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240026267528/2023-0025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23-01-09
发布单位: 芹阳办事处
开化县芹阳办事处2022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3-01-09 15:44 来源: 芹阳办事处 浏览次数: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异常艰难、极不平凡、极其难忘的一年,这一年,疫情反复无时无刻不在牵动我们心弦,经济下行无时无刻不在施加我们巨大压力,面对疫情防控的艰难险阻和发展形势的严峻复杂,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县委县政府和芹阳办事处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芹阳工委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芹阳办事处全体人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克难攻坚、勇毅前行,解决了一批难事,办成了一批实事,跑出了经济加速度,积蓄了发展新动能,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22年,我们苦干实干拼命干,各项工作实现争先进位,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季度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县前列。先后荣获省市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省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美丽城镇山区县县城城镇省级样板、市信访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等省市县荣誉20余个,5夺全县“共同富裕、争先竞跑”擂台赛流动红旗。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6.3亿元、同比增长5.1%;1-11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86.6万元、同比增长4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6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46元,分别增长8.5%和9.2%。

这一年,我们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全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6方面工作:

(一)紧盯产业升级提质效,发展根基持续强化

工业经济逆势增长。狠抓制造业发展,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5家。1-11月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85亿元,同比增长10.55%,外贸收入7715万元,同比增长5.8%。积极开展助企纾困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6个。

农业产业持续拓展。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龙潭蟠姜、岔里茄子、同丰油茶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持续增加。以“两非”整治为抓手,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累计完成整治486亩,排名全县前列,其中翁村“四步工作法”得到县政府领导肯定。全年完成粮食生产11500亩,粮食总产量4900吨;打造国家甘薯产业固定观察点2个;蔬菜基地面积突破1000亩;新发展茶园140亩,实现茶叶产量226吨,总产值达9000万元。

文旅产业亮点纷呈。全力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密赛未来乡村10.1正式开村运营,成为全市城郊旅游新“IP”。国庆、星群等6个村成功创建省级A级景区村,实现区域内A级景区村全覆盖。成功盘活桃溪耕读小院,招引开元颐居酒店并落地运营,累计接待游客1.86万人次,实现收入390万元,成为来开旅游人群新的集散地。桃溪村成功申报县级疗休养点,接待疗休养7.92万人次。成功申报“微改造精提升”省级项目库项目9个,全年完成投资5317万元。

(二)抓实项目建设强支撑,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项目建设全线提速。始终坚定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理念不动摇。做好服务的“店小二”,全力以赴保障辖区内计划总投资83.4亿元的67个项目顺利实施。当好开路的“急先锋”,芹阳富民安居产业园(一期)、芹阳养老服务中心等21个自行实施的项目完成年度目标。特别是紧盯政策导向,成功争取4400万政府专项债券,推动芹阳富民安居产业园项目建设比预定时间提前2个月,刷新芹阳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要素保障全面强化。扛起主城区职责担当,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累计完成土地征收140.7亩,完成拔钉清障问题4个,特别是仅用时28天,完成624套双溪景苑、泰康苑安置房交付工作,以“零信访”的成绩圆满完成旧城改造项目的“最后一环”。全力做好开化水库工程移民群众进城安置服务保障工作,让库区移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第二家乡的温暖,兑现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承诺,共接收移民1890户4500余人。

招商引资全力突围。聚焦优势资源,优化考核机制,全力攻坚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夯实发展“生命线”。全年共报送在谈项目信息20余条,成功引进年产8000万件五金及塑料配件生产线项目、畅畅生态养殖项目等项目4个,总投资达1.1亿元。用好山海协作平台,与桐乡市工商联签订山海协作结对协议,并开展互访交流,龙顶茶、清水鱼等特色农产品成功进入桐乡市。

(三)统筹城乡融合促发展,城乡振兴全面推进

城市能级不断提升。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硬品质。全年共开展创文行动550余次,完成交办任务560余项,共整治改造小区绿化带、机动车位、飞线整治、小区楼道等点位近万个,高分通过省级测评,连续4次获得县创文排位赛流动红旗,斩获美丽城镇建设山区县县城城镇省级样板。聚焦现代社区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新成立元启、开元和龙顶3个社区,新招聘社区工作者63人,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增添源源动力。

