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245972094984/2023-0007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开政办发〔2022〕64号 | 公开日期: | 2023-01-03 |
发布单位: | 县府办 | 有效性: | |
文件登记号: |
各乡镇人民政府,芹阳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开化县关于深入贯彻交通强省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县的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29日
开化县关于深入贯彻交通强省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县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高水平建设交通强省工作推进会精神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开化县实际,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县,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抢抓“交通强省”黄金机遇期,着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建设“示范窗口”为引领,坚持“五个三”高质量发展体系,着力促进双循环高效流通,加快实现向融入重大战略、综合立体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创新驱动引领转变,统筹综合交通各要素融合发展,全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开化建设成为四省边际绿色交通枢纽,为开化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大局、先行引领。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及“四大建设”等重大战略,更好发挥战略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发达的骨干网、完善的干线网和普惠的基础网,进一步拓展空间格局、集聚高端要素、引领产业升级,持续走在前列。
坚持综合集成、一体融合。注重多元立体、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衢州区位优势,统筹推进九要素建设,强化交通资源整合和利用。聚焦重要通道、综合枢纽、多式联运等关键领域,着重解决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问题。加快区域、市域、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强化跨部门、全流程协同联动。创新交旅融合、枢纽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跨领域融合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着眼未来发展,突出创新核心地位,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打造交通新基建、智控体系、智慧平台等创新载体,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数字化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强化整体智治,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绿色低碳、提质增效。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推广绿色交通运输装备应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注重集约节约发展,优化设施供给结构,充分挖掘存量潜能,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构建全域美丽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坚持人民满意、普惠共享。围绕共同富裕,聚焦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全面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满足群众个性化出行需求、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打造人文交通,不断增强发展软实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综合交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服务能级等方面得到长足进步。统筹推进铁路、轨道、公路、水运、航空、枢纽等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关键通道能力提升、加密拓展网络覆盖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对外强筋壮骨,对内畅通脉络,将开化县打造成为四省边际绿色交通枢纽。全面融入省域“一小时”交通圈、四省边际“一小时”交通圈和长三角“两小时”交通圈,打造“153060”交通圈。
到2035年,突出开化的综合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绿色交通建设,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经济、便捷、绿色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大幅度提升开化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一体高效的区域交通网全面建成,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高效化;城镇互联基础网络全面建成,重要工业、重要景区实现互联互通,实现高效、便捷、安全、绿色出行;枢纽节点系统进一步完善,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等交通枢纽节点建成。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铁路网。构建“一纵一横”的铁路网络,加快与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衔接,优化完善浙江省“六纵六横”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提升开化与周边城市的通达能力,深化衢黄铁路前期,支撑开化全面融入省域“一小时”交通圈、四省边际“一小时”交通圈和长三角“两小时”交通圈。
(二)构建广覆盖深通达的公路网。深入贯彻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行动方案,增强公路向西辐射功能,畅通四省边际主通道,提升普通国省道通行速度和服务水平,加快县内路网规划建设、提档升级。加快推进杭淳开高速建设,形成“一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增强出省通道的辐射能力,形成大花园核心区对接长三角城市群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绿色大通道。完成205国道改建、复建等项目建设,推进309省道项目前期,形成“两纵一横”的国省道重要干线公路网,优化县域交通“内循环”,打造全域“四好农村路”,着力攻坚乡村公路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公路基础设施质量与通达度、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实现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全覆盖,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百人以上自然村通等级公路,推进美丽经济交通建设工作,创成省万里美丽交通经济走廊示范县,形成富有国家公园城市特色的绿色生态交通网络。
(三)构建客货兼备的内河航运网。推进省级以上高等级航道和旅游专用航道建设,规划马金溪航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引领产业沿江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马金溪城区段旅游航道建设,开展开化华埠至常山辉埠货运航道规划研究。
(四)构建辐射四省的通用航空网。加快通用机场建设,开展航空运输、低空旅游、航空作业等业务,提供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援等社会公共服务,形成具有特色的通用航空服务体系。全县通用机场规划形成“125”格局,即由1个通用机场、2个医院直升机起降点、5个景区起降点组成的通用机场网络体系。建成通用机场,实现应急救援30分钟响应全县覆盖。
(五)构建保障有力的油气管道网。坚持通道多元、省际互联互通,逐步完善全县天然气管网布局。加强与国家主干管网衔接,加快管网项目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燃气供应水平。
(六)构建多式一体的轨道交通网。轨道交通TOD是加快人口聚集的有效模式,为加快芹阳朝阳华阳同城化,带动人口集聚,提升旅游人气,实现衢黄高铁开化东站、中心城区、衢九铁路开化站之间的快速通达,规划轨道交通城华线。
(七)构建快捷便利的快递邮政网。按照区域物流集散中心战略定位要求,以主要交通、信息通道、产业需求等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开化县物流园区为中心,结合快递发展需要,在各乡镇设置快递营业场所,使每个村庄和每个街道都有末端快递网点,15 分钟步行就可以享受快递服务。
