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0026265253/2023-11667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3-22
发布单位: 县发改局 有效性:
关于开化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3-03-22 16:19 来源: 县发改局 浏览次数: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开化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以书面形式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1151”工作体系,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如下(表1):

——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76亿元以上,增长4%,低于预期目标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低于目标3.9个百分点,五个结构性指标: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55.8%、85.2%、18.1%,分别高于目标45.8、75.2、8.1个百分点,生态环保城市更新水利设施投资增长9.6%,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分别低于目标0.4个、8个百分点。

——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2亿元左右,增长1%左右,低于目标7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1亿元,增长13%,高于目标2.9个百分点。

——预计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371元、25018元,增长6%、8%,均低于目标4个百分点。

——城镇新增就业6150人,完成目标的123%。

——县域出境水Ⅰ、Ⅱ类水占比99.7%,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98.6%,分别优于目标2.7、0.6个百分点;PM2.5浓度均值19微克/立方米,优于目标4微克/立方米。

表1: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名  称

2022年计划

2022年实绩数

绝对值

增长率

(%)

绝对值

增长率

(%)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预计

183

8

176以上

4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14

2.5

——

——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69

8.5

——

——

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

41.7

8.5

——

——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100

8

——

——

二、固定资产投资(%)

15以上

11.1

其中:制造业投资(%)

10

55.8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10

85.2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10

9.6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10

2

民间投资(%)

10

18.1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预计

109

8

102左右

1左右

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12.18

10.1

12.51

13

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预计

48120

10

46371

6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预计

26000

12

25018

8

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5000以上

6150

七、县域出境水Ⅰ、Ⅱ类水占比(%)

97以上

99.7

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

98以上

98.6

PM2.5年均值(微克/立方米)

23以下

19

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抓产业、扩需求,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发展稳步加快。全县经济发展高质量推进,连续三个季度夺取全市争先创优“流动红旗”。三大产业增加值同步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稳扎稳打。全县域完成茶园确权颁证,高水平举办系列茶事活动,龙顶品牌价值达31.71亿元。列入全国油菜产业绿色革命科技行动示范县,粮食、油菜播种面积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工业保持较快发展。企业主体培大育强取得新成效,新增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五企”培育计划,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5家、20亿元以上企业2家。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75亿元。服务业稳步好转。实施税源行动,强化企业招引、培育,全年新增入库限上(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全域旅游提档升级,省5A景区城、九溪龙门4A级景区通过专家评审。获评省文旅融合发展县。全县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旅游收入30亿元。

市场需求稳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扎实开展“项目突破提速年”活动,投资总量实现85.97亿元。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22.7%、111.7%,开化水库完成投资12亿元,205国道改建工程新建段建成通车。重大项目前期不断取得突破,杭淳开高速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项目谋划储备全面加强,举办项目谋划擂台赛,共谋重大项目102个,总投资达518亿元。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通过消费券拉动消费增长,共发放使用消费券1310万元,撬动消费金额4856万元。开化钱江源商圈列入省级智慧商圈试点。区域品牌内生效应稳步释放,“钱江源”品牌产品销售额突破2亿元。多渠道开展网络直播销售,1-11月全县网络零售额增长38.6%,位居全市第一。外贸出口提档升级。开展优质项目外贸招引,与浙农集团、特产石化、浙茶集团成功签约3个项目。

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财政收入企稳回升,加强税源企业税费统筹,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19.39亿元,增长11.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增速全市排名靠前。财政收入质量有效提升,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持续保持在80%以上。企业效益加快提高,1-11月,全县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80.5亿元,增长23.1%,增速位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利润、利税总额分别达9.9、12.7亿元。居民收入增势稳定,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实施经济农作物共富种植项目,积极开发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公益性岗位,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

(二)抓创新、推改革,发展动能进一步释放

创新转型联动推进。创新强县建设加快推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4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4%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70%。高能级平台打造成效显现,开化县特色生态产业平台通过省级评审。产业转型全面推进,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项目20个,累计新增工业机器人181台。有序推进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出清低效企业42家,盘活低效工业用地571亩。

