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共同富裕“小切口”改革
近年来,开化县财政局以全民健康管理为目标,先后三次参与修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文件,通过不断创新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筹资机制、考核机制和签约机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财政“小切口”改革探索工作,切实以制度践行“治未病”理念,防范因病致贫返贫。
建立长效筹资机制,强化资金保障。以多方参与、集中财力、共同推进为改革切入点,结合我县实际,打破原有的资金筹措渠道,建立由基本公卫经费列支32元、医保基金列支18元、地方财政补助14元和签约居民付费16元,合计80元/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长效筹资机制。同时,为切实防范因病致贫返贫,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低保特困人员、持证残疾人等签约服务费的个人承担部分由县财政全额保障。2023年全县常住人口签约率将达到59%。
创新分块考核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性将签约经费分为日常签约工作考核、调节基金奖惩和个性化签约团队奖励三块内容。其中59元作为日常签约工作考核,按照日常工作考核结果对应的系数发放补助,不合格等次不予发放补助;5元作为调节基金,根据考核对象的年终考核排名、创建签约服务示范点、争先创优、第三方测评结果等方面给予正向和反向激励,并对考核结果在70分以下的建立约谈机制;16元的签约居民付费作为个性化签约团队奖励,不纳入考核,扣除成本后剩余部分奖励给签约团队。
出台个性签约机制,丰富签约内容。为切实提高签约居民参与度和获得感,在高效融合城乡居民体检、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筛查等其他“三免三惠”健康行动的基础上,结合两慢病免费服药等民生实事项目,针对付费16元的不同类型的签约居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个人付费服务包服务,如对孕产妇开展居家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脑卒中人群制定康复计划、指导自理能力、运动功能改善相关训练等,同时鼓励各医疗单位根据本单位服务能力、服务特色和签约对象需求而定制的服务包。2023年个性化签约人群将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