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时间:2021-11-30 16:55 来源: 县教育局 浏览次数:

浙江省衢州旅游学校位于开化根缘小镇核心区域,桃溪路162号。对接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设有旅游服务与管理、茶艺与茶营销、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工艺美术(根雕)等十个专业。目前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根雕)是浙江省中职高水平建设专业。学校拥有教职工11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0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7%。有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1人,浙派名师培养对象3名,市县级名师4人;共有47个教学班级,1940名学生。学校紧紧围绕市职业教育“五统筹”,依托“三区三园”建设,着力发展旅游专业群,打响“茶艺”“根艺”“厨艺”三大特色品牌。目前占地211.5亩新校园正在有序建设中,计划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学生发展:“德技双修”提升素养

(一)坚持立德树人,助力学生成长

爱国教育洗涤心灵。通过观看一部纪录片、开展一次集中教研、举办一次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红歌会、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扣好青少年人生第一颗扣子。举行“嘹亮红歌献祖国”校园红歌会,致敬先烈。结合建党百年,组织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党史、唱党歌、重温革命历程等方式,指引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好本领,建功新时代。

德育活动提升素质。“匠心艺人”德育获衢州市中小学首批“五五一二”品牌德育项目。在狠抓常规营造良好校风的同时,学校开展各类德育活动提升学生素养。举行“向榜样学习,与最美同行”之开化援鄂医生朱佳、舒然事迹报告会,鼓励学生向英雄学习。注重研学活动开展,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注重法治教育,围绕“宪法日”,开展“宪法晨读”“学宪法”主题班会、“学宪法、讲宪法”线上演讲比赛,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增强了法治观念。邀请派出所民警来校做防电信网络诈骗讲座,并开展宪法小卫士、禁毒防艾、反邪教、反校园欺凌专项教育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校获评市“五好”学校关工委荣誉称号。

最美评选激励导向。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充分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展“最美中职生”评选活动。按照班级、年级组推荐,现场展示、校委会评审等程序,最终产生十名衢州旅游学校 “最美中职生”,形成示范作用。           

(二)开展实践活动,内化学生德育

研学活动拓专业视野。学校分别于春秋两季举办研学活动。在音坑下淤村,烹饪专业学生走进农家乐的后厨,听大厨讲解烹饪实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学前教育学生开展写生活动。阳光志愿服务队学生开展环保活动。在开化根博园,根雕学生参观企业车间,向大师傅学习技艺。旅游专业学生开展现场导游讲解。工美、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写生活动。学生会成员开展“着汉服、行汉礼、品茶道”主题研学。在研学过程中,展示专业技能,感受专业魅力。

劳动实践促专业成长。将专业技能与劳动实践紧密融合。校园茶园采摘师生PK赛,让学生感受劳动带来得快乐;烹饪专业学生走进学校食堂,服务全校师生,在劳动中收获肯定;根雕专业通过作品展示技艺,展示劳动者之美。汽修专业的同学们参与汽车清洗与护理实践活动,服务教师的同时强化专业技能。工艺美术(根雕)劳动实践基地获评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第二批)暨职业体验基地。

志愿服务展学校形象。学校积极参与学校、县内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通过赛事礼仪服务、爱心行动、环保行动等,展示了旅游学校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风貌。学生志愿者徐萍同学获评衢州市新时代好少年;学校志愿服务队正式更名为“衢州旅游学校阳光服务队”,46名优秀志愿者在活动中受到表彰。先后服务2021第十六届浙江山水旅游节活动,浙江省第四届体育大会门球比赛等,成为我校德育活动的一张金名片。

(三)优化人才培养,助力学生成才

校企协同育人。学校进一步优化所有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构建以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醉根山房、国际大酒店等推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实施“工学结合,技能递进”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在东方大酒店试点推行现代学徒制,除了“工学交替”,实施“5+2”模式,周末统一到酒店上岗(学徒、学员),体验经理角色,培养“技能+管理”复合型人才。

图: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双创教育。依托798双创教育基地,打造“电商双创实战平台”围绕旅游茶艺、根雕、美食等产业群,集中在民宿、餐饮、美食、特产销售等服务性行业推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开化农民学校,实施“新型农民返乡技能再提升”工程, 培养一大批本土茶艺师、电商师等。完善“蚂蚁搬家物流”,通过淘宝网、微博、行业网站做好产品发布,结合电商专业线上线下营销。电商创客空间为乡村农户培训,利用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打开销售渠道,走上致富之路。“双十一”前夕,以淘宝客服身份与全国各地顾客交流服务,创造3000万以上的销售金额。