改革开放全面提升。数字化改革系统推进,智享用工应用、共富林业应用入选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GEP核算应用场景完成全省首单跨区域碳汇交易,落地全国首笔占补平衡交易。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山区共同富裕路径先行探索,“人人有事做 家家有收入”山区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实践经验获得省委、省政府肯定,同时入选全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跃升一档、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开放合作持续扩大,与绍兴滨海新区合作的“产业飞地”再次落地年产值18亿元的浙江纳创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招大引强有新成效,全县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3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共服务500余个项目立项。重大项目实现100%全程代办,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改革实现率100%。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跨省通办”扩面延伸,通办事项达241项。营商环境“清障”行动成效显现,累计化解难题173项。加强信用数字化建设,推进失信事件治理,全县企业严重失信率和严重失信企业数大幅下降。抢抓政策窗口期,积极争取上级要素,争取建设用地指标1449亩,债券资金8.68亿元,政策性融资贷款80余亿元。加快政策直达快享,累计兑现资金4.16亿元,为企业降本减负5.41亿元。

(三)重保护,强治理,生态文明示范进一步彰显

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加快。根宫佛国景区成功列入省第二批大花园耀眼明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进一步突破,创新生态产品绿色金融质押制度,通过GEP核算应用测算资源具体价值,发放全市首笔GEP贷款,目前累计为6个村集体贷款1350万元。“两山合作社”改革特色做法亮点和典型入选全国十大优秀案例。开化县国家公园城市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列入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

生态环境保护靠前。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机制迈上新台阶,与黄山休宁共同成立的钱江源国家公园跨区域合作保护站成功揭牌。法开署项目—浙江开化钱江源头保护与美丽城镇互促发展示范项目获国家发改委资金申请批复。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推进,完成“一十百”碳账户应用示范点打造,碳普惠人均碳积分全市第一,《开化县“三举措”打造兴林富农示范样本》入选省年度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污染防治加强攻坚。持续打好治水长效战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组合拳”,大力推进水生态示范县建设,马金溪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高合村等8个村入选2022年省级第二批低零碳乡镇村。深化国家公园城市生态智治场景建设,持续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立案查处数量全市第一。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省,空气优良率、PM2.5浓度显著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四)强城镇,兴乡村,城乡面貌进一步焕新

新型城镇化系统推进。完善城市发展组织管理机制,高规格组建城市建设委员会,实施国家公园城市发展八大专项行动。积极争取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完成《关于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方案》编制。创新搬迁安置模式,形成“1+6+X”搬迁安置政策体系。城区面貌不断改善,完成36个老旧小区改造。创成省级未来社区、未来乡村4个。

乡村振兴大力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持续强化,整治“非粮化”地块7436亩。新时代美丽乡村高水平建设,下淤列入省级未来乡村典型案例。创成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2个。美丽浙江考核连续5年获优秀。乡村集成改革持续深化,《音坑乡下淤村“强村五法”助村强民富》入选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典型案例。池淮镇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验收。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区路网进一步完善,永吉隧道、芹江隧道建成通车,城区框架有效延伸。实施芹北路等主次干道提升改造工程,岙滩人行桥建成通行,成为城市新地标。城区品质有效提升,完成城市阳台和4个口袋公园建设。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桃源未来社区创成浙江省第二批未来社区,创成金溪画廊省级县域风貌样板区。

(五)提民生、优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完成10家村卫生室新(改扩)建,新增2个托育机构,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升至3.57个。县中医院完成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持续推进“两慢病”患者门诊免费用药暖心服务,共服务28.66万余人次。健康浙江考核连续4年获评优秀等次。“教共体”建设深化扩面,新增10所中小学与省内优质学校开展教共体建设,“山海+城乡”教共体改革经验全省示范。衢州旅游学校投入使用,新建3所幼儿园,完成11所民办幼儿园撤并。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打好就业帮扶“组合拳”,城镇新增就业6150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089人。人才培养取得突破,新增全市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技能人才4074人,全县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稳步提高。基础养老标准稳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预计同比提高14.8%,全市排名靠前。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现“零”突破,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加强养老护理员培养,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25人。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环境,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多,但机遇和潜力共存。从困难挑战看:一是国际社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局部战争冲突不断,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对全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二是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从机遇和潜力看:全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全省提出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势必将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全县随着建设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共同富裕先行地、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1151”工作体系的贯彻落实,将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潜力。

