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4002626488W/2024-12295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2-22 | |
发布单位: | 华埠镇 | 有效性: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华埠镇忠实践行“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决策部署,鼓足干劲、振奋精神,大抓落实、大干快上,全镇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1-3季度,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9亿元,同比增长6.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131元,同比增长7.95%;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6.1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12元,同比增长8.65%。
(二)标志性工作
1.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坚持龙头牵引,旗帜鲜明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全速加快华康糖醇产业园、七一电器产业园建设。华康功能性糖醇技术研发中心基本完工,投资1.0亿元的职工宿舍项目年底前结顶。围绕智能化改造、数字赋能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扶持七一电器2025年创业板上市,一次股改基本完成。1-3季度,全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53亿元,同比增长22.63%。
2.项目建设形成新投资。紧盯重点工程开工落地率和投资入库率,逐一细化目标任务,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高铁新城实验幼儿园、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一期主体完工,进入装修阶段;浙西农贸市场项目主体结顶;高铁新城商住开发、共富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351国道拆迁安置房全面完工。1-3季度,全镇完成固定资产7.59亿元,同比增长22.42%。
3.要素保障取得新突破。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申报开展土地开发项目6个,旱改水项目1个,建设用地复垦项目1个,合计立项面积148.998亩。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完成秘色青瓷文创园、共富中心等5个项目共计186亩土地的挂牌出让。大力推进“五未地”处置工作,完成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40亩,完成率73%。集中力量、倒排计划,完成华康药品级糖醇及粉粒状车间项目地块坟墓120穴迁移。扎实开展耕地抛荒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整治780亩,主干道沿线100%完成。
4.招商引资获得新成效。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招商,构建各方联动、全员发力的“双招双引”新格局。今年以来,新引落地项目6个,总投资额14.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1亿元。新引税源企业15家,完成税源招引400万元。投资6.6亿元的高铁新城文旅商业综合体招商项目完成投资协议签订前期准备,12月底前完成签约。
5.城乡环境焕发新面貌。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整治。聚焦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里弄小区、停山坡加油站2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工,兴华街市政改造、江滨路改造全面完工。一体推进治气治土治废,秸秆焚烧、污水排放管控有力,生态环境更加优良,1-10月,华埠镇环境空气优良率99%,出境水Ⅱ类水质及以上占比99.7%,其中,Ⅰ类天数增加68天,同比增加21.9%。
6.共同富裕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1-10月,35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045万元,同比增长14.8%,其中,20万元以上村31个,30万元以上村24个,100万元以上村6个。持续推进“大金星”共富实践区建设,以金星村为样本之一的调研报告获省委易书记批示;做深做强“新青阳”共富联盟,先后落地实施清水鱼、光伏发电、农事服务等一批产业项目,全省畲乡农民丰收节在联盟村共富产业园圆满举行。
7.朝阳片区征收稳步推进。面对有史以来体量最大的朝阳片区征收工作,镇村两级干部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全力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入户调查、资源占用费缴纳完成100%,补偿登记完成93.66%,房屋预评估完成86.47%。安置地建设稳步推进,土石方平整工程已开工。
(三)存在问题
1.经济总量不大,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总量小、链条短、集群效应不明显,工业企业呈两极分化态势,华康、七一一枝独秀,规上企业仅有12家,占总企业数不足1/8,多数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缺少核心竞争力,与其他经济强镇相比,工业总产值排名第4,工业增加值接近末位。
2.发展空间有限,新增建设用地空间不足。目前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仅有集中建设区,没有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完整度不够呈现破碎化,不利于华埠镇城镇功能优化、用地布局、品质提升。根据“三区三线”划定规则,华埠镇现有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占比仅有0.37%。