乡村振兴动能强劲。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桃溪村、汶山村等6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顺利完工,翁村村获评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发挥密赛、桃溪、下淤资源互补优势,开化首个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成功启用,并成立近郊野趣户外公园联盟,在全市年度考评中排名第二,未来乡村区域化带动属性不断增强。通过打造蔬菜产业、酒坊联盟、物业经济、来料加工基地等方式发展组团式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20万元全覆盖,其中50万元以上村15个,100万元以上村6个,综合排名全县第一。

城乡融合更加深化。依托城市发展红利,扩大点带面发展效应,进一步推动“以城带村”的发展模式,建立“中心城区+城郊村”一体化发展机制。紧盯异地搬迁、开化水库移民人员就业问题,谋划打造来料加工基地和芹阳富民安居产业园项目,搭设“零工驿站”就业创业平台,探索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新路径。

(四)坚持用心用情办实事,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社会救助更加有力。借力“大数据”平台精准识别,累计救助困难群体706户1013人,发放救助金850.46万元;困难群体2026人次免费参加新农合和惠衢保;慰问低收入农户263户,发放慰问金20.66万元,确保困难群众“不落一户,不少一人”。紧盯疫情新形势,60周岁以上老人防疫薄弱环节,全面落实上级指示,累计发放“防疫包”15416个,实现60周岁以上老人“防疫包”全覆盖。成立166支暖心小分队,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累计服务近2万余次。

养老服务更加优化。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场所建设。建成32个村社照料中心,2个乡镇级居家养老示范中心投入使用。探索立体化、全维度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投资4650万元的芹阳办事处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大幅度提升养老环境和服务质量。

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完善群众保险体系,提升群众基础保障,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3%,惠衢保参保率达到88.12%,排名全县前列。积极用好“灵活就业”等改革成果,大力实施就业帮扶专项行动,累计帮助1600余名就业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五)强化系统治理夯基础,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牢牢守住疫情防线。坚决扛起属地责任使命,强统筹、快执行、严落实,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体干部全员压上,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快速有力打赢“3·6”、“12·4”疫情,牢牢守住群众生命线,为全县疫情防控贡献了芹阳力量。大力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完成加强针接种65230人次,不断筑牢群众免疫屏障。

牢牢守住治理红线。坚持群众事无小事,事事放心上,件件有着落,尽心尽力化解各类信访矛盾纠纷。全年累计受理信访案件322件,已化解319件,化解率99.06%;24件信访积案全部得到有效化解,2次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批示肯定。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共化解纠纷案件845件,调处成功率达99.2%,荣获市级金牌调解工作室称号。对网格进行科学划分、合理优化,提升末端治理能力,新增网格41个,网格服务向精细化、科学化迈进。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紧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问题交办、整改、督查、销号的全过程闭环管控机制,累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356个并全部整改到位。道路交通、森林防火等易发性安全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0.1%,亡人数下降50%,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健全基层应急管理责任体系,早部署、早响应、早转移,及时处置10起地质灾害险情,安全度过“6.20”汛情,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大力开展非标电动车淘汰工作,累计完成14841辆,全县排名第一。加快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切实守好辖区内生态安全。

(六)突出勤政务实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首位,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以及芹阳办事处党工委的各项要求开展工作,力求方向不偏、道路不变、力度不减。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积极开展民主协商,全力推进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16件人大代表建议全部按期完成办理,办理满意率100%。深入开展“六治六提”作风建设行动,全体干部对标对表逐一分析、自查自纠、立行立改;用好“工分+排名”、“村村比拼”、“干部擂台赛”等一系列抓人促事工作机制,通过考核和比拼晾晒进一步倒逼干部提升工作效能,干部“两勤”“两专”能力不断提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完成“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67名执法人员全部下沉到位;机关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合格率达100%;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1个。政务公开应开尽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群众所求,累计公开政务信息258条,政府运行更加透明,政府公信更加有力。

过去一年,我们取得的每份成绩、每个荣誉、每项成就,都是干出来、拼出来、闯出来的!都是县委县政府和芹阳办事处党工委坚强领导的结果,都是人大芹阳工委监督支持的结果,都是全体芹阳办事处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芹阳办事处,向所有为芹阳办事处发展辛勤工作、努力奉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支持和监督芹阳办事处工作的议事员、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对照发展新要求,我们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产业发展能级不足,支柱性产业匮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链条较为单一;二是城市能级亟需进一步提升,城市中心首位度不高,城乡融合未能形成芹阳经验,与发达地区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三是城市管理机制仍未理顺,上接天线能力不足,埋头苦干较多,抬头看路较少;四是乡镇“天花板”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干部存在“躺平”现象,敢干能干苦干精神不足。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正视问题、直面挑战、敢于担当,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尽心竭力改进工作,一定不负人民期待!

