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财政局
(2020年9月27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受县人民政府委托,下面我就开化县2020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作一汇报,请予审议批准。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有效监督下,我县财政工作坚持按照“划清边界、厘清事权、做好蛋糕、集中财力办大事”理财思路,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1—8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年初预算需要作出必要调整,以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需要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预算调整,现将预算调整方案汇报如下:
一、调整原则
(一)应保尽保。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疫情防控、保障“六稳”“六保”等工作的急需项目和刚性项目予以应保尽保。
(二)应减尽减。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按照零基预算理念,对受疫情影响不再开展或部分实施的非急需、非刚性项目,包括部分重点项目支出予以应减尽减。
(三)应压必压。强化预算安排同执行、审计、绩效挂钩机制,对执行进度较慢、绩效评价差、存在审计问题的项目予以应压必压。
(四)可延尽延。按照跨年度平衡机制要求,对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体系中的项目,根据实施计划和年度进度情况,在安排总额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拉长实施周期安排。
(五)该禁必禁。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严禁使用财政性资金举办年会、庆典。严格把关公共工程建设,严禁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六)统筹资金。强化部门预算的主体责任,统筹部门结转结余和2020年上级资金,压减县级预算支出腾出财力。
二、四本预算调整安排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情况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年初预算可用财力61494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942万元,比上年增长6.5%;税收返还收入1108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342516万元;市区域统筹发展补助资金375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40000万元;上年结转20081万元; 债券还本转贷收入8000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68315万元;其他资金调入15251万元。
2020年1—8月,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145万元,下降9.14%,完成年初预算的70.93%。根据1—8月收入情况以及对全年收入的预测,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少3973万元,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从年初614940万元调整到696648万元,增加81708万元。主要是: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收入30000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27254万元、上年结转17306万元、特殊转移支付931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02万元、其它资金调入1100万元。
2.支出情况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年初预算支出570448万元,比上年下降13.54%。加上上解支出25852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640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8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000万元,支出总计614940万元。
2020年1—8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3851万元,下降10.89%,完成年初预算的55.02%。结合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及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建议将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696648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81708万元。调整主要因素如下:
(1)根据执行情况需要调减3317万元。其中增加的因素主要有考核奖经费9500万元、正常工资晋升3000万元、教育教学考核奖2637万元、非税收入结算1538万元;减少的因素主要有产业培育发展资金8752万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8152万元、电子商务发展财政专项资金600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6000万元(用特殊转移支付安排)、行政事业养老保险2659万元(用特殊转移支付安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00万元(用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相关支出安排)等。
(2)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安排的支出增加55025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安排的支出2840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17306万元、特殊转移支付收入安排的支出9319万元。
(3)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安排新增项目3000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16803万元,主要包括芹阳小学新建工程2500万元、城南小学新建工程2300万元、X611徐齐线G205-何田乡改造工程2000万元、开化县朝阳健康城区块杆线迁改工程1750万元、低丘缓坡上茨区块市政配套工程一号路(含天然气开化末站土石方)工程1500万元、县看守所、拘留所迁建工程1500万元、芹江大桥建设项目1375万元、城区污水管网工程1278万元、X616篁忻线G205国道至中村乡段提升改造工程1000万元、里河线里洪至芳村段公路改建工程1000万元、环境卫生管理基地600万元。新建项目7440万元,主要包括2020年开化县道路灾毁修复工程2500万元、龙山溪流域华埠段综合治理工程1500万元、城区及周边旅游基础设施服务提升工程1200万元、2020年开化县省、市级事故多发路段整治提升工程1200万元、开化县钟山区块市政配套工程650万元、2020年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基础提升工程336万元、开化县人民医院检验综合楼建设工程54万元。结转项目5757万元,主要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5757万元。按照政府收支功能分类:增列城乡社区支出21000万元,教育支出500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000万元。
3.平衡情况
收支相抵,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收入情况
2020年政府性基金年初预算可用财力27996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6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9%;新增专项债券收入1700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4266万元;年初结余2000万元。
2020年1—8月,我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60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7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602万元。根据下半年我县土地出让计划调整情况以及新增专项债券情况,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财力从年初279966万元调整到463557万元,增加183591万元,其中:
(1)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由年初153120万元调整到226019万元,增加72899万元;
(2)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由年初103580万元调整到113981万元,增加10401万元(土地折抵指标收入由年初100000万元调整到110000万元,增加10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由年初1200万元调整到2000万元,增加800万元;公路收费专项债券利息收入新增541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收入由年初600万元调整到200万元,减少4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由年初1000万元调整到800万元,减少200万元等);
(3)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4266万元调整到6440万元,增加2174万元;
(4)上年结转结余由年初2000万元调整到2029万元,增加29万元;
(5)抗疫特别国债新增20088万元;
(6)新增专项债券收入78000万元;
2.支出情况
2020年年初预算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1651万元,比上年增长57%。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68315万元。1—8月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157317万元,完成预算74.33%。结合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建议将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为462728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182762万元。调整主要因素如下:
(1)根据执行情况需要调增29856万元。主要有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资金19275万元、杭新景资本金3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改列政府性基金预算)、被征地农民转入企业养老一次性计提5年风险准备金2134万元、县级补助被征地农民保障基金1000万元等;
(2)根据执行情况需要调减8639万元。产业培育发展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196万元、美丽城镇2000万元、征迁补偿费及计提费用、土地业务费计提费用支出、乡镇财政体制结算土地出让返还4866万元等;
(3)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需新增项目调增17000万元。主要有大花园基金5000万元、合成材料搬迁费5000万元、秋冬疫情防控1000万元、施家堂二期小区配套设施工程建设费用12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用于县华铁集团,出资新动力基金一期4800万元等;