3.老城区基础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尽管近年来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集镇改造,但因历史原因,华埠镇在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完善、集镇秩序管理、建筑风貌管理等方面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如现有农贸市场位于集镇中心,无法满足市场民生需求,已成为华埠老城区的一大交通堵点。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主要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县委全会精神,对标对表县委县政府对华埠提出的五点希望,形成“1515”发展思路。“1”就是“在全县当龙头、树标杆,在全市走前列、争示范”这一工作目标,“5”就是大力开展“争先创优、融城聚人、拔钉清障、共富提升、铁军再造”五大专项行动,“15”就是聚焦五大专项行动实施的十五条具体工作举措。
(二)重点举措
1.大力开展“争先创优”行动。坚决扛起“县域副中心”的使命担当,在平台优化、产业发展、项目招引上持续发力,确保实现“一个快于”“三个突破”。一是大抓经济提质。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税收收入突破1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经济强镇排名实现逐年进位,力争“保三争二拼第一”。二是大抓产业提效。围绕打造“有机硅+糖醇”两大百亿级产业链,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支持“华康技术研发中心”等科创平台提能造峰,全力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华康精制功能糖醇及粉粒状车间扩建项目明年1季度开工,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0%以上。三是大抓项目提速。坚定不移推进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2024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0个,其中新建项目9个,续建项目11个,完成有效投资10亿元。在抓好现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聚焦重点产业招引优质项目,力争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个。
2.大力开展“融城聚人”行动。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华一体”,加快提升城市能级,以优质城市环境加速引人聚人留人。一是拉大城市框架。做好205国道大外移政策处理,进一步优化城华交通布局,打通对外大动脉,提升华埠镇区位优势。二是完善城市功能。持续优化教育、医疗、商住等规划布局,不断提升城镇公共配套服务能力。高铁新城实验幼儿园明年9月正式启用,布局谋划浙西农贸市场与华埠老菜场有序衔接,完成“一场一馆一中心”下溪村土地征收,高铁新城文旅商业综合体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三是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基础设施提升,明年3月启动4个老旧小区改造;迭代升级城市管理模式,做优城市精细化管理,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富民安居”工程,到2024年城镇化率率先达到75%以上。
3.大力开展“拔钉清障”行动。敢担当、善作为,以钉钉子精神破难解题,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一是打好城市有机更新攻坚战。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公园城市建设大布局,进一步加快朝阳片区征收,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开展集中攻坚,12月底安置地前桩基础进场施工,春节前启动集中签约工作。二是打好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战。全力以赴推动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化解,加快推进佳源康旅项目破产重组,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投资人招募,力争2月底前提交重整计划草案;依法做好智慧物联网项目应诉工作;同时常态化做好初信初访办理。三是打好阶段性重点工作收尾战。加快专项债项目建设进度,华埠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一期2024年4月完工,二期12月份完工,高铁新城实验幼儿园5月完工,以建设进度提速带动支出进度加快。
4.大力开展“共富提升”行动。深入践行“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殷殷嘱托,持续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华埠共富模式”。一是打造“大金星”共富实践区。聚力打造开化共富样板,
全力推进大金星未来农业园区创建,持续丰富乡村新业态,形成更多具有金星辨识度的共富成果。共富茶厂一季度开工,共富中心明年5月投入使用。二是打造共富乡村试点。合力建强“田园牧歌”共富联盟,用活省财政试点资金2000万元,实施高标准粮油种植观光基地、桑蚕产业园、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项目,形成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农文旅融合产业规模,带动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三是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以金星未来乡村建设为引领,加快全域共富产业导入、延伸公共服务、迭代善治模式,再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未来乡村、和美乡村,争创3A级景区村1个。
5.大力开展“铁军再造”行动。对标“四个执行”具体要求,以自我革命精神抓好华埠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纵深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确保主题教育开展不走偏、不变样。二是强化为民服务。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地,打造为民办实事的华埠样本。扎实推进新时代“三民工程”,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需求导向,畅通民情民意沟通渠道,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三是强化考核管理。深入实施“工分+排名”考核,持续完善“金牛擂台赛”考评机制,定期开展镇村干部擂台交流比拼,在比学赶超中锤炼干部过硬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