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浙、赣二省交界处,与江西省婺源县、德兴市毗邻。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身为国营伐木场,始建于1958年,1975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107.1公顷,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水流经苏庄镇折入江西乐安江流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古田山景区境内分布着典型的呈原始状态的大片天然次生低海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突出,是“浙江天然基因库”。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珍稀濒危植物34种,特别是香果树、野含笑、紫茎3种珍稀植物群落之大,分布之集中,在全国罕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豹、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其中黑麂、白颈长尾雉(全球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重要栖息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4种、省重点保护动物36种。是世界濒危物种; 2011年 浙江时隔11年首次在古田山保护区拍摄到野生黑熊。
古田山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生物资源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专家及项目入驻保护区。⑴2009年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建成24公顷和5公顷固定监测样地;⑵2008年5月中欧合作项目(BEF-China)在古田山建立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在亚热带开展的森林BEF研究;⑶2009年7月与汇丰银行、地球观察研究所等4个著名的国际环保组织合作,成立中国区域性气候研究中心(中国唯一)。
古田山自古就是避暑休闲的旅游胜地。据古书《广屿》所载“古田名山为东南之名胜,为七十二洞天之一也。”有千年古刹——凌云寺,始建于宋太祖乾德年间(963-967),相传南宋高僧济公曾云游至此,扶危济困、除暴安良,为老百姓治愈了各种疑难杂症,修复了被火烧的寺庙,并在寺庙前较平的山坡地上造田种粮,由寺院雇工耕种流传至今,因年代久远,当地人称其为“古田”,古田山便因此而得名,凌云寺亦名古田庙。
古田山地处浙、赣两省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明太祖朱元璋,后有方志敏、栗裕等,都曾经在古田山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光辉的足迹。此外,古田山周边还分布着“元杉”、“唐柏”、“吴越古樟”、“姜家祠”、“宋代古佛”、龙坦的“宋朝窑址”等古木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