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体检,不少人发现自己总是被一种叫“脂肪肝”的病一直纠缠不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每100个普通成年人中就有20~30人患脂肪肝。而在肥胖症患者中,这一比例可高达60%~9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我国脂肪肝发病人数不断增加,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那么,到底什么是脂肪肝?得了脂肪肝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人体肝脏里有脂肪?
肝脏是人体营养的中转站,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合成、转运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脂肪在肝脏中产生堆积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把肝脏比做一个加工车间,为何会产生产品、原料的堆积呢?经验告诉我们:一是原料进的太多,超过车间的加工能力而产生堆积;二是车间的工作效率下降而产生堆积;三是产品不能及时运输出去也会产生堆积。其实脂肪肝的形成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体摄入的脂肪食物过量,肝脏代谢脂肪的功能下降或转运能力降低,人的活动量减少,脂肪消耗量减少,都会造成肝脏中脂肪的堆积。
本文所说的脂肪肝,特指“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多余的脂肪除了影响肝脏自身的功能外,还会使肝细胞易招免疫系统的攻击,引发炎症,造成肝脏纤维化,最终走上肝硬化条不归路。
减肥是否有效果?
看了以上解释,常常会有患者说:脂肪肝就是脂肪太多了嘛,那减肥不就能好了嘛。对于大多数轻、中度和少数重度脂肪肝患者,减肥确实是逆转脂肪肝的最佳策略。然而我们要注意这里所说的减肥可不是节食,过度节食会使运送脂质的蛋白生成减少,反而加重脂质在肝脏的堆积。我们说的减肥,是要“管住嘴,迈开腿”。饮食方面建议低糖低脂的平衡膳食,每天的热量摄入应比平时减少500~1000千卡;运动方面则要保证每周4次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累计锻炼时间至少150分钟。减肥成效得看数据。决心通过减肥来消除脂肪肝的“有志之士”要时刻关注自己的体质指数(BMI = 体重/身高²),一般来说,体质指数至少要降低 5%,才能对控制脂肪肝起到作用。、
任之发展会怎样?
轻度脂肪肝一般没有表现,很多人查出来后身体未感不适,仍旧照吃照喝。待发展到中、重度脂肪肝时,便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单纯性脂肪肝只是脂肪性肝病的第一步,虽然脂肪肝的进展缓慢,但不加节制的话会转变为脂肪性肝炎。根据数据统计,脂肪性肝炎患者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 。脂肪肝不仅损害肝脏,还常常伴随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患者中,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的预期寿命比健康人群短,死因主要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肝硬化。脂肪肝是可逆性病变,尤其是轻度脂肪肝,如果持之以恒地进行饮食调节,并配合适当的运动,是可以使细胞内沉渍的脂肪逐渐减少、肝功能恢复正常。因此,体检发现脂肪肝,要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