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健康提醒
时间:2016-03-19 19:03 来源: 省疾控中心健教所 浏览次数:

二月份正值新春佳节,人员流动密切、生活节奏紊乱,要注意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省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大家,节日期间远离活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让疾病凑热闹,在举家团聚喜迎佳节的时候,更要注意防范烟花鞭炮炸伤和交通意外伤害。  

  健康提醒之一:远离活禽,预防人感染H7N9流感 

  人感染H7N9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潜伏期一般为3-4天。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冬春季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发季节,尤其在我省广大的县城、乡镇和农村地区,活禽交易市场仍然普遍存在。临近春节,活禽交易会增多,H7N9感染风险可能性也将大大提高。 

  省疾控中心提醒您:尽量到定点“杀白上市”的农贸市场购买禽类产品,避免前往活禽摊档购买;外出旅游,应远离野鸟、活禽及其排泄物等;接触后,须尽快用肥皂和洗手液洗手;若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问诊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的禽类接触史。 

  健康提醒之二:做好防护措施,谨防流感来袭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一般起病急,常有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鼻炎、咽痛及咳嗽等症状,可出现胃肠不适。二月份正值人口流动最密集的时期,存在较大的流感流行风险。 

  省疾控中心提醒您: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尽量避免探视传染病人;提升流感疫苗接种意识,尤其是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等重点人群,及早接种流感疫苗,一方面可以有效预防流感,另一方面即使感染了流感,症状也会轻很多。 

  健康提醒之三:春节期间,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摄入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机会增加,我们在享受欢聚的温馨时光时,也要确保饮食安全。 

  学会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食品安全五要点,预防食物中毒: 

  1.保持清洁:远离脏乱差环境,食具消毒、刀具不锈、砧板不霉、台面干净,抹布常换、清洁死角;保持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以及触摸了不干净的东西后都要洗手。 

  2.生熟分开:生的肉、家禽和海产品与其他食品分开处理和储存;刀具和砧板也要生熟分开;储存食物时要加盖子。 

  3.烧熟煮透:生的肉类、禽类和海产品必须煮熟后方可食用;不要为了鲜嫩口感吃半生不熟的食物。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不要吃没有加热过的剩饭菜,不要吃在冰箱里存放了三天以上的剩饭菜,剩饭菜加热的次数不应超过一次,已经做好的食物在室温中存放不应超过2个小时。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不要购买和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水与食材必须保持新鲜,远离腐败变质食品;不要喝生水。 

  健康提醒之四:欢度佳节,预防意外伤害 

  春节是烟花鞭炮炸伤的高发时节,应遵循有关法律法规,不随便燃放烟花爆竹;购买烟花爆竹时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烟花爆竹存放要远离火种、电源及发热的地方,搬运时要轻拿轻放;燃放时选择室外空旷场地;儿童不能在没有家长或成人的监护下燃放烟花爆竹。燃放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要马上靠近产品,也不要伸头、用眼睛靠近观察,应立刻停止燃放,等明确原因,再行处理。一旦发生“爆竹伤”,应立即就近求医。  

   在外出探亲和旅游时,应注意交通安全,出行选择舒适的鞋子,女性不要穿高跟鞋。雨雪天气自驾车注意减速慢行;车辆行驶途中,不要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急于上下车,不携带危险品上车。雨雪天外出若不慎摔倒,出现剧烈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应警惕是否出现骨折,可拨打120求救,并及时就医。