提升培养质量。坚持“最佳升学,充分就业”办学宗旨。2021高考中再创新高。208名学生参加考试,本科上线36人,较去年相比提高7个百分点。全省前100名16人,前55名9人。电子商务专业在全省商业类专业排名第二;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19人,2人提前招录取,17人参加考试,7人上本科,本科率达36.8%。学校举行2021年县内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通过企业入校招聘,不仅让学生在家门口找到满意的实习岗位,也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搭建了平台。本次招聘会为学生提供120个实习岗位,用工需求529人次,极大地满足实习需求。

二、教学改革:“三教改革”提升内涵

(一)完善校际合作

校校合作。完成与根雕、茶艺的3+2合作办学的首次招生:茶艺与茶营销专业与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合作,工艺美术(根雕)专业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合作,成功打通根雕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茶艺方向)专业升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通道。浙江旅游职业学院5个大师工作室入驻学校——金晓阳厨艺传承大师工作室、张晶酒店运营管理大师工作室、郑亦平雕塑大师工作室、温燕茶艺大师工作室、孙旭导游大师工作室。依托浙旅院,徐梦婷同学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浙江省选拔赛暨第二届浙江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获学生组三等奖并获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

校企合作。为适应开化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依托自身办学优势与开化国际大酒店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行家入课堂、专业课教师入企业的双向交流,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二)深化“三教改革”

培育教师团队。旅游高水平专业教学创新团队,2021年学校共2个文化课团队、3个专业课团队参加衢州市比赛,其中信息技术获得第五名。

推出活页教材。依托根雕专业推出课程思政《雕出神奇人生》,学生在全市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素养学习竞赛中取得个人赛三等奖、团体赛三等奖。根雕专业完成“十二生肖”的活页教材。

完善教法改革。王妃、范露琳、余欢欢三位老师在教学能力比赛中获衢州市专业组第一名,旅游专业教师多彩课堂教学项目评选晋级省赛。推出根缘小镇主题研学活动,受到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领导的肯定。

(三)提升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大胆尝试教学改革,采取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传统课堂转向“理实虚一体化”课堂变换,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校内外教研活动交流频繁,衢州市名师李承法和邱慧萍、开化县名师张丽萍,深入课堂,尝试普高和中职教学“同课异构”活动,提升课堂效果。

强化以研促教。通过对教师承担课题任务分配,要求每位教师一个学年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截至今年6月份,共有省级申报课题1个、市级3个、县级4个。开展“传帮带”工程,实行中青年教师对接,师傅带徒弟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依托衢州市名师工作室开展语文、数学、旅游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在名师引领下,汲取优秀教法,提升教学水平。

展示技能风采。组织各专业学生参加市电子商务技能、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网络搭建、酒店服务、手工制茶、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VR制作与应用等技能比赛,其中手工制茶、VR制作与应用获市一等奖、酒店服务项目获市二等奖。手工制茶、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电子装调、网络安全参加省赛,手工制茶项目获省二等奖。电脑制作活动创客竞赛《创意智造》获省三等奖。参加第六届技工院校学生数学素养比赛方凌峰同学获省三等奖。职业素养比赛方面,学生作品《寻找五星树》获文明风采省优秀作品奖。面向人人竞赛方面,烹饪赛项获得衢州市第一、第三、第五名的好成绩。

三、政策保障:“多管齐下”确保实效

(一)完善政策保障

学校依托职业教育发展联席会,完善学校层面的制度架构,修改了学校办学章程,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学生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制度改革。  

(二)完善财政专项保障

实施“三管齐下”规范资金管理:完善制度,制定了《“高水平专业”资金管理办法》;组建专班,由财务人员、项目负责人与学校校监会人员共同组成,加强资金的过程监管;加强考核,项目建设经费管理纳入项目绩效考核。

(三)完善质量保障

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双管齐下:一是以“中职学校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历练养成。二是依托专业教学诊断,强化课程设置,修订和完善学校教学常规,规范落实全校性教学常规督查;建立健全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制。县研训中心多次来校进行高三教学质量调研,深入教师课堂听课,与师生座谈,掌握高三教学第一手情况。推行“月考”制度,每月制定好台账资料。试行“高三分层教学”管理,成效明显。三是做好“线上教学”。疫情期间,通过钉钉直播,做到“离课不离教,停课不停学”。

