾纠纷254件,历史遗留攻坚问题2个,信访满意率达100%,基础信访质效持续保持前列。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全年累计检查场所3850家次、责令停工整改5家,立案执法3起。省级七张问题清单开马线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整治工作通过验收。综合执法累计立案30起,是去年同期4.3倍。警情联动处置率持续100%。音坑乡“姚家发布”三民工程被全市推广,19个村每月常态化开展村情发布会。河山村祠堂上网格被评为2022年度市“最美网格”。
(二)标志性工作
1.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坚持“一村一品”,依托地理区位、产业基础、技术支撑等优势,制定村干部工资报酬与集体经济挂钩、村集体流转土地发展集体经济激励、农业项目成本核算等三大制度,鼓励村集体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家门口就业。如今年音坑有8个村种植1000亩紫苏,合计为村集体增收300万元,发放务工工资200余万元。截至11月底,音坑19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4个村,15万元以上全覆盖。
2.校地合作成效显著。聚焦我乡的主导产业和发展定位,从合作开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理论研究、开展干部能力培训、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打造现场教学基地、设立专家工作站等五个方面,与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深入开展合作。截至目前,双方合作的第一届短视频大赛中,12个宣传下淤未来乡村的短视频,在一周内各大平台点赞量达到1万+,阅读量超过10万+;累计引进3批170多人次培训班到下淤村开展实地教学活动,带动增收6万余元;4名优秀年轻后备村干部到农林大学村官学院插班学习。合作成效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三)存在问题
一是对标比拼压力加大,三季度多项经济指标靠后,尤其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排名一直靠后。二是信访维稳压力较大。亚(残)运会期间,存在进京信访问题,重点人员反映诉求无法解决,信访维稳压力骤然提升。三是仍有不少短板要补,秸秆焚烧问题屡禁不止,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水库洞渣处置接连被“十条军规”通报,非粮化整治后半篇文章推进缓慢,在两山转化、就业致富、风险防控等领域还有一些薄弱环节。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主要目标
2024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的锚定“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后花园、高质量共同富裕先行地”这一战略目标,全面开展项目攻坚大提速、富民增收大提效、环境质量大提标、乡风文明大提质、落实执行大提升等五大专项行动,抓紧党员和干部这两支关键队伍,让“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在音坑成为靓丽风景。
(二)重点举措
坚持“干则快干”,全力攻坚中心工作。一是项目攻坚提速。全面完成杭淳开高速音坑段1300余亩土地征收工作,启动霞州大桥修建、陈张线改造提升项目,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完成姚家未来乡村项目建设,成功创成省级未来乡村。继续推进开化水库输水管网建设、11个村EOD污水提升、天道山药王观等项目。加快双溪公园地块招商引资,茗宇圣居项目完成主体工程,黄山民俗博物馆项目建成落地,里庄项目正式营业,进一步丰富下淤金3A村的业态。二是富民增收提效。加快推进国有林场资产评估,对接银行进行贷款。积极争取专项债,收储来料加工基地土地厂房,吸引城畈、对门、王家店等4个村集体资金入股,村集体收入增加10万元/年。发挥戴家草龙文化优势,在戴家广场谋划建设共富集市,展示销售农特产品,每周组织一次赶集活动,打造“戴家农民街”,带动底本、戴家、洽川、泗洲、河山、青山头等“老底本”6个村连片发展。积极融入365共富协作区和四大共富联盟建设,充分发挥泛下淤共富联盟、花果飘香共富工坊统领带头作用,推动菁山农业园基地、城畈紫苏基地建设,制定专项政策鼓励村集体流转土地发展农业种植项目,进一步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集体经济致富、抛荒地整治和露天秸秆焚烧等问题。三是环境质量提标。全面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组建集镇工会,重拳整治集镇市容市貌,加大清洁卫生考核力度。深化开展露天焚烧防控工作,严厉整治处罚野外用火行为,坚决守牢森林防灭火底线。
坚持“完成即完美”,全力打造标志性成果。一是深化推广姚家发布。利用全市新时代三民工程试点的契机,全域推广姚家发布,在村情发布的需求收集、内容规范、形式创新、人才培育、考评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统一,建立标准化的村情发布会体系,努力把村情发布会打造成党的政策的宣讲会、集思广益的诸葛会、齐心干事的阅卷会、矛盾纠纷的调解会,擦亮新时代“三民工程”的“村情发布”品牌。二是实施“520”网格一线工作法。深化一线党委会机制,全面实施“四个一”机制的“520”网格一线工作法,推动浪漫音坑平安和谐稳定。坚持一天一走,将村两委钉钉签到制度延伸至专职网格员队伍,每周二到周六集中5天开展需求收集、政策宣讲、矛盾调解、安全巡查、村情发布等网格五大走访任务,充分激发网格的“前哨”“探头”作用,实现联心服务“零距离”。坚持一周一诊,一周一格、周周入格,一线问诊、现场推进,实现把脉问诊“零”盲区。坚持一月一考,每周日周一两天聚焦网格警情数诈骗数和来电来信来访数两类结果性指标,进行复盘分析,动态考评网格“一长三员”实现矛盾纠纷“零”上交。坚持一季一比,依托三比三争·网格大比武擂台赛,做实网格“三晒三比”,实现两专能力“零”缺陷。三是深化村集体发展农业项目激励机制。继续完善村干部工资报酬与集体经营性收入挂钩制度(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村两委报酬上限可在标准上上浮15%、25%、40%)、研究出台村集体流转土地发展集体经济激励制度(村集体流转土地用来发展集体经济,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每亩每年100元左右的补助)、重新核定种植业项目成本(对村里流转土地发展的农业集体经济项目,优化预算、决算、审计方式,根据种植作物分别核算成本,在范围内不要求做预算、决算、审计,减轻村集体负担),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力争30万元以上全覆盖,50万元以上达到50%。
坚持“干则干成”,全力推进落实执行。一是落实“叮钉盯”工作法强执行。深化推行“叮盯钉”工作法,即乡主要领导交办“叮”、上级部门布置“盯”、重难点工作督办“钉”,并建立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定期晾晒工作进度,纳入工分排名考核。二是晾晒“三张榜单”强执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利用数字大屏常态晾晒“三张榜单”,即排名榜(阶段性工作排名)、红黑榜(上级部门考核通报)、风云榜(季度考核排名),以实绩论英雄,以落实促争先进位。三是“捆绑考核”强执行。定期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技能培训,深入实施村干部轮岗挂职、交流任职等制度,提前谋划村级组织换届;探索实行“一名班子成员+一名老干部+一名年轻干部”组团捆绑考核机制,对重点工作进行揭榜挂帅,进一步提高干部的两专能力水平,努力锻造堪当守护“红色根脉”重任的音坑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