二、2023年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议事员,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落实县委县政府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目标的决胜之年,更是芹阳办事处扛起首位担当,追赶跨越,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办事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使命非凡。

今年芹阳办事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以“1151”工作体系为牵引,抓发展、惠民生、守平安、促共富、强自身,奋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排头兵。

今年主要指标初步考虑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2%;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任务,力争每项工作排名“保二争一”。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抓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城乡蝶变,建强高质量发展载体

全力承接人口聚集。紧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政策红利,聚焦自身主城区资源特色,谋划打造芹阳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富民安居”工程,做大城市人口红利,做强城市产城融合,集中资源力量推动偏远零散自然村整村搬迁,2023年力争辖区内搬迁农村人口500人,承接其他乡镇转移人口3000人。持续做好开化水库安置群众服务保障工作,让4500名水库移民不仅安家落户,更能安居乐业。

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全力攻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完成投资1200万元的老旧小区整治和风貌提升工程,确保高分通过国家测评。深入实施城市发展八大专项行动,主动对接各个行业主管部门,不断优化城市顶层设计,让城市发展更具品质。聚焦老城区有机更新和新城区有序开发,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金丰片区征迁和城市有机更新工作,让老城区更具新活力,新城区更具新动能。

全力促进城乡融合。依托大健康数字经济产业园,联合各村特有产业资源,打造电商新零售生态体系平台,放大电商集成带动效应。聚焦城中村、城郊村加快融入城市发展新路径,探索建立城中(城郊)村集体资产市场化管理机制,让农村的闲置资金在城中找到新的增长点。紧盯城郊红利,大力发展城郊“菜篮子”项目,物业经济用房项目,推进城郊经济发展提质扩面,实现城乡两极优势互补。

(二)聚焦产业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着力助推农业提质。进一步发挥城郊区域优势,打造规模化、集成化程度更高的大棚蔬菜、山地蔬菜、中药材等种植基地。新发展大棚蔬菜基地100亩、山地蔬菜基地50亩、中药材种植200亩、蟠姜30亩。紧盯龙顶振兴政策导向,进一步挖掘龙顶茶文化,做实全域龙顶茶发展基础,推动金村片与金凤凰茶叶合作社开展深入合作,让万亩茶园转换成千万收入,重现“茶出金村者,品不在天池下”的往昔风采。

着力建好产业平台。进一步强化大健康数字经济产业园平台能级,打造以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直播等全产业链为一体的智慧型产业平台,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做好农业精品化、品牌化文章,进一步发挥“吴哥蔬菜”、“蟠姜”等农业品牌带动效应,力争产生经济效益300余万元,带动2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着力做强文旅产业。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和5A县城创建为契机,持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打造精品文旅品牌,进一步释放金溪桃韵景区、密赛未来乡村等网红IP旅游带动效应,力争创建省级银宿2个,省3A级景区村1个、市级示范营地1个。整合资源和项目,统筹做好“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力争实现文旅项目投资5500万元。

(三)聚焦项目赋能,提升高质量发展支撑

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拧紧项目建设进度条,按照“抢进度、促投产”的要求,紧盯任务周期,倒排工作计划,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大密赛未来乡村连片发展试验区以及近郊野趣户外公园联盟实际运作力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其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乡村旅游新地标、未来乡村新范例;加足马力推进芹阳富民安居产业园(一期)项目、芹阳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龙源小区二期等项目建设,确保按照时序节点完成建设任务。