四、服务贡献:“多元举措”打造品牌

2021年6月,“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省中职孵化成果获衢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参评省教学成果奖评选获省二等奖。

(一)强化本土实用人才培训

依托798综合实训基地,积极参与“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积极融入钱江源味道“开化大厨”培训基地建设,编制培训教材,制定“开化大厨”星级评定标准;积极举办“金牌大厨”评选比赛、十大金牌红色讲解员比赛、残疾人实用技术(中式面点)培训等。开展“一乡一品”培训,结合地方特色开设月嫂培训班、乡村讲解员培训、新农村景点介绍等培训,对农民朋友培训服务礼仪、茶艺等知识。

(二)推进“线上+线下”复工培训

积极对接普高,开展预备劳动力培训,包括茶艺、烹饪、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做好“成人双证制”和“残疾人”专项培训工作,主动对接园区企业和乡镇乡村振兴讲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中级钳工、中级育婴员、中级烹调师技能提升培训、空中课堂毛丽雯老师的“开化龙顶绿茶冲泡技艺”、邱军老师的“村播带货”、张丽萍老师的“开化有礼、礼仪先行”、农广校会计中专班培训等。

(三)助力未来社区建设

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展示学校茶艺、根艺、厨艺三大特色专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让技能真正服务于百姓,让乡村生活更美好,走出一条县域职业学校赋能乡村振兴之路。2021年5月全省职业技能活动周期间,组织学生来到美丽乡村下淤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周技能现场展示活动,包含手工制茶、烹饪、茶艺表演、根雕作品展、3D打印等5个项目。

五、面临挑战:“多维剖析”正视现状

(一)职普比需进一步提高

由于衢州旅游学校现有的办学场地受限,每年只能招650名左右学生,不能满足一些初中生在家门口就读职业学校的愿望。近些年职普比与1:1的目标有较大距离,这一问题在2022年迁建校园后会明显改善。

(二)师资结构需更加优化

目前学校存在专业人才不足、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开设的部分专业教师紧缺,如烹饪、根艺等专业教师严重短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制约学校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目前学校拥有高级讲师33人,讲师25人,提升空间较大。

(三)校企合作机制需完善

技能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与行业,如何形成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需要深入探索实践。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不愿提供先进甚至是闲置的设备、不愿提供技术熟练工人指导供学校培训之用,学生到一些企业实习只能做一些熟练和打杂的工作,无法学到真正的技术。还有的企业处于发展时期,各项日常工作消耗大部分资源,很难调整出时间、场地、资金对为入职人员或在岗人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缺乏时间和精力。此外,没有指导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没有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手册;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考核奖励办法,对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调动和保护不够;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

六、其他成果:“聚焦内涵”高质量发展

(一)职业教育服务典型案例

服务地方战略。依托高水平专业建设平台,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国家公园建设的“人才高地”、辐射三省边际专业建设的“示范窗口”、助推地方乡村振兴的“开化样板”,助力共同富裕先行地。学校构建“吃、喝、玩”特色专业链,对接农村电商、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开化致富“新三样”,打造“大旅游”专业链(旅游、茶艺、根艺、烹饪、电商),形成“吃、喝、玩”特色专业链。

典型案例:《深化产教融合,撬动全域旅游》

服务企业行业。充分对接市场需求,与新青年旅行社、钱江源旅行社、根博园旅行社合作,在开化“旅游+”产业转型下培养一大批旅游技能人才,如乡村(景区)导游讲解员、民宿管家、中餐与客房服务员、茶艺师等;实施服务乡村振兴“一乡一品”模式,在就业、升学与社会培训上有提升。

典型案例:《实施“旅游+”的教学服务合一模式》

服务乡村振兴。创办开化农民学校,积极开展餐厅服务员、茶艺师、乡村导游、开化大厨等本土实用人才培训,打造“农家大厨”培训特色,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建立“乡村振兴讲坛”师资库,实行“点单式”培训,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

