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新冠肺炎院感防控工作,防止医疗机构内发生聚集性疫情,阻断疫情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根据《关于明确疫情防控期间院内陪护探视管理的指导意见》《开化县卫生健康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院感管理和个人防护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前期对各医疗机构的督查暗访情况,就如何做好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坚守院内零感染总目标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认识院感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院感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与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同等重要的大事来抓,坚决守住不发生医院内感染的这条底线,通过采取最有力、最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防控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性疾病传播,杜绝医源性感染发生,从根本上降低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风险,保障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二、筑牢医院感染控制防线
(一)落实全员防。积极树立院感防控贯穿诊疗活动的“主线”,筑牢患者安全的“底线”和依法执业的“红线”思维,建立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责任人的理念。在做实各岗位医务人员院感培训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医院工勤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以及与医院服务相关的其他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防控知识的培训管理,做到不留死角、不存盲区,不漏一岗、不落一人,真正把院感控制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全程防。各医疗机构要对照《开化县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院内感染防控流程指引》,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对医院内部相关医疗服务、病区管理、后勤保障、医废处置等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参照流程确定的院感防控管理要求,明确各流程环节管理和监督落实责任人,全面实施院感防控监督员制度,落实全流程院感防控管理。要发动全院职工,包括每个部门、每个科室,深入查找院感漏洞和风险,排查上报隐患,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要逐项销号整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三)落实全院防。各医疗机构要定期组织开展新冠肺炎院感防控风险隐患大排查。排查范围要覆盖所有场所环节,排查部位不仅要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呼吸科、隔离病区为重点,还应包涵外科、骨科、血液科、肿瘤科、临检分中心等医院所有科室和场所。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明确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建立分工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制订整改方案落实专人进行整改。各医疗机构要加快推进医院发热门诊从应急状态转向中长期常态设置,科学设置流程布局,规范配备硬件设施,确保重点环节传染性疾病防控到位。
三、转变医疗服务保障方式
(一)转变服务方式。要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互联网医院、网络服务和医联体医共体的作用,促进网上预约服务和分级诊疗,探索将健康码和相关医疗服务的整合,推进前端的医疗服务在网络上更好地实现,努力形成网络就诊、支付、药物配送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患者在医院的停留时间,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转变保障方式。要根据防控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医院后勤保障服务精细化管理,研究医疗物品配送、员工病人饮食保障、院外物资配送等流程简化优化解决方案,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推行员工错峰用餐、分开用餐,排队和用餐时保持安全距离,倡导就餐不面对面或做好隔离,就餐时不交流。
(三)转变防护方式。要根据院感防控工作要求,严格、规范落实个人防护措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呼吸科和需要近距离接触的治疗(如胃镜、气管镜、眼科检查和口腔治疗等)都要适当提高防护等级。要对照《开化县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院内感染防控流程指引》,根据不同科室、不同操作、不同流程的工作性质和防护要求,采取一科一策、一案一策,科学适度精准防护。
四、创新医院感染管理举措
(一)建立“一号通”。各医疗机构要建立院感可疑风险隐患快速报告处理机制,明确一名医院领导作为医院院感防控风险隐患应急快速报告处理责任人,确定并公布24小时报告唯一专用电话,全天候接受医院一线工作人员可疑情况、疑似病人等线索信息报告,确保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处置工作。
(二)做到“一册明”。各医疗机构要结合实际,编印适用于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控知识手册,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具,图文并茂,既要成为面向专业医务人员,规范日常诊疗行为的标准“工具书”,又要成为面向工勤、保安、护工、家属、陪客等非医学专业人员的操作“说明书”,做到人手一册,人人学习,应知应会。
(三)用好“一码进”。要进一步加强对预检分诊、病房探视和就医的健康码管理,所有人员通过固定医院出入口时,均要出示健康码和测体温,持有绿码人员予以正常通行,如发现黄码或红码对象,第一时间上报指挥部和局医政科,并立即安排至临时留置点(处置流程详见附件2:医疗机构健康码应用管理流程图);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启用健康码快速就医通道,采取分区分类接诊管 理等措施,切实保障医院安全、高效的诊疗秩序。
五、着力抓好院感监督管理
各医疗机构要切实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有关要求,健全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立院感防控监督岗和监督员,规范日常运行,履行好全流程监督、指导、管理的职能,确保院感防控的规章制度执行和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使用到位。县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筛查、隔离消毒、人员防护和风险排查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院感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