安排2023年计划指标主要把握四方面原则:一是立足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和潜力;二是纵向与“十四五”规划和共同富裕先行地目标相结合;三是横向与全市及周边县(市、区)的目标相衔接;四是“跳一跳、摘桃子”与“量力而为”相平衡。综上,我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如下(表2):

表2: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指  标  名  称

2022年实绩数

2023年计划

绝对值

增长率

(%)

绝对值

增长率

(%)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预计

176以上

4

190以上

7.5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

——

——

2.5以上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

——

——

8

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

——

——

——

8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

——

——

7.5

二、固定资产投资(%)

11.1

15

其中:制造业投资(%)

55.8

20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85.2

20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9.6

10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2

力争正增长

民间投资(%)

18.1

20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预计

102左右

1左右

109

7.5

四、外贸进出口总额(%)

14

20

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12.51

13

14.39

15

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预计

46371

6

51000

10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预计

25018

8

28020

12

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6150

5000以上

八、县域出境水Ⅰ、Ⅱ类水占比(%)

99.7

98以上

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

98.6

98以上

PM2.5年均值(微克/立方米)

19

23以下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5%。主要考虑: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与“十四五”规划年均7.5%的可比增速目标一致,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指标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二是从三次产业看,主导产业蓄势发展起到重点支撑作用,农业方面,聚焦龙顶振兴,深化“双强”行动,力争龙顶茶产值突破16亿元,“两茶一鱼两中”高质量发展,“一县一策”精准发力,推动“钱江源”品牌销售实现新高;工业方面,重点企业新项目投产、生产扩能、新厂房启用等利好因素将支撑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进一步增长,但工业增加值在前两年快速增长形成较高基数影响下,将出现小幅回落;服务业方面,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实施,后半期有望恢复增长,同时上年新增15家服务业企业,将有力推动其他盈利性服务业保持一定增长。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其中,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增长20%,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10%,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争正增长。主要考虑:从重点项目看,2023年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61个,年度计划投资比2022年计划投资增长14%。总投资45.5亿元的开化水库工程和总投资8.6亿元的钱江源通用机场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重点企业项目接续上马,如卡游年产1500万件(套)动漫衍生品产业园等25个亿元以上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将成为拉动投资稳步增长的重要支撑。从房地产投资看:续建项目于2023年上半年基本完工,新建项目少且开工时间尚未明确,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的基础尚未形成。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主要考虑:一是全国《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发布实施,有利于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推进消费升级;二是上年全县消费持续低迷,形成较低基数,刺激政策效应将更易显现;三是制定全县促销计划,实施系列促销活动,再加上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有望出现恢复增长。

(四)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主要考虑:一是重点出口企业订单充足,出口额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二是上年后期新引进优质进出口企业,将成为进出口增长的重要支撑。三是随着大商贸政策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进出口总额实现增长。

(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主要考虑:一是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背景下,重点企业新增生产线、扩大产能,将推动产业税收呈现增长态势;二是随着消费、服务业逐步恢复                                                          增长,将助推增值税实现进一步增长;三是林场、大鹏坞等土地出让带动契税增收,以及池淮寺坞采矿权出让带来矿产资源收入增加,对一般公共算收入起到一定拉动作用。

(六)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主要考虑:一是支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体系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7%的增速目标;二是养老金、退休金稳步上涨,主导产业深入提质发展将带动工资性收入实现增长;三是围绕“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3”的目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应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个百分点。

(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00人以上。主要考虑:随着加大用工招聘力度,促进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实施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就业能力,针对水库移民等重点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的推行,将支撑实现良好的就业形势。

