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002627325Y/2023-1197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23-07-12
发布单位: 池淮镇
开化县池淮镇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度工作思路
时间:2023-07-12 16:40 来源: 池淮镇 浏览次数: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2023年上半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向好。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3587万元,同比增长63.8%;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12948万元,同比增长31.4%。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镇党政主要领导累计外出5次,拜访企业6家,上报有效信息12条。重点在谈项目4个,其中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个。

二是特色产业发展多点开花。成功引进总投资1.1亿元的中草药全产业链综合开发项目,实现“组培+驯化+种植+加工”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条。争创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基础上,完成“一中心六园区”建设,实现一产向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延伸。深入实施“千亩轮作”计划,探索稻菌轮作、粮油轮作、菜粮轮作等多轮高效种植模式,实施稻菌轮作面积200余亩,菜粮轮作面积600余亩,农作物种植种类达10余种,轮作周期贯穿全年。池淮茶人石春生获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第一名,荣膺“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刷新开化在全国绿茶加工领域最佳成绩。

三是改革创新实现更大突破。探索“林业共富”两山转化新路径,会同林发公司,在石门村率先启动林权收储试点工作,涉及山林面积1.1万亩,“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预计可增收3300万元。启动农业标准地改革,加快土地流转、产业植入和成果转化,石门村一类农业标准地(粮食生产功能区)一号地块成为开化县首宗成功挂牌招租的农业“标准地”。

四是城镇建设焕发新生活力。谋划打造“星新的约会”幸福街区,构建“1+7”主题场景,即打造1个移民创业平台(“星新相in”共富工坊),引进企业主体5家,解决100余名群众就业难题;打造7大约会场景,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建设共享食堂、南孔书屋、留守儿童之家等,全力增强群众共富“四感”。加快池淮镇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项目建设进度,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池淮、长虹、苏庄三个乡镇60周岁以上老人养老难题。

五是社会治理手段扎实有力。持续开展自建房、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危化品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组建镇村两级应急救援队伍,确保隐患及时发现,有效处理。加强镇综合信息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扎实构建“微网格”,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池淮品牌”,池淮镇司法所被评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池淮镇获评省级健康乡镇,综合得分位列全省第二。

(二)存在问题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全而不精。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不突出,产业经济效益偏低。二是平台多而不强。平台引流作用发挥不明显,集聚效应差。三是项目落而不优。高质量项目数量较少,质效偏低。四是治理体系行而不畅。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依旧存在。

二、2023年下半年度工作思路

(一)主要目标

坚持“活力池淮·幸福田园”总体发展主线,践行池淮“1155”作战图,争取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到3亿元;地方税收达到12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到50%以上;农村居民和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全力以赴护航亚运,以优异成绩争做“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共富模范生。

(二)重点举措

1.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全力推动产业提档。强化D类企业服务指导,以低效企业“腾笼换鸟”推进低效企业整改“清淤见底”。强化主干企业、潜力企业服务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深化茶产业基地扩容、工艺提升、头部培育“三大行动”,力争新品种茶园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全年茶产业产量和产值均增长25%以上。全力推动平台提效。实施工业平台有机更新,力争腾出低效工业企业3家,收回工业用地57亩。谋划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打造农业园区、潭头+余田畈+路口、立江+虹光“三大组团”做大文旅ip。全力推动项目提速。创新“1+9+N”招商模式,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抓、精准服务机制。

2.共同富裕场景打造。巧借烟草集团帮扶资源,打造“全省烟草系统帮扶标杆村”,升级建设以“农旅融合”为特色的潭头版未来乡村,2023年重点做好“梳空间、育产业、布业态”三件事。加快建设“星新的约会”“1+7”共富场景,力争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重点打造金叶子共富工坊、红马甲共富工坊、星新相in共富工坊、花儿红共富工坊4家共富工坊,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

3.城镇高质量建设。做好“小县大城·富民安居”后半篇文章,加快补助资金清算、住房合同签订和台账资料整理工作,实时跟进确保实现工作闭环。强化顶层设计,争创城乡风貌样板区。

4.加快改革创新速度。运用试点经验,适时启动林业共富二期、三期计划。加大农业标准地改革力度,2023年力争建成农业标准地500亩。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41个项目建设。

5.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坚持用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强化“工分+排名”结果运用,提拔并任用一批优秀干部。实施好“young”池淮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开展“好Young•分享派”“好Young•锻造营”“好Young•醉享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