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聚焦全民健康,助力共同富裕。持续推进“百医进百村”、65岁及以上“两慢病”患者门诊免费用药等暖心服务,今年以来5.6万余人次实现“看病不出村”。扎实做好公卫服务,参保城乡居民同质同标免费体检完成率达到115.93%,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任务完成率126.8%、结直肠癌筛查任务完成率102.61%,十类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0.85%,全县残疾人签约率较国家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实施前提升12%,代表浙江省接受2021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助力浙江省再获全国第一名,得到省卫健委来信表扬。
二是持续改革攻坚,提升综合能力。完成开化县中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有望成为衢州、丽水地区第一家县级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范永升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落地开化,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数13个,省市专家累计下沉3850余人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在《浙江信息》中刊登。数字化改革稳步推进,完成“5G+远程诊断”应用国家级试点项目建设,“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应用入选浙江数字化改革实践创新案例库,县人民医院和浙大二院“数智山海”应用获得2022年省改革办最佳应用案例,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智慧化村卫生室获评全市唯一四星级智慧化村卫生室。
三是坚持共建共享,深化健康创建。连续4年获评健康浙江考核优秀等次,开化县卫生健康局获评健康浙江建设先进集体。在国卫乡镇量化分级暗访中被评为全市唯一优秀等次,实现市级卫生村全覆盖,建成市级以灭蚊灭蝇为重点的除四害村9个,其中华埠镇华民村等3个村被推荐为省级示范村,华埠镇金星村被评为省级除四害样板村。建设健康乡镇1个、健康村71个、健康家庭1100户,健康村镇通过省级抽查验收,验收排名全省前列,在全省健康村镇建设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四是抓好民生实事,夯实健康之基。完成10个村卫生室新(改扩)建,村卫生室规范化率达到95.15%。在全市率先完成2个急救服务站点建设,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6分钟。成功争取全市唯一浙江省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试点,累计完成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口腔及营养不良风险筛查等筛查1.69万人次。新增2个乡镇建有托育机构,新增205个托位,建成4家“向日葵亲子小屋”,在密赛、桃源未来乡村(社区)设置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点,培养专业保育员210余名,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58个。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主要目标
2023年,县卫健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聚焦疫情防控工作更到位、健康开化品牌更响亮、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再提升,推动各项工作全市领先、全省争先。到2023年底,健康浙江继续保持优秀,完成县人民医院二甲医院复评,高水平通过国卫县城复评,全面完成开化县人民医院感染楼扩建等重大项目,县级医院全面开展数字医院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的就医安全感和健康幸福感,努力为争当“两个先行”山区奋勇探路者作出更大卫生健康贡献!
(二)主要亮点工作
一是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完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台账,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制定鼓励中医药服务的保障政策,完善中医药事业投入与补偿机制以及中医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人才体系建设,打造山区特色中医药健康服务网,争取在2022-2024年创建周期中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二是“慢病AI智能路径化管理”改革和“中医一键到家”应用打造。“慢病AI智能路径化管理”改革是在患者就医开始时,主动陪伴和引导患者快速完成签到、就诊、付费、检查、取药等业务,在群众就医繁、医生看病愁、医院管理难等堵点、痛点上有效破题。争取省卫健委将“慢病AI智能路径化管理”改革推荐参与“2022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评审和试点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医一键到家”应用,打造采购、开方、煎制、配送和监管“五位一体”的中医云服务,构建“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为基层中医药保障不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争取列入“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应用一本账,纳入全省基层实践创新库。
三是医疗资源整合工作。加快推进开化县人民医院和开化县妇幼保健院、开化县第二人民医院和华埠镇中心卫生院等医疗机构资源整合,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通过汇聚资源增强医疗设施、医疗人才、重点学科等医疗核心能力,实现县域医疗资源优质均衡,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为其他地区解决医疗资源闲置、浪费问题提供借鉴参考。
(三)重点举措
一是聚焦改革突破,激活卫生健康发展动能。在综合医改方面,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等改革试点工作,深化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实行公立医院负责人年薪制等多种薪酬分配形式。2023年6月底前,完成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12月底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同比增长3%以上。在数字化改革方面,县级医院全面开展数字医院建设,实现浙有善育、浙里健康e生、浙里护理、浙里中医等重大应用县级医院全覆盖,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扩面。2023年10月底前,争取“中医一键到家”应用列入“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应用一本账,12月底前至少谋划推进3家未来乡村(社区)健康馆建设。在清廉医院建设方面,继续开展清廉医院建设提标创建,2023年12月底前,争创1家省级清廉医院示范点,创建7个清廉单元县级示范点,80%的医院达到“四廉争先”标准。
二是聚焦能力提升,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深化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医疗资源整合,强化医疗机构差异化发展,加强引导浙大二院、浙江省中医院等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3年12月底前,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加强基层网底建设,加快提升乡镇卫生院特别是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广一批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加强中心村、社区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建设,满足群众“家门口”就医需求,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差距,2023年12月底前,基层就诊率保持在65%以上,乡镇卫生院提供住院服务比例超过60%。加强医疗卫生重点项目谋划,谋划开化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林山乡卫生院改建项目、开化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共3个重点项目,争取2023年12月底前各个项目开工并入库。
三是聚焦公卫补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筑牢疫情防控底线,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做好流调溯源、重点人员管控等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做好加强针、贯序接种和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人民医院感染楼扩建项目和方舱医院提升工程。强化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做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推进结直肠癌、肺结核、“两癌”等重点疾病早筛早诊早治,持续实施“百医进百村”、“两慢病”门诊免费用药等暖心服务政策,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
四是聚焦健康开化,巩固提升国卫创建成果。持续擦亮健康开化品牌,健全健康开化日常督查评估机制,力争15项健康中国专项行动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12月底前,取得2023年健康浙江考核优秀。扎实巩固卫生创建成果,全面开展健康村镇建设,做好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暗访评审工作准备,2023年12月底前,争创健康乡镇1个、健康村20个以上、健康家庭1000户,创建以灭蚊灭蝇为重点的除四害村4个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6%以上。
五是聚焦重点人群,推动健康服务优质普惠。关注“一老”,持续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推动老年疾病早筛早治,优化老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着力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水平。关注“一小”,加快推进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出台实施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方案,继续在未来乡村和未来社区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点,2023年12月底前,新增1个乡镇建有托育机构,新增托位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