典型案例:《校村发展共同体:农村职业学校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实现》

(二)落实高职扩招任务

及时做好今年未报考单独考试招生的应届、往届毕业生进行高职院校扩招报名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应届毕业生之前未报名参加高考的,实现“一对一”的宣传,确保有意愿就读的学生人人知晓这一政策。对于往届毕业生借力班级群、家长群等途径宣传到位。借力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成人社会培训班等将高职扩招政策进行宣传。专门设立高职扩招奖励工作制度,对于宣传优秀的教师或班主任和宣传到位参加高职单考单招的教师或班主任,学校进行表彰,学期末综合评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三)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深化产教融合项目。“三苑”(茶苑、根苑与厨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与大兴饭店合作的省中职校企合作共同体与根艺园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暨职业体验基地,推进798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项目;完成省产教融合《旅游专业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项目申报。工艺美术(根雕)劳动实践基地获评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第二批)暨职业体验基地。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为适应开化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依托自身办学优势与开化国际大酒店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行家入课堂、专业课教师入企业的双向交流,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地方旅游专业人才。

开展“金蓝领”行动。依托开化农民学校与798综合实训基地,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壮大校企合作的技能培训;参与组织每年一度的县职工技能大赛,组建“开化工匠”后备队。

(四)开展“1+X”课程选修

在大量企业调研基础上,邀请行业企业参与,根据旅游活动六要素,形成旅游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如《开化导游》《茶道与人道》和《美味人生活烹饪》等;《导游讲解实训指南》获市精品课程。完善选修课程体系,学生课改参与率100%。开发“舌尖上的微课超市”,参与旅游标准化与品牌化战略研究,开发研学课程《园中方一日,上下五千年》。通过名师(名厨)培养、技能提升、研发团队培养、旅游文化传承等引领大旅游专业发展。以“不得不吃的开化十道菜”来丰富旅游“吃”元素,成为全域旅游的一张名片。

旅游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图

基于中职核心素养培育,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进行融合,突出思政课教学主导地位。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纳入课程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五)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配合人社部门举办“金牌大厨”评选比赛、十大金牌红色讲解员等比赛,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中式面点)培训,参与筹备“钱江源味道美食学院”,编制培训教材,制定“开化大厨”星级评定标准,开展“开化大厨”培训,助力“钱江源味道”美食品牌建设,促进开化美食产业文化传承、创新。“做强美食产业,助推生态富民”专题“请你来协商”活动在学校798文化创意苑举行。加强与各部门联系,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与普高对接,开设茶艺、烹饪、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双证制”培训,阶段超额完成教育厅下达的年度社会培训任务。“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省中职孵化成果获衢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是建立分层培养育人机制。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完善“三梯度”教师专业成长体系:“领军人才”专项培养计划,主要是建立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工作室效应影响全体教师、“骨干教师”菜单式模块化培训计划,培养骨干教师汪鑫、王妃,为创建教学能力比赛,学校安排12人到义乌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一等奖获得者的巡讲活动;启动“三航工程”,培养教师各种能力、“新入职教师”岗前规范化培训和师徒结对制培养计划,继续扩大新教师基本功能力训练,提高新教师“一画三字”能力比赛。

二是拓展名师效应合作发展。利用好学校现有严久官省级名师工作室和张丽萍县级名师工作室力量,开展有效地合作发展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通过“信息化”说课比赛、同课异构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提升教学能力。

三是创新培训内容形式。强化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加强公共课教师、实习实训和职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创新培训形式,采用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研讨论坛、活动体验等,增强教师的校本化培训;校本培训:包括每周的职教大讲坛、新教师培训、青蓝工程、每学年开学前的师德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组培训(外出教研组学习交流)、班主任培训、各类竞赛(青年教师信息化说课、公开课、集体备课)。

(七)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打造现代学徒制升级版。工艺美术(根雕)专业首推的现代学徒制获评省中职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以“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为核心,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育人质量和针对性;以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符合开化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具有开化特色现代学徒制。经过努力打造了现代学徒制升级版——构建“123”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即依托一个平台,做好两个对接,形成三大特色,形成示范引领作用。成果创新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依托开化根缘小镇建设,将学校根雕实训基地打造为根缘小镇“产业链”,完成企业行业深度对接;二是形成具有开化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探索校企共享实训机制。以学校为主导、校企合作共建、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共享的运行机制。完善校内旅游“一条龙”实训室(前厅、客房、餐饮、导游)设施,丰富798餐饮文化展示厅、宴会厅、特色客栈等实训空间,优化“三艺苑”(茶艺、根艺、厨艺)操作室。发挥“四位一体”综合实训功能,基于“学生、学徒、准员工、准老板”“四位一体”技能训练;推行模拟工资制与导生制。