(4)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27254万元;
(5)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安排的支出增加2174万元;
(6)上年结转结余支出增加29万元;
(7)抗疫特别国债新增20088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主要用于205国道开化县音坑至华埠段改建工程项目13179万元、开化县池淮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590万元、开化县芹阳中心卫生院迁移改建工程540万元;抗疫相关支出主要用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政策2225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疫情影响的减收部分)1443万元、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340万元、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630万元、公益性岗位支出90万元、 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疫情防控补助51万元。
(8)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出95000万元。其中:开化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50000万元、开化工业园区绿色产业孵化园(一期)建设项目13000万元、开化县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开化县城市管网延伸、马金水厂扩建工程12000万元、开化县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大溪边水厂、联村、单村供水工程7000万元、开化县学前教育提升工程(2020)5000万元、开化县岙滩净水厂扩建工程4000万元、开化县物流园区市政道路工程(园五路、园二路)项目4000万元。按照政府收支功能分类:增列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95000万元。
3.平衡情况
2019年末结余2029万元,本年收入461528万元,本年支出462728万元,年末结余829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收入情况
2020年年初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28万元。2020年1—8月,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79万元。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不作调整,仍为年初的1128万元。
2.支出情况
2020年年初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77万元。2020年1—8月,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5万元。根据实际收入执行情况及对全年支出的判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从年初预算的1277万元调整到1400万元,增加支出123万元(上交社保基金增加)。
3.平衡情况
2019年末结余336万元,本年收入1128万元,本年支出1400万元,本年结余-271万元,年末结余64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收入情况
2020年年初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94224万元。 2020年1—8月,我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20149万元。根据1—8月收入执行情况及对全年收入的预测,建议将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调整为213152万元,调增18928万元。主要调整因素: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因风险金划入、疫情影响减收部分补助等因素较预期增加15854万元;2.失业保险基金调剂金较预期增加660万;3.城乡医疗保险基金上级补助标准提高,补助金额较年初增加3218万元等。
2.支出情况
2020年年初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88738万元。2020年1—8月,我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23406万元。根据1—8月支出执行情况及对全年支出的预测,建议将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调整为190815万元,调增2077万元。主要调整因素:1.职工医保基金结算费用增加500万元;2.城乡医保基金DRGS清算以前年度费用增加1000万、大病保险清算补差和转移支出增加171万元;3.工伤保险工亡支出增加200万元等。
3.平衡情况
2019年末结余69319万元,本年收入213152万元,本年支出190815万元,本年结余22337万元,年末结余91656万元。
三、新增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务县级预算调整方案
(一)2020年新增抗疫特别国债
1.抗疫特别国债安排及分配情况
省财政厅下达我县抗疫特别国债支出预算20088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4309万元),按照中央规定的使用范围,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方面,有效发挥资金对“六保”“六稳”的重要作用。
2.新增抗疫特别国债县级调整预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浙江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财政部、省财政厅相关要求,我们编制了2020年新增抗疫特别国债县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调增县级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预算20088万元。
(二)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
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核定我县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6.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7亿元,专项债券9.5亿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浙江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财政部、省财政厅相关要求,对由省政府代为举借的新增债务16.5亿元中,编制开化县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调增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债务转贷收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7亿元,按实际使用方向调增一般公共预算相应支出科目7亿元;调增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债务转贷收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9.5亿元,按实际使用方向相应调增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5亿元。
县财政局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先考虑重点领域补短板重大项目,推进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方面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债券资金依法用于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严格预算执行,规范资金使用流程,合理运用新增预算资金,及时跟踪问效,积极有为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一)努力壮大可用财力。
一是依法加强征管。加强收入监测分析,合理把握收入力度和节奏,既完成全面目标,又体现“均衡性、匹配性、可持续性”的要求,为明年增收创造条件。二是挖潜非税收入。强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激励相关部门强化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征管力度。加强采矿权出让收益征管,防止收入截流。加快做好土地出让政策处理和出让工作。加快土地指标调剂,加强与桐乡等山海协作地区对接,推动土地折抵指标收入尽早入库。三是抢抓机遇争取。深入研究积极的财政政策走向,抓住政策窗口期机遇,积极争取政策红利最大化。完善向上争取考核办法,引导激励部门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政策、资金,尤其是竞争性分配的政策、资金。
(二)落实“六稳”“六保”任务。
一是抓好“两直”资金落地。按照“稳中快进、能快则快”的原则,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使用进度,做好“两直”资金的动态跟踪监测,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切实杜绝截留挪用、违规支付等问题。二是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要深入分析疫情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精准施策、分类施策,助力完成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任务。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扶贫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三是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强化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和精准施策,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对现行的财政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加快财政政策兑现进度,切实提升政策扶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三)推进财政效能建设。
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大力争取上级改革试点。深化政采云平台,加快推广政采贷、履约保函等政府采购金融服务,全面推广运用政府采购项目电子交易工作。推行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上墙,实现资产管理数据化。二是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采购。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按照权责明确、竞争择优、注重绩效的原则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不得超范围购买社会服务。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依法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不得超标准采购。三是加强财政监管。要倡导“规则至上、程序正当”的理念,将各项工作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分清运动员与裁判员的身份,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履行好监管职责。要自觉接受县人大、纪委监委、审计等外部监督,让财政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