(八)构建诗画便利的城乡绿道网。依托美丽沿江公路、联盟大道,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精品绿道,完成龙潭大坝至密赛段绿道。深入推进交通绿道、城乡绿道、登山绿道等建设,以水为脉,串联城市组团与资源景观,构建从城市外围延伸到城区内部的生态绿道网,形成层次丰富、特色突出的绿道网系统,均衡覆盖特色区域、沟通城乡节点、联系旅游资源、服务经济发展,建成美景之道、幸福之道。
(九)构建一体衔接的客货枢纽网。综合客运枢纽是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是实现客流集散和交通转换的场所,在城市内外交通以及城市内部交通的联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开展开化县综合客运枢纽前期研究。
(十)构建便捷低碳的公共出行网。持续深化交通拥堵治理,打造绿色低碳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实施公交优先发展行动。积极创建绿色出行城市,大力发展公交、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努力形成绿色出行为主导的城市交通体系。
(十一)实施美丽绿色交通发展新模式。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绿色铁路方面,积极推行生态环保设计,倡导生态选线选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善生态保护工程措施,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公路方面,统筹全市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在所有新建设公路中推广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因地制宜建设绿色生态公路。
(十二)促进交通智慧化。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等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智慧铁路、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能航运、智慧机场和智慧云平台等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全方位智慧交通技术交通体系。加快智慧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基础设施智能检测监测系统,建设关键岔状态的智能感知和安全预警系统,建设智能供电系统,实现智能故障诊断、预警、自愈重构等功能;深入开展面向全智能化出行的旅客服务,应用全过程旅客智能出行服务技术。推进“便捷交通+互联网”“现代物流+互联网”,推动公路交通产业智能化变革,打造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搭建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调度、路径规划、交易引擎等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实时动态、高效统一、适合居民出行需求的实时交通诱导服务系统;建立集地理信息系统、交通信息管理和交通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全域高速公路智慧化。推进船联网技术应用,应用船舶电子签证、船舶过闸水上电子不停船收费系统等电子化服务,实现船舶电子监管、船闸调度运行的区域性联网。
(十三)提高交通出行服务品质。全面推广出行即服务模式,发展旅客联程联运,实现电子客票、无感支付等智慧服务全覆盖。实施路网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行效率。推广客运枢纽无感安检、智能引导等服务,实现便捷换成。构建绿色出行体系,完善慢行和无障碍设施。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素养。
(十四)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加强交通领域5G、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北斗系统等新基建设施的布局和应用。面向未来交通,加强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研究,研究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行业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
(十五)增强交通应急能力。以省、市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为依托,推动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行业应急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统筹应急保障基地布局。统筹省、市、县公路、水路、铁路等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布局,形成应急保障网络,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加强交通战备安全建设。强化重点地区、重点方向急需的交通战备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国家国防交通网路体系,全面提升交通战备安全保障能力。
(十六)推动交通治理现代化。深化交通行业政府数字化转型,完善“一件事”全周期服务机制,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健全综合交通法规制度体系,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四基四化”建设,实现非现场执法全覆盖,改善基层执法条件。建设清廉交通,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加快发展交通项目摆在重要位置。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交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例会制度,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和督查落实。
(二)多部门协作,加快推进工作。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及建设涉及交通、旅游、规划、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多部门协作,各司其职,各担其责,在政策允许的框架条件下,能简则简,以“奔跑”的速度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建设。
(三)创新投融资平台,加大财政投入。抓紧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投融资渠道,建立投融资平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经营”的理念拓宽投资类型,增加建设资金来源,加快推进综合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建议整合上级交通建设补助资金、交通专项资金、县级财政资金以及其他资金,合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交通建设。
(四)保障项目用地。交通项目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在交通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占地数量。因此,为了全力推进综合交通项目建设,建议在新一轮土地规划调整中,充分考虑交通用地需求,优先保障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要求,围绕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系、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事权改革等提出政策措施。
(六)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行业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
附件:开化县关于深入贯彻交通强省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县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开化县关于深入贯彻交通强省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县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毛献明(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杨选科(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成 员:吕 建(县府办主任)
宋 俊(县府办副主任)
汪伟萍(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詹里增(县发改局局长)
廖继军(县财政局局长)
江国基(县公安局政委)
陈 轩(县资源规划局局长)
曹 蓉(县文广旅体局局长)
严颂华(县住建局局长)
镇 君(县水利局局长)
朱建平(县林业局局长)
陈燕芳(市生态环境局开化分局局长)
王洪富(县农业农村局副书记、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县府办、县交通运输局分管领导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因工作或职务变动不再担任成员的,由接任工作负责同志自行接替,不再另行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