“四位一体”实训基地架构图

(八)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依托信息化平台。学校投入200多万建设智慧化校园,提升数字化技能实训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数字化环境、场所覆盖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普遍提升,集课堂应用、课程体系、职业教育信息服务体系于一体的全方位“互联网+教学应用”等三大目标。

完善质量保障措施。各专业按照“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建设专业质量保证工作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和内控体系,搭建信息化数据平台。具体包括建立专业建设目标链,层层落实确保建设质量;进行专业质量分析,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把握专业质量控制重点,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诊改;基于专业状态数据分析,实施专业考核性诊断。

(九)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

学校构建“三位一体”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模式,包括核心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与岗位迁移能力,以旅游专业为例。

核心技能。优化“课岗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于开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培训中。深化“双管齐下”的学生素养提升工程。一是核心技能,依托开化县文旅集团,重点与衢州醉根山房酒店、花牵谷景区等深化合作关系,打通学生实习、顶岗、就业、发展的渠道。校企共同进行专业研讨、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开展师资培训、共同培养旅游人才。推行“技能模块化”考核,包括专业礼仪、前厅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中餐宴会摆台技能、导游讲解技能等五个项目,以测固学,以赛促学。注重技能实训中信息化运用。

创新能力。高一开设创业创新课程,高二着重开展创新实践,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深化“双创”教育。学校依托综合实训基地,成功创建省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室——798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室。学校礼仪队、茶艺队参与县内高规格的体艺赛事服务,受到县政府与有关部门的表彰。深化专业品牌。助推旅游农家乐基础上,依托茶艺方向打造一批茶家乐,成为乡村旅游与休闲旅游产业的助推器。

职业素养。“三管齐下”培育职业素养,一是职业道德,二是服务意识,三是服务礼仪。首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需要德育课程和学校大德育的联动,一方面在德育课堂上了解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与内涵,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例如服从意识、吃苦耐劳、认真负责以及责任心。其次校企合作的企业有明确的“企业文化进校园”的规划,通过文化宣讲、讲座、校内活动等方式将企业的文化层层传递,让学生在校期间对企业的文化、现状、发展空间都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熏

陶能够在精神层面激励学生对于本土企业的认同和在本土企业工作的信心。最后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培育工匠精神,为服务旅游企业打好基础。

(十)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

自2020年2月2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步入日程开始,我校及时制定了疫情防控两方案及十项制度。即刻对全校师生涉鄂人员进行排查,并对非在衢人员建立“一对一”与“一对N“联系制度。校内建立领导值班值,校外积极动员党员教师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复学前组织教师送教材到村,全体科任教师积极投身线上教学工作。为迎接全校学生返校复学,学校积极做好校园消杀,学生错时就餐错时上下学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以来,仍然做到校园常态化消杀,防控物资常备。一日三测温,非必要不外出,非在衢必上报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举措。在新冠疫情防控战役中学校姜雪宏老师、张燕老师获评县教育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下一步学校发展思路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衢州市职业教育“五统筹”试点项目,落实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和专业建设标准;深化“三教改革”,打造旅游专业群“双师型”教学创

新团队,进一步完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在衢州旅游学校

内挂牌5个大师工作室;加强中高职深度合作,真正实

现茶艺、根雕、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致力培育一批“开化工匠”; 深入开展“钱江源味道”“红色讲解员”等特色培训,继续打响“农家大厨”培训品牌,各类职业培训总人次达到在校生的1.5倍以上;继续完善农村职业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校村发展共同体”的孵化项目。加快推进新校区迁建工程,为国家公园“示范窗口”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打造服务“国家公园”建设人才高地。

附录1: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数据表  

附录2:典型案例

附件1:首个校村发展共同体

附件2:“千人百村”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附件3:校村发展共同体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附件4:服务乡村振兴特色课程开发

附件5:服务乡村振兴培训活动

附件6: 服务乡村振兴成果

附件7: 服务乡村振兴成效受领导关注

附件8: 服务乡村振兴成果受媒体聚焦

浙江省衢州旅游学校

2021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