(八)县域出境水Ⅰ、Ⅱ类水占比98%以上,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98%以上,PM2.5年均值控制在23微克/立方米以下。主要考虑:国家公园城市、大花园示范县建设深入推进,以“无废城市”创建为契机,加大危废处理力度,同时加强环境监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有力推动我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

三、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一)实施类项目计划

重点项目计划编排依照两项基本原则:一是项目有一定体量。续建项目年度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续建时长不小于3个月;新建项目总投资1000万以上,且可统计入库;二是前期工作达到一定深度。企业投资项目须在今年年底前开展前期设计,政府投资项目须前期成熟。

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编排严格按照“四保两优”的原则,四保:集中财力“保完工、保续建、保民生、保重点”,优先安排竣工扫尾项目,确保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如205国道开化县音坑至华埠段改建工程、钱学森学校等项目。两优:优先安排前期成熟项目、优先安排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项目。如华埠第二幼儿园、王山水库等。

根据以上原则,2023年全县初步编排项目161个,总投资555.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0.01亿元,同比增加14%。其中,政府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101.98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22.2亿元,当年县本级财政资金需求4.94亿元。

1.聚力推进产业提升项目建设。完成绿色硅基新材料产品开发中心孵化、集中供热、伟达磁业年产25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昌鸿新建年产30亿片易开盖、万臣年产15000万套化妆品软管、80MWp林光互补光伏发电、普康年产750吨多肽缩合剂系列产品异地搬迁、花牵谷景区提升、沐心谷青少年游学营地一期、传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年产1500万件(套)动漫衍生品产业园、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搬迁入园提升、易世达产业园、根博园四期-根缘小镇醉根广场等项目建设,实施浙农集团惠多利公司衢州多功能综合性为农服务、绿色建材产业园、元通硅业年产7万吨工业硅粉、寺坞矿地综合开发利用、爱津生物年产2000万套细胞培养等耗材生产基地、马金产业园、华康年产5万吨结晶聚葡萄糖、万安缘年产6.3万吨新材料系列产品、渔梁滩地块开发、音坑艺术酒店、未来休闲度假园、智慧大健康产业园商业服务中心、花牵谷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

2.聚力推进城市赋能项目建设。完成205国道开化县音坑至华埠段改建工程、2023年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城市污水改造和提升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新建及改造二期、国土绿化示范、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芹南一区危旧房改造、人才公寓建设、华埠351国道拆迁安置房建设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开化水库工程、美丽经济交通建设、钱江源通用机场、芹阳新区安置房建设二期、东城欣苑四期(异地搬迁)等项目建设,实施老城区城市有机更新、国家储备林建设一期、金丰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园三期基础设施、智慧农博城、开化水库库区生产道路工程、共富中心建设、凤凰新城未来社区、华康产业园生活区搬迁安置建设等项目建设和2023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

3.聚力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完成桐花溪自在谷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基地、亭云小驻、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农产品加工园、何田乡清水鱼特色产业发展配套等项目建设,实施金丰新村建设、中蜂全产业链、林山乡未来邻里综合体、山甸新村建设、钱江源农特产品小微园等项目建设。

4.聚力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完成学前教育提升工程、华埠中学扩建工程、人民医院感染楼扩建、开化县福利院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寄宿制学校改造提升工程、钱学森学校(筹)建设等项目建设,实施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妇幼保健院、马金镇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改造提升、华埠镇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建设、高铁新城幼儿园新建工程、农村饮用水供水站(厂)管网更新改造、林山乡卫生院改扩建等项目建设。

(二)前期类项目计划

重大项目前期攻坚计划安排依据两项原则:一是县委县政府投资意向明确但前期深度不足的重大战略性项目,如杭淳开高速开化段、抽水蓄能项目。二是企业有投资意愿的重大产业类项目,优先安排符合省市县长工程要求的项目,如新安迈图有机硅下游产品基地项目、海纳抛光片生产基地项目。根据以上原则,2023年初排前期攻坚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358.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