全面抓好项目保障。扛起属地职责,做好开化水库安置小区(二期)、大棚坞未来社区、东城四期等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年度项目投资目标。紧盯国家和省级政策导向和投资走向,聚焦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自身优势领域,积极谋划包装一批高质量项目,为项目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全面推动招商引资。迭代招商理念,整合招商资源,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攻坚招商引资。围绕城郊物业经济、城市楼宇经济、物流经济三大特有本底做文章,精准招引,招好商、招大商,实现招商工作质的提升,力争芹阳富民安居产业园意向客商达到2家以上。加大“走出去,引进来”力度,用好政策、优服务促成在谈的精品五金园区、3D新材料制造产业链等11个项目尽早落地实施。

(四)聚焦惠民利民,普惠高质量发展成果

持续守护人民健康。紧盯上级防疫新政策、新要求,动态调整工作举措,确保防控工作紧紧围绕“减重症,防死亡”不走样;紧盯“一老一小”,提升防疫物资特别是紧缺药品保障能力,加大疫苗接种覆盖率,强化城东卫生院救治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群众受疫情影响程度。

持续夯实社会保障。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覆盖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关爱服务,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城乡合作医疗保险、“惠衢保”等政策的宣传引导,力争全年参保率分别达到99.5%和90%以上。做好贫困学生助学工作,绝不出现因贫辍学。充分依托“灵活就业”平台,强化就业供给与需求对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加快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力度,高质量完成4个民生实事项目。

持续推进共同富裕。完善边缘户及脱贫户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持续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防止新增贫困人口或已脱贫对象返贫,确保共富路上不落一人。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巩固三年行动,依托城市发展红利以及城乡融合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酒坊共富联盟”、“物业经济共富联盟”等共富联盟实体化运作,加大相关项目和产业的建设力度,确保年底2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面超30万元,50万元村占60%以上。

(五)聚焦社会治理,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

完善高效治理格局。城市方面,以现代社区建设为抓手,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完善区域协同,强化人员协助,不断提升社区精准服务能力,力争元启社区创成省级现代社区试点。农村方面,进一步做实做优网格建设,优化网格布局,强化网格人员配备,提升网格扁平化服务能力,不断饱满末端颗粒度。

强化基层智治能力。推动141体系和“1612”有效承接,迭代升级“基层治理四平台”,完善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组织架构,提升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的综合指挥能力。进一步推进“七张问题清单”、“防汛防台”、“浙江E行在线”、“社区矫正”四个试点应用工作,强化源头治理能力,以数字化赋能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筑牢和谐稳定防线。做实县乡村格四级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努力将问题解决在群众身边、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力攻坚信访积案和疑难问题,坚决防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常态化开展反电信诈骗、禁毒等宣传活动,切实提高辖区群众防骗、识骗、防毒能力。持续完善“2+12+33”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安全生产“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坚决防止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持续推进危旧房改造和地质灾害点治理工作,完成12宗危旧房改造,10处地质灾害点治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聚焦生态本底,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深化全域土地整治。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未来发展空间,实现空间重构、乡村重生。加大“五类地”处置力度,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要素,让“寸土”变“寸金”,处置批而未供五类用地400亩,盘活建设用地12.4亩,垦造耕地70亩,旱改水18亩。全力做好“两非”以及抛荒整治后半篇文章。

深化林业生态建设。新增国土绿化造林150亩,完成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人工造林510亩,森林抚育2400亩。全力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开展“拔钉清零”行动,确保松材线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治理。进一步盘活农村沉睡山林资源,继续推进万亩香榧产业、万亩油茶、茶叶产业的“两万”发展计划。推进4万亩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切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确保辖区内不发生森林火灾。

深化“五水共治”成效。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消除水资源污染隐患,切实巩固“五水共治”工作成效。新建和改造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达标率100%,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完成投资150万元的管网提升工程,加强水质维护,保障供水安全。

(七)聚焦自身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奋力建设法治政府。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政府学法活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依法依规推进政府工作。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和政务公开,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提升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奋力建设高效政府。坚持“一般不过夜、最多过一夜”的干事准则,强化“首问即负责、牵头即主责”机制,树牢“人人都是所在领域一把手”理念,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为民服务的实践中,让“马上就办”“干一件成一件”成为政府工作新常态,力求更多工作实现从“争先进位”到“走在前列”转变。  

奋力建设廉洁政府。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推动“一岗双责”见人见事,严防廉政风险。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等活动,大力纠治“四风”,严密制度、严肃教育